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月份开始,中国总理温家宝便在不同的场合向外界释放出改变以控制通货膨胀为目的的宏观紧缩政策的信号。虽然温家宝和中央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所使用的措辞非常谨慎,尤其是竭力避免使用像“政策改变”“宽松的货币政策”等一类的字眼,而是使用更加委婉的说法,例如“预调微调”、“把握调控的节奏和力度”、“提高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等等。但是实际政策的改变在近两个月来正在陆续出台。
在货币政策层面,中国人民银行开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为银行间市场注入流动性,自十月下旬以来已经净投放人民币近两千亿元,因此推动了银行间市场利率下降。人民银行还暂停了三年期央票的发行,并且下调了央票的收益率。进入第四个季度以来,每个月新增的贷款也逐步提高。最近更是下调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都意味著货币政策正在由紧缩走向宽松。
在财政政策方面,财政部也相应地出台一些宽松的政策,例如,从十一月起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这一政策将使受到前一段紧缩政策负面影响较重的大量的小型企业有一丝喘息的机会。虽然人们普遍认为,这一政策带来的减税规模可能有限,但是它是一个政策性的风向标。经济观察家们预测,中央政府可能再今后几个月里推出更多的减税措施。
中共政府由紧缩到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变化,是在国际经济出现再次衰退的苗头和中国经济出现增长速度的显著下滑的情况下出现的。从国际上看,自今年三季度以来,欧美复苏势头进一步放缓,经济再次出现下滑趋势,欧元区经济衰退已成定局,美国经济“二次衰退”的迹像明显,并使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恶化。尤其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尚未真正地找到解决得出口,因此导致欧元的前途出现了严重的不确定性。
这些外部的危机通过对中国出口产品需求的减少向中国的实体经济传递著巨大的压力。近几个月来中国的实体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出现了明显下滑,其中出口增长速度的滑坡尤为明显。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通常是衡量实体经济走向的一个重要指标,官方和民间公布的这一指标都出现了下降。虽然中国没有可靠的失业率衡量指标,但是微观层面关于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农民工和其他行业的失业问题的报道也越来越频繁地见诸报端。
自2008年以来,中共政府通过大量的政府投资使得本来就已经扭曲的经济结构更加恶化,具体表现为依靠投资和出口推动增长的模式更一步强化。前一段实行的紧缩政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台的。
事实上,由于中国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紧缩政策并没有对他们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结构调整的努力基本没有效果。现在,新一轮的宽松的经济政策意味著那些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和权贵企业有著更宽松的获取资源的机会,也意味著中共政府不得不再次地放弃结构调整的努力。可以预见,新的更加严重的结构扭曲将会重演,而这将会给中国经济的未来埋下更多的定式炸弹。
原題﹕胡少江:经济下行压力迫使中共政府放弃结构调整努力
from 看中国 http://www.kanzhongguo.com/node/431655?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kanzhongguo%2Fwww+%28%E7%9C%8B%E4%B8%AD%E5%9B%BD%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