無飯開 下南洋
清末民初,政治動盪,耕地不足,沿海居民,下南洋者眾。當中,潮州人去泰國、柬埔寨,福建人去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同時
有潮州人、福建人和客家人,而越南華僑則不乏廣東人。當中有我的父系和母系先人:祖父是到泰國謀生的潮州人,而外曾祖父是去越南做生意的廣東人。兩邊的生
意,不約而同,都是米糧,可見無飯開,是下南洋的主要原因。到我這一代,卻是無飯一族,真是愧對祖先。
第二代南洋華僑:身份認同與教學語言
第
一代的南洋華僑,為吃飯而下南洋。他們的孩子,在南洋出生,部份是跟當地土著女子所生的混血兒(例如:馬來娘惹)。第二代的南洋華僑,靠「父幹」解決了吃
飯。成長過程中,面對身份認同危機(英文:Identify
Crisis)。他們的父親,也許心繫家國資助辛亥革命(孫中山:華僑是革命之母!),又或者跟殖民地政權(歐洲人)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即是共謀(英
文:Collaboration)或勾結(英文:Collusion)。作為移民的第二代,面對的問題是:應該把自己的身份,建立在那一種文化背景之上?
應該選國民黨、共產黨,還是「其他的東西」?
所謂「其他的東西」,是指西方文化。第二代的南洋華僑,有些從小在出生地接受西方教育,唸洋
書,學洋文,以英文、法文或荷蘭文為第一語言,中文程度比較差,可以完全不懂,又或者只是略懂幾句家鄉方言。這類人,部份是混血兒,作風洋派,跟華人父親
或中國大陸關係疏離。長大之後,遠走高飛。著名作家董橋(原名:董存爵,1942-)曾任香港的<明報>和<蘋果日報>高層,他是印尼華僑(福建人),寫
過不少文章,緬懷南洋的人與事。筆下其中一個例子,是個法文流利和熱愛音樂的越南華僑少年,後來因為戀上有夫之婦(表姊),跟父母鬧翻,離家出走。多年之
後,感情破裂,去美國流浪,靠在酒店彈琴解決生計。
另一類的南洋華僑,從小唸華文學校,然後返大陸升讀大學。幾十年前的南洋華僑,升學困
難,返大陸是其中一個選擇。另一個選擇,是去香港升讀英國人開辦的香港大學(提示:陸佑堂),請參考張愛玲的<燼餘錄>,收錄於<流言>。也有人選擇投奔
新中國,結果被捲入政治漩渦,吃盡苦頭,要等到文革結束,才能離開大陸,因為出生地(印尼、馬來西亞、越南)曾經排華,成為沒有國籍的人,只能在香港生
活。也有人逃出大陸之後,經香港移居西方國家。董橋筆下的另一個故事,是幾十年前的南洋富家千金,跟潛伏於華文學校中的左翼學生戀上了,偷走了母親私藏的
美金,跟紅色戀人一起投奔新中國,回國之後,被男人拋棄,然後遇上文革,幾乎沒命,要等到中年階段,才能離開大陸,移居香港,靠親友的接濟過日子。她的結
局,是成為生意人的繼室,跟隨丈夫移民外國。
幾十年前,南洋有不少華文學校,部份由國民黨的海外支部開辦,又或是得到當地華僑的資助。這
些學校,成為了國共鬥爭的戰場,部份被共產黨滲透或赤化,因此上述故事很常見。國民黨教育部官員的說法,是共匪試圖吸收華僑子弟,以及透過他們爭取當年非
常短缺的外匯。即是:人財兩得,過橋抽板。五六十年代,有不少南洋華僑子弟投奔新中國,後來不少人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成為了香港人,在東方之珠終老。當
中數目最多的,有可能是印尼華僑(福建人)。看過一些專欄文章,作者引述印尼駐港領事館提供的數字,估計居港印尼華僑連同他們的兒孫,人數接近三十萬。要
尋找印尼華僑的故事,應該去北角,那裡是「小福建」(五十年初是「小上海」)。至於我父系的泰國潮州幫,則盤據九龍城,那裡是「小曼谷」,是吃泰國菜和潮
州菜的地方,也有不少嫁給潮州男人的泰國女人在那裡開店賣食品。中國人的壞習慣,是割據一方,東南亞如是,香港也如是。
李光耀的策略:去中國化
由
於部份的華文學校被滲透或赤化,再加上五六十年代中共向南洋輸出革命(提示:馬共+方壯璧),因此南洋各國政府均對華文教育存有戒心,就算不是完全禁止,
也是諸多限制(例如:限制每週的中文授課時數)。在這種歷史背景之下,南洋華僑子弟的教育問題,以及教學語言的選擇,成為非常敏感和複雜的政治問題。當年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策略,是進行「去中國化」,採用英文作為教學與商業語言,避免有排華紀錄的鄰邦(馬來西亞和印尼)有藉口攻擊新加坡。立國之初,李光耀
相信,只有跟紅色中國保持距離,才能保證新加坡的生存。
也是基於同樣的邏輯,令李光耀決心整治及改造以華文教育為宗旨的南洋大學(現名:
南洋理工大學)。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老華僑的心目中,南洋大學之死,是一頁傷心史。內情複雜,眾說紛紜,欲知詳情,請上網。其中一個版本,是南大被紅色
勢力滲透,李光耀要把它消滅於萌芽階段。另一種說法,是把矛頭指向該大學的首任校長,即是著名作家林語堂
(1895-1976),認為他管理不善,必須被革職,才能整頓校政。牽涉入事件中的另一位名人,是前港大校長王庚武
(1930-),有老華僑認為他是協助李光耀殺死南大的幫兇(提示:1965
王庚武報告書)。王庚武是研究海外華人歷史的學者,三十歲以上的香港人應該記得他。
南洋的歷史,香港的公立學校不會教,因為觸及九七前後
的兩個宗主國的禁忌。對英國來說,香港人沒有必要知道南洋各國如何推翻殖民地統治。對偉大祖國來說,香港人無必要知道中共如何向南洋輸出革命,直接導致排
華,連累華僑受盡苦難。想了解南洋的歷史,必須自己看書或上網,不妨從李光耀的回憶錄開始。他支持鄧小平鎮壓六四,又濫用司法程序對付新加坡的反對派,在
公開場合喜歡鼓吹亞洲價值 (Asian Values),是極具爭議性的人物。如果你是追求民主的香港八十後、港獨派、 V
煞仔,也許會覺得李光耀的大家長口吻很討厭,但他的確是難得一見的務實型政治人才,不受意識形態的束縛,懂得如何在亂世中求生。就當自己是參加辯論比賽
吧,熟悉對手的觀點和思路,你才懂得如何回應與反擊。
在這種歷史背景之下,新加坡遲至 1990 年 10
月才跟大陸正式建交。而講到在大陸投資做生意,新加坡的企業也遠遠落後於香港跟台灣的商界。李光耀對新加坡貢獻良多,但他也是今日新加坡所面對的種種問題
(例如:缺乏新聞自由和創業精神、引入大陸移民令社會矛盾激化)的根源。老李時日無多,他欠新加坡的,將來是否由他的兒子李顯龍來償還(提示:人民行動黨
的選舉成績),且拭目以待。這個博客的讀者中,有來自新加坡的網友,想知道你們的看法,歡迎留言。
南洋華僑的第三代或第四代
也
許是「新加坡模式」太過成功,又或者是南洋的華文教育實在牽涉太多複雜的政治考慮,許多南洋華僑都向李光耀學習,把孩子送去外國讀書,接受英語教育。有需
要的話,再循其他途徑學中文。近年香港的中產和富裕家庭也出現類似的情況,與其讓孩子在學校裡面被洗腦,不如從小就放洋,寧願他們不懂中文和不了解中國文
化。有需要的話,將來再想辦法。反正家長們相信,錢可以解決問題。
在學習中文這個問題上,香港曾經是南洋華僑採購中文教材以及替自己添置
精神食糧的地方。熱門選擇包括:王澤的<老夫子>漫畫(用來學習四字成語,例如:耐人尋味)、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他們的中文比魯迅可靠)、亦舒的愛
情小說(她的文筆乾淨俐落)、蔡瀾的散文集(他是新加坡長大的潮州人,自稱南洋人)、TVB 劇集和港產片
DVD。可惜,隨著國產中文(例如:打造、衝擊、優化、尖子、輻射、舉措、危重)大舉入侵,香港正慢慢失去這方面的功能,南洋華僑想採購未受污染的中文課
本,可能要去台灣,又或者選擇文言文古藉(例如:三字經、幼學瓊林)。大陸人的做法,是重新發掘民國時期出版的小學中文課本。
南洋華僑的
第三代或第四代,在外國讀完大學之後,部份會加入跨國企業來港工作,又或是以香港為基地北上經商。在跨國金融機構中,不難找到這種人,他們的姓氏帶有南洋
風味(福建方言拼音),很容易辨認,例如:Ong(王)、Tan(陳)、Goh(吳)。至於南洋華僑在香港的商業、金融和傳媒領域的身影,下文待續。
照片來源:
http://www.lee-kuan-yew.com/leekuanyew-memoirs.jpg
YouTube 精選:
朱崇懋:<星星索>(印尼民歌)(1962)(2:4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I4DpeWU9uw
小時候家裡有這張藝聲唱片,朱崇懋 (1922-2000) 是大陸著名歌唱家。
鄧麗君:<甜蜜蜜>(3:3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pccxy4YyKg
原曲是印尼民歌。在陳可辛電影<甜蜜蜜>(1996) 中,這首歌被用來貫穿一段輾轉流離的愛情故事,主角是黎明和張曼玉,片中有 A 貨鄧麗君出現。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
題目:東亞華商價值觀
作者:許寶強(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
來源:蘋果日報(1999-01-23)
節
錄:東亞「華人商業網絡」的發展,被認為是儒家文化影響結果。然而,回看歷史,這種靜態的文化「解釋」難以完全令人信服。另一方面,並不是所有華人商人均
以「儒家」文化作為做生意的依據。曾任港大校長的華人史學家王庚武指出,東南亞地區華商,基本上都不是來自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階層。從一個長時段的歷史回
顧,我們可以發現華商在東亞及東南亞等地較其他族裔商人「成功」,並非源自不同的精神品質,而是一種與歐洲殖民擴張緊密相連的結果。歐洲人所以要特別打擊
本土的貿易商,因為他們與當地的政權關係密切。因此對歐洲殖民者構成潛在的政治威脅;相反,海外華人不但在東南亞沒有政治權力,更得不到中國皇朝的支持,
因此在政治和軍事上並不對歐洲殖民者構成重大的威脅。當歐洲政治軍事力量進入這地區並取代當地政權之後,與本土政權關係密切的本土貿易商,便失去他們賴以
生存和發展的政治軍事保護,以及掌握重要貿易商品的特權;相反,與當地政權(除了暹羅以外)以致中國皇朝相對疏離的海外華人貿易商,則成為了歐洲殖民者收
編的對象,成為他們的經濟夥伴。
書名:華僑文教研究
作者:戴子安
出版:正中書局(中華民國五十二年四月台灣初版)
節
錄:共匪華僑教育的政策,又分二大主要部份:一為鼓勵華僑在各僑居地或假借名義設立僑校毒化青年;一為招收華僑青年前往大陸,接受共產主義的洗禮。二者企
圖,無非是把華僑學生訓練成為共匪的工具,供其驅使而已。共匪的爭取僑生,尚有一附帶的經濟作用:爭取到僑生,也就等於爭取到僑匯。
書名:比較霸權:戰後新加坡及香港的華文學校政治 (Hegemonies Compared: State Formation and Chinese School Politics in Postwar Singapore and Hong Kong)
作者:黃庭康
譯者:李宗義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期:2008 年 12 月 13 日
http://www.cp1897.com.hk/product_info.php?BookId=9789866525049
簡
介:與中國有深厚政治及文化淵源的華人社會如何利用學校教育處理與中國的關係?它們的國家掌權者能否以課程政策去除「中國為中心」的意識、建立在地的身分
認同?族群政治對學校課程有何影響?執政當局是否可以通過課程改革整合社會、撫平族群衝突的傷痕?通過詳細深入的歷史比較分析,<比較霸權>以二次大戰後
新加坡及香港華文學校的歷史個案回答上述問題。
維基百科:南洋大學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6%B4%8B%E5%A4%A7%E5%AD%B8_(%E6%96%B0%E5%8A%A0%E5%9D%A1)
新加坡文獻館:方壯璧千秋功過
http://www.sginsight.com/xjp/index.php?id=727
台灣世界書局:李光耀回憶錄 (1965-2000)(精裝 2000 年版)
http://shopping.pchome.com.tw/DJAP47-A64195595
香港的公共圖書館有收藏這本書(索書號:783.6 4099)。
維基百科:李光耀(英文:Lee Kuan Yew,1923-)
http://zh.wikipedia.org/zh-hk/%E6%9D%8E%E5%85%89%E8%80%80
維基百科:李顯龍(Lee Hsien Loong,1952-)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6%98%BE%E9%BE%99
相關的文章:
楊修
2010 年 9 月 25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09/blog-post_25.html
節
錄:由於歷史原因以及政治考慮,1965
年新加坡建國之後,李光耀曾經推行一系列的「去中國化」措施(例如:以英文作為第一語言,結束民辦的南洋大學),讓新生的新加坡跟紅色中國保持適當的距
離,以免信奉伊斯蘭教以及有排華紀錄的鄰邦(馬來西亞和印尼)有任何發動攻擊的理由,藉此換取生存的空間。因此,年青一輩的新加坡華人普遍對中國文化的認
識不深,不可以假設他們熟讀中國四大名著,更不可以當他們是傳統中國人。
陶傑 vs 梁文道 (三)
2008 年 2 月 2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8/02/vs_21.html
節
錄:陶傑跟梁文道的共通點是他們都走出了國共內戰的陰影,在不同程度上拒絕了父母或者師長的意識形態灌輸,轉而向西方文化尋找安身立命的理念。陶傑選擇了
英式理性實用主義,梁文道選擇了歐洲左派。表面上兩人南轅北轍,其實殊途同歸:擺脫上一代的冷戰思維,目光瞄準西方世界,我自求我道,建立屬於自己的世界
觀。
姓甚名誰(二)
2010 年 11 月 12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0/11/blog-post_12.html
節
錄:數十年前,有一個歸國印尼華僑的孩子,生於天津,原名林捷。林副主席從天上掉下來之後,街上不斷有人喊「打倒林賊」,普通話「捷」(Jie)、「賊」
(Ze)兩個字的發音相近,父親擔心孩子會受影響,於是替他改名林雪。這個名字,據說來自長篇小說<林海雪原>(提示:智取威虎山)。孩子長到十來歲,從
天津移居香港,多了一個殖民地政府替他改的英文名字叫 Lam Suet(廣東話拼音)。對了,他就是杜琪峯電影<PTU>裡面的失槍肥警察。
梭羅河
2008 年 1 月 28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08/01/blog-post_28.html
節
錄:在坊間可以找到的舊唱片中,這首歌有好幾個不同的名字:<梭羅河>、<梭羅河畔>、<梭羅河之戀>、<美麗的梭羅河>和<天長地久梭羅河>。名稱不
同,旋律如一,開頭兩句的印尼語歌詞是:「幫家彎梭羅,咪拜呀波依奇。」因此,這首歌在英語世界的名字叫 Bengawan
Solo。<梭羅河>裡面,有殖民地的歷史,有印尼華僑的血淚,也有早逝的愛人。
紅歌(二)
2012 年 10 月 11 日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2/10/blog-post_11.html
節
錄:左佬 1
號,是我父親,他是五十年代歸國南洋華僑。他讀過的那間中學,專收華僑子弟,被國民黨教育部列入黑名單,原因是被共匪滲透。老家的舊書櫃內,還有他的讀
物,包括:<紅岩>、<青春之歌>、<蝦球傳>和<霓虹燈下的哨兵>。聽老媽說,本來還有<牛虻>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多年前搬家的時候丟掉了。這堆
紅色經典,萬一你未聽過,請到「百度百科」。
from 小收煞 http://xiaoshousha.blogspot.com/2014/01/blog-post_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