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9 January 2014

谁才是“伏地魔”?中日驻英大使电视舌战

在J·K·罗琳(J.K. Rowling)备受欢迎的《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中,反面人物伏地魔(Lord Voldemort )也被称为“那个不能提他名字的人”,意思是他的魔力太强,很多人都害怕提他的名字。然而,在中日之间最近的一轮口水战中,“伏地魔”却成了辱骂对方的首选名称。

中日两国的高级外交官开始使用这个虚构的邪恶法师的名字,是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去年12月26日参拜了靖国神社(Yasukuni Shrine)之后,靖国神社供奉着日本的战亡者,其中包括二次世界大战的甲级战犯。

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1月1日在《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 )观点与评论版撰文称,安倍晋三“公然无视其亚洲邻国的感情”参拜靖国神社。

这篇文章开始时这样写道:小说《哈利·波特》中伏地魔把自己的灵魂分藏在七个“魂器”中,消灭伏地魔的唯一方法是把七个“魂器”全部摧毁。如果把军国主义比作日本的伏地魔,靖国神社无疑是藏匿这个国家灵魂最黑暗部分的“魂器”。

刘晓明继续写道:“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这一问题绝不是日本内政问题和个人问题,也不仅仅是中日、韩日关系问题,它的实质是日本领导人能否正确认识和深刻反省其军国主义对外侵略和殖民统治历史,日本是否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走和平道路的根本方向问题,是关乎侵略与反侵略、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大是大非问题。遗憾的是,安倍再一次以自己的举动证明了军国主义在日本阴魂不散。”

日本在《每日电讯报》发表另一篇评论做出回应,评论中再次使用了《哈利·波特》中的这个名称。日本驻英国大使林景一(Keiichi Hayashi)指责中国的挑衅行为,并称中国有成为“地区伏地魔”的危险。林景一写道,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意在表达日本的和平意图,“不是向战犯表示敬意,也不是为了赞扬军国主义。”

他在文章结尾处写道:“东亚正处在十字路口上,有两条道路摆在中国面前。一条是寻求对话,遵循法治原则。另一条是释放制造军备竞赛和增加紧张局势的恶魔,在东亚地区扮演伏地魔的角色,但日本不会从自己的方面让事态升级。答案似乎很清楚。尽管到目前为止,中国一直拒绝开启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对话,但我还是真诚地希望中国会迈出这一步,而不是老拿70年前的、早已不复存在的‘军国主义’的阴魂说事。”

中国驻英国伦敦大使馆的一名发言人随后发表声明,谴责林景一的主张“完全没有根据,其误导性令人担忧”。这份声明重申,日本的军国主义是真正的伏地魔:“日本的军国主义正如伏地魔一样,时而复出,现在正将日本引上一条危险的道路……

“众所周知,日本过去的侵略和殖民战争给很多国家带来灾难,尤其是其亚洲邻国。但是,时至今日,日本国内依然有人毫不改悔,在世界上试图否认日本的侵略历史。他们的真正意图是为了否认二战结果,推翻战后国际秩序并将日本引回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这些人及其企图是亚洲不稳定的温床,为亚洲制造紧张局势。

“日本领导人参拜经过神社的举动再明显不过地说明了日本国内的这种危险趋势。若任其发展下去,日本军国主义这个伏地魔将会重现,并将继续缠着日本人。让人更加警惕的是,这将会把亚洲和全世界拖进灾难。”

[视频:中日两国驻英国大使共同出现在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之夜”(Newsnight)节目中,但他们分坐在两张桌前。在Youtube上观看。]
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之夜”节目周三采访了刘晓明和林景一。他们两人分别坐在直播室的两边,让主持人杰里米·帕克斯曼(Jeremy Paxman)颇为尴尬,他在为时9分钟的节目中要在两张桌之间走来走去。他问林景一:“你觉得使用幼稚的辱骂,比如把人称为伏地魔,有帮助吗?”

林景一回答说,“我并不想求助于‘那个不能提他名字的人’,我只是在回应中国大使毫无根据、无缘无故的指控而已。”

也是在周三,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刘结一也谴责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但他避免了使用《哈利·波特》中的人物名。

翻译:张亮亮



from 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140110/c10ambassad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