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七時起床時,窗外仍如深夜,格瓦推寄來下星期一會在《極光.希望--歐羅巴vs.歐羅肥》專欄發表文章的初稿,題為《台獨作為解殖式的公民國族主義》,閱畢百感叢生,於是便想來多嘴談些心情。
置身於國際都會,接觸與了解諸國是非,不免時而自問:「那麼,上帝創造台灣島是為了什麼?如果這世界自始至終不曾有台灣島,我會傷心嗎?」
曾經跟法國的朋友說過:「沒有過台灣島,我不會傷心,但沒有法國、沒有日本、沒有印度、沒有越南…,我都會傷心。」
我曾經在一本有關文化多元性的書籍裏,看到一張世界地圖畫上一條原住民文化帶,台灣在其中,這個地帶不僅有原住民,而且會呈現比其他地方更豐富的文化多元性;但該書作者應有所不知,那只是文化地理學的理論,台灣目前所能看到的,是城鄉景像一成不變,是一個走向單語化的社會。上帝曾經給了台灣禮物,我們棄之不用,棄用到台灣在世界座標上,相當缺乏其文化面貌。
我轉而猜測:也許「世界工廠」與「分期付款式民主化」是台灣被創造的原因。但到今日已經很明白了,前者被取代性很高,沒有台灣,可以在任何地方搭起廠房;而後者不過是種永無法償清的托詞,就在這幾年,我們立刻見到了台灣民主的倒退。
我一直在找傷心的理由,因為我想證明身為台灣人,應該不會只是人類歷史進程裏的一個小渣渣、一個路人甲。
這個島上,沒有什麼獨特物產是值得自我標榜,沒有誕生過能影響世局的思想家(如塞內加爾的法農),沒產生過名震寰宇的藝術家(如墨西哥的卡蘿夫妻),甚至在歷史上找不到一位政治暗殺客(這還真奇特),連坐牢最久的政治犯都會轉身一變,從旁幫助國民黨上台,緊接著的是台灣民主倒退。一群無勇或無謀的人們,雖曾在不同年代各領風騷,但終究是譜不出可歌可泣的史詩。
法國是世界眾多思想的搖籃,日本在西方帝國最鞭長莫及之處,長出了東方的現代性;而印度,在地球史上最大的帝國穩穩掌握下,居然能敲下全球反殖的第一鐘響;越南用了千年抵抗中國、百年抵抗法國,加上勝了美越戰爭,她證明了人類的反異族侵略雄心是可以達到什麼境界;那麼,台灣呢?
有一個可能,這麼路人甲的島嶼,終究只會是一個附庸於某大陸的國境之南,於是過往的平庸無常便是可以解釋的了;但也有可能,這麼路人甲的島嶼,那動人的史詩並不在過往,而是在當下,我們正在編寫著它,只是置身其中而雲深不知處。
這個島嶼上的人,組成了全世界不被聯合國接納的人類之九成,這個島嶼上的國家,主權地位只有別人的一半,是政治學教科書都會拿來討論的案例。再翻開任何一個學派的國族主義理論,都會為台灣沒有被中國併吞感到神奇:在甲大乙小的案例下,甲乙經濟相連,二者無大洋相隔,亦無語言隔閡,乙在歷史上又不曾經身為王國,我們是找不到一個乙終究能成功拒絕被併入的案例;更何況,乙的內部有特定大黨及特定黑幫為甲的併吞努力著,而且其主權地位是脆弱的,今日只有一半,明日再剩其中一半,後天可能就失去所僅有的。
如果台灣的國族主義運動能發展成功,那將改寫人類的歷史定律;如果台灣的主權地位有一日能被國際社會所接受,那麼這段奮鬥過程,必然是一首美麗的史詩,一首沒有其他人可以實現的史詩,只有擁有台灣人這個身份的人可以當主角。
台灣目前所擁有的半主權地位,並非台灣人意識力所成就,而是外來的,Perry Anderson曾表示:「這裏主張獨立的國族本身,卻完全仰賴一個外在強權。…分離一直源於帝國主動的行動,而非針對帝國的反抗。臺灣先後成為日本和美國的保護國,這是所有其他事物的先決條件。」
而我始終相信,人類的行動並非只是局勢結構所催生的結果,它反過來可以是一個策略資源,用來改變我們的處境,Perry Anderson並沒有看到過往台獨前輩的努力,因為他們的努力惜未能匯成大河,或者,他們只是先行者,而我們才是處於日本維新志士的那一代,處在一個要求中華民國要大政奉還給台灣的年代,處於一個需要坂本龍馬、陸奧宗光那一群人的年代。感謝日美帝國為我們打下半片江山,剩下的半片要靠台灣人自己的意志力來完成(不要讓人家看雖小了)。
沒有一位維新志士不是國族主義者,也沒有一位台獨份子不是國族主義者,日本的維新成果不幸地在1930年代搭上世界的法西斯潮流,而以軍國主義作結,台灣作為小國,並且處在不同時空,是不可能重覆前人的錯誤。
很多人很關心台灣,但卻選擇無視於台灣特殊處境,只把台灣當作一個一般社會來關心,他們談性別、談階級、談反核、談土地政策、談媒體自由…,這其實都可以,吾人願予以尊重及支援,但請這些人也尊重我們這個層次的運動。
也許,就在我們這一代了,要決定台灣能譜出得以躺在世界史裏史詩,或者只是世界史中的路人甲。希望有一日,不論是法國人、日本人、印度人或是越南人,他們全都會說:「如果這世界自始至終不曾有台灣島,我們會傷心啊。」
謹以此文,作為2014年的自我期許。
相關主題:http://ppt.cc/7j~S (新共和之議)
《極光.希望--歐羅巴vs.歐羅肥》專欄:http://ppt.cc/y7Gx
本文原發表在個人fb的網誌,內含有討論: 連結
置身於國際都會,接觸與了解諸國是非,不免時而自問:「那麼,上帝創造台灣島是為了什麼?如果這世界自始至終不曾有台灣島,我會傷心嗎?」
曾經跟法國的朋友說過:「沒有過台灣島,我不會傷心,但沒有法國、沒有日本、沒有印度、沒有越南…,我都會傷心。」
我曾經在一本有關文化多元性的書籍裏,看到一張世界地圖畫上一條原住民文化帶,台灣在其中,這個地帶不僅有原住民,而且會呈現比其他地方更豐富的文化多元性;但該書作者應有所不知,那只是文化地理學的理論,台灣目前所能看到的,是城鄉景像一成不變,是一個走向單語化的社會。上帝曾經給了台灣禮物,我們棄之不用,棄用到台灣在世界座標上,相當缺乏其文化面貌。
我轉而猜測:也許「世界工廠」與「分期付款式民主化」是台灣被創造的原因。但到今日已經很明白了,前者被取代性很高,沒有台灣,可以在任何地方搭起廠房;而後者不過是種永無法償清的托詞,就在這幾年,我們立刻見到了台灣民主的倒退。
我一直在找傷心的理由,因為我想證明身為台灣人,應該不會只是人類歷史進程裏的一個小渣渣、一個路人甲。
這個島上,沒有什麼獨特物產是值得自我標榜,沒有誕生過能影響世局的思想家(如塞內加爾的法農),沒產生過名震寰宇的藝術家(如墨西哥的卡蘿夫妻),甚至在歷史上找不到一位政治暗殺客(這還真奇特),連坐牢最久的政治犯都會轉身一變,從旁幫助國民黨上台,緊接著的是台灣民主倒退。一群無勇或無謀的人們,雖曾在不同年代各領風騷,但終究是譜不出可歌可泣的史詩。
法國是世界眾多思想的搖籃,日本在西方帝國最鞭長莫及之處,長出了東方的現代性;而印度,在地球史上最大的帝國穩穩掌握下,居然能敲下全球反殖的第一鐘響;越南用了千年抵抗中國、百年抵抗法國,加上勝了美越戰爭,她證明了人類的反異族侵略雄心是可以達到什麼境界;那麼,台灣呢?
有一個可能,這麼路人甲的島嶼,終究只會是一個附庸於某大陸的國境之南,於是過往的平庸無常便是可以解釋的了;但也有可能,這麼路人甲的島嶼,那動人的史詩並不在過往,而是在當下,我們正在編寫著它,只是置身其中而雲深不知處。
這個島嶼上的人,組成了全世界不被聯合國接納的人類之九成,這個島嶼上的國家,主權地位只有別人的一半,是政治學教科書都會拿來討論的案例。再翻開任何一個學派的國族主義理論,都會為台灣沒有被中國併吞感到神奇:在甲大乙小的案例下,甲乙經濟相連,二者無大洋相隔,亦無語言隔閡,乙在歷史上又不曾經身為王國,我們是找不到一個乙終究能成功拒絕被併入的案例;更何況,乙的內部有特定大黨及特定黑幫為甲的併吞努力著,而且其主權地位是脆弱的,今日只有一半,明日再剩其中一半,後天可能就失去所僅有的。
如果台灣的國族主義運動能發展成功,那將改寫人類的歷史定律;如果台灣的主權地位有一日能被國際社會所接受,那麼這段奮鬥過程,必然是一首美麗的史詩,一首沒有其他人可以實現的史詩,只有擁有台灣人這個身份的人可以當主角。
台灣目前所擁有的半主權地位,並非台灣人意識力所成就,而是外來的,Perry Anderson曾表示:「這裏主張獨立的國族本身,卻完全仰賴一個外在強權。…分離一直源於帝國主動的行動,而非針對帝國的反抗。臺灣先後成為日本和美國的保護國,這是所有其他事物的先決條件。」
而我始終相信,人類的行動並非只是局勢結構所催生的結果,它反過來可以是一個策略資源,用來改變我們的處境,Perry Anderson並沒有看到過往台獨前輩的努力,因為他們的努力惜未能匯成大河,或者,他們只是先行者,而我們才是處於日本維新志士的那一代,處在一個要求中華民國要大政奉還給台灣的年代,處於一個需要坂本龍馬、陸奧宗光那一群人的年代。感謝日美帝國為我們打下半片江山,剩下的半片要靠台灣人自己的意志力來完成(不要讓人家看雖小了)。
沒有一位維新志士不是國族主義者,也沒有一位台獨份子不是國族主義者,日本的維新成果不幸地在1930年代搭上世界的法西斯潮流,而以軍國主義作結,台灣作為小國,並且處在不同時空,是不可能重覆前人的錯誤。
很多人很關心台灣,但卻選擇無視於台灣特殊處境,只把台灣當作一個一般社會來關心,他們談性別、談階級、談反核、談土地政策、談媒體自由…,這其實都可以,吾人願予以尊重及支援,但請這些人也尊重我們這個層次的運動。
也許,就在我們這一代了,要決定台灣能譜出得以躺在世界史裏史詩,或者只是世界史中的路人甲。希望有一日,不論是法國人、日本人、印度人或是越南人,他們全都會說:「如果這世界自始至終不曾有台灣島,我們會傷心啊。」
謹以此文,作為2014年的自我期許。
相關主題:http://ppt.cc/7j~S (新共和之議)
《極光.希望--歐羅巴vs.歐羅肥》專欄:http://ppt.cc/y7Gx
本文原發表在個人fb的網誌,內含有討論: 連結
from 超克藍綠 http://clique2008.blogspot.com/2014/01/b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