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8 December 2011

這麼近,那麼遠:喬木和吳青的北外民主實驗

「一路走來,壓力山大,艱辛自知。本來是個單純的基層選舉,由於公權力的秘密強勢介入,最後的發展已超出了我和所有善良師生的想像。……某種意義上,這場公民教育運動的目的已經達到,師生們第一次覺得選舉和大家離得那麼近,會有人那麼在乎選票,每個人都可以行使自己的權利。……希望我女兒以後的成長,不靠拼爹、不靠比官、不靠炫富。」

文/張潔平

在海澱區人大代表選舉的北京外國語大學選區,一個區人大代表名額,在兩名校方推薦的正式候選人之外,還出現了兩名「獨立參選人」以「另選他人」的方式共同參與競爭,這樣的情形,即使在2011年「獨立參選」的熱潮中也十分罕見。

而且兩位獨立參選人,一位是國際新聞專業的副教授喬木,政治與國際關係研究出身,精力充沛,熟諳媒體傳播之道;一位是做了27年人大代表,以敢言聞名的英語系退休教授吳青,她是作家冰心的女兒(在中國,人們對冰心的熟悉和親切感就像對艾青一樣,是無人例外的)。兩人參選的話題效應都十分充足,正常情況下,如果允許充分發揮,兩人的「選戰」應該是非常精彩的——即使這只是地區人大代表的選舉,但喬木印了五千張宣傳書籤、五千張傳單、六百張海報、環保布袋,準備拜訪一千個學生,帶著妻女走訪宿舍,還有充分的社交網絡攻勢;而吳青有深入人心的民意基礎,還有一支剛剛成立的年輕的競選團隊幫她全權操辦。

至少最初宣布參選的時候,喬木是真的滿懷信心。北外選區一共8511個選民,其中6800個是學生,對喬木來說,他認為這是他的勝算所在:「我這麼多年寫博客,針砭時弊,在學生中有一定的認知度。我所在的英語學院又是最大一戶,有1300多個選民。這些是我的基礎選民。我的其他學院的學生還有幾百個。」他說自己是非常投入的一個人,只要決定,無論遇到什麼阻力都會堅持,「微博上、人人網上每一個言論我都要回,我每回一條帖子,相當於跟你握了一下手。」他還計劃每天走訪10個宿舍,平均每天50個學生,20天就可以走訪1000個,了解大家的需求,「根據六度分割理論,這1000個學生就有可能輻射到周圍6000個學生。我要把這6000個學生都搞定。」喬木說:「我就想著我能贏,一票一票地去爭取。」

而吳青自1984年以來,已經做了27年海澱區人大代表。她在社區享有很高聲譽,每周的周二是她自己設立的「人民代表接待日」,她公布自己的家庭聯絡地址、電話,如果要外出會貼出告示,把接待日順延,她是中國第一個設立「人民代表接待日」的人大代表,而這個習慣從1984年開始至今沒有間斷。她為社區居民爭取過一個化糞池的搬遷,北外東西兩個校區的地下通道建設,也幫助上門求助的拆遷戶質詢執法者的程序正當性,追查建委的合法文件。她的家中一疊疊懸掛的錦旗,是這個74歲依然風度翩然的老者最好的選票保障。「我並沒有想過要停止。不要問民主在哪裏,要問問自己做了什麼。」這是她常說的話。

只是他們兩人誰都沒有機會充分展示。和全國各地幾乎「全軍覆沒」的獨立參選人們一樣,喬木和吳青的2011參選之路阻礙重重,並最終被甩出局。

「我已公開表態參選11月8日的海澱區人大代表。」

2011年9月27日,一封名為《請支持我參選海澱區人大代表》的郵件出現在眾多北外教師的個人郵箱和學生的班級公共郵箱內,發件人是北外國際新聞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喬木。這是喬木首次正式宣布以個人名義參選區人大代表。他說:參選基層人大代表,「是想讓自己自己和周圍的人知道,我們也有選票和『另選他人』」。

「北外人的權益被忽視,總得有協商機制」,他舉例說學校「網速慢收費高」、「學生沒有上自習的地方」、而「老師福利不增加,30年孩子醫藥只報銷100元」,這些都是他關注的民生問題,「反映民意、改善民生」是他認為自己要做的第一步,而維護民權、關注政治則是「大家授權我代表之後」要做的。畢竟「選民選你不是來聽你講課的,而是希望你來辦事的。」

9月28日,喬木在微博上宣布參選,加入今年獨立參選人的「洪流」。他坦承和其他的「獨立參選人」並無聯絡,一是為了政治安全不抱團,二是基層人大代表的性質決定了選舉只跟所在選區的選民密切相關,「我只要對我的選民負責、服務我的選民就可以了」,也因為此,微博宣布參選之後,喬木在學生的建議下又註冊了以學生用戶為主的社交網絡「人人網」賬戶,「微博太分散,人人上才是我的選民」。

他寫給北外學生的公開信:「我沒有父母的庇蔭,沒有前輩的傳奇,沒有顯赫的官位、沒有傲人的名聲。但我明白你們的重口味冷笑話,知道誰尼瑪在坑爹,食堂上自習情何以堪,網速慢如牛隻能淡定……作為研究政治和傳播的學者,我不能總在課堂上講授敏感詞的理念和案例,現實中卻不敢不願不屑不會身體力行,推脫承前啟後的公民責任,任前輩孤獨,讓後學茫然? 」

9月28日,喬木在網上公開召集志願者,並邀請有意成為志願者的朋友,第二天下午四點到他的辦公室開會。他公開了自己的手機、郵箱、辦公室。這也是他認為替基層說話的人大代表該做的第一件事:不隱形。一個北外學生在《我為啥選喬木》的博客中:「他如果乾不好,我有他手機,有他郵箱,也知道他在哪里辦公,可以隨時找他理論。」

然而壓力比想像的更快到來。第二天下午,喬木和自願前來的四十多名學生擠在辦公室討論,為怕授人以柄,他們敞開著大門。結果兩名保安打扮成學生模樣混進了討論,「進來就拍照,到處拍照,只拍照」,喬木氣憤地說。一個志願者的視頻鏡頭也拍下了這兩名保安,他們毫不關心大家討論的內容,就在桌面上找名單,看到登記的志願者名單之後,拿起來就拍照,終於引起了大家的警惕。

在參選階段的後期,喬木的學生志願者不斷受到學校的壓力。一名協助他參選的核心志願者,甚至被學校電話通知了她的家長,要求家長來學校制止女兒「可能會惹來麻煩」的行為,最後該學生哭著退出,才讓家長沒有從遙遠的大西北憂心忡忡地登上來北京的火車。

喬木認為自己必須忍辱負重才能對得起支持者。他自費印製了數千的宣傳書籤、海報、環保布包,卻沒有辦法發到學生手中。書籤在發放中途被沒收了,海報貼一張撕一張,環保布包則因為有「賄選」嫌疑被威脅禁止發放。從參選不久開始,喬木發現自己每天被兩個保安跟踪,手機剛聊完的內容,校領導會馬上詢問他,學校有辦公室甚至專門負責盯他的微博和各種網絡賬戶。

10月中旬,喬木在丹麥參加交流活動,期間就在微博上發,說要回來之後每天走訪10個宿舍,50個學生,就在同時,學校給宿舍下了整改令,「在每個宿舍樓管理員那裏貼我的照片,不許我進樓,在樓外貼傳單、發傳單也都不允許」,喬木說。

按照《選舉法》第七章二十九條,提名人大代表候選人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各政黨、各人民團體聯合或者單獨推薦代表候選人,二是選民十人以上聯名推薦代表候選人。在這種情況下,推薦初步候選人階段,北外的黨委書記拿到兩千個簽名推薦,外研社社長蔡劍鋒拿到一千兩百個簽名,副校長彭龍拿到一千一百個,喬木拿到五百個推薦簽名,吳青拿到兩百個。

所有超過十人推薦的候選人都進入了初步候選人名單,在北外選區共有20名,喬木名列第四。正式候選人只有兩人。然而從初步候選人到正式候選人的過程,喬木和吳青雙雙出局。兩人只能通過「另選他人」的方式繼續參選。

如何在初步候選人中確定正式候選人,《選舉法》規定,「由各該選區的選民小組反复討論、協商」。絕大多數由選民或代表聯名推薦的參選人,均在這一環節出局。就像喬木和吳青一樣,只能號召選民在選票中「另選他人」一欄投自己一票。但是,要讓選區的選民知道這個參選者的存在,需要大量的宣傳工作。而由於限制競選,名字出現在選票上的候選人在選舉中將佔據極大優勢,能否出現在選票上對於當選也就至關重要。由於組織動員的難度極大,北京沒有一個公開參選的獨立候選人通過「另選他人」當選的先例。

協商產生正式候選人的這一過程,往往成為暗箱操作排擠不受官方歡迎的參選人的重災區。但喬木和吳青早有心理準備。 「從一開始我就準備好了另選他人」,喬木甚至在參選宣言 ​​裏就做好了準備。

而作為現任海澱區十四屆人大代表的吳青,此前一直堅持依法向選民匯報工作。

「我在10月12日向校方提出申請,後來答復是區裏不同意現在匯報,認為我此時匯報會利用我的資源影響選民,拉選票。在20名候選人名單出來之後,我提出讓20個候選人同時同地與選民見面,但也遭到拒絕。11月2日學生請我去就人大代表選舉和選民權利問題進行宣講,也被阻止。」在種種阻撓下,年輕學生主動幫吳青組成了競選團隊,在11月3日建立了微博和人人賬戶,公開宣布參選。

此時距離11月8日選舉僅有不到一個星期。而此前努力了一個月的喬木因為吳青的正式參選感受到了壓力。

「我一看學生開始分成兩派了,她是英文系的老教師,英語學院的老師學生很認同他。我壓力非常大。但我想你既然要民主,你得讓別人也民主,這很正常。」

11月4日,長期關注人大代表選舉並身體力行的學者熊偉和許志永來北外觀選。他們拜訪了吳青和喬木,也向喬木提出建議,兩名獨立候選人爭一個人大代表名額,票額會被分散,建議他們之中有人可以做出政治妥協,提前放棄,保一個人當選。

喬木明白這是在建議他放棄。「在人們心目中我和吳青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吳青出來參選了,人們覺得你不妨做個姿態,放棄參選,支持吳青。可是我說我可以放棄,但我怎麼跟我的志願者交代?」第二天,喬木和吳青第一次面談,一個小時的面談裏,兩人都不同意主動放棄參選,「參選人大是我們當地權利、不希望官員選作人大代表、希望人大有監督,這三點,是我和吳青老師的共識。」喬木說:「但我們關注的理念不一樣,她關注宏觀層面,拆遷、法治,我關注學校的基層民生問題。」

在喬木的競選綱領中,他的重點關注問題為學校及周邊社區環境治理,包括「北外東院小東門外的環境治理」、「整改連接東西兩院的三環地下通道」、「東院開北門」、「銀行入校」、「北外設地鐵站」以及「食堂菜價、自習室開放、網速網費、澡堂設施、自費研究生醫保」等。

吳青也承認這種差別,七次連任海澱區人大代表的她坦言覺得區人大代表依據憲法的職責應該是「監督海澱區區政府依法行政,海澱法院和檢察院獨立行使審判權和監督權」,而「外語大學的許多牽涉到學生和老師的實際問題,更應由學代會、教代會代表們和院長辦公室以及總務處等相關部門協商解決。」「海澱區人大代表除了要面向北外師生,還要代表海澱區的農民、外來工等群體。」

這樣的良性討論並沒有來得及展開。

喬木的微博、人人網賬戶、視頻賬戶在和吳青會面的當天突然全部被刪除。此時距離正式選舉還有三天。

最後三天,喬木和他的學生們遭遇了密集的談話。學校黨委辦公室、選舉辦公室、宣傳部輪番找到喬木,要求他不要搞線下活動,最後一天不要做任何事,阻止他發書籤發海報。

喬木的學生志願者幾乎每一個人都接到了學校電話,在半夜被挨個約談。「所有人都很驚訝」,一名志願者說:「至於嗎?就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師要做個區人大代表,為學生老師說句話,至於嗎?我的父母也接到了學校的電話,他們以為我在學校犯了什麼事!」

還有很多學生收到了學生幹部群發的短信:「此事已定性,喬木受外媒資助」,「同學們要慎重選人,喬木要走,大家還是北外的學生。」

吳青的海報之前並沒有被校方封殺,此時也遭遇了密集刪除。

最後幾天,學校裏擺滿了副校長和外研社社長的競選易拉寶。

11月9日凌晨,2011年海澱區人大代表選舉北外選區的換屆選舉計票過程在北外行政樓507室進行,現場除了監票人、計票人之外,還有17名北外學生以選民身份自發觀看整個計票過程,並通過微博、人人等網絡平台對計票過程和結果進行「直播」。

共有8030人投票,選出一個代表名額。最終得票:

彭龍4127 (正式候選人,副校長)

喬木1296 (獨立候選人,普通副教授)

吳青1080 (獨立候選人,現任代表,退休教授)

蔡劍鋒993 (正式候選人,北外出版社外研社社長)

棄權208 ,廢票258。

喬木寫下最後的感言:「一路走來,壓力山大,艱辛自知。本來是個單純的基層選舉,由於公權力的秘密強勢介入,最後的發展已超出了我和所有善良師生的想像。……某種意義上,這場公民教育運動的目的已經達到,師生們第一次覺得選舉和大家離得那麼近,會有人那麼在乎選票,每個人都可以行使自己的權利。……希望我女兒以後的成長,不靠拼爹、不靠比官、不靠炫富。」



from 陽光時務 http://www.isunaffairs.com/?p=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