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7 July 2022

中国是否仍然对台湾保持战略耐心?

来源: 
美国之音

自俄罗斯侵略乌克兰以来,美国政学界对中国是否、何时、以及如何对台湾发动侵略行动有许多辩论,随着俄乌战争进入第4个月,这些辩论也在持续发酵,尤其是中国对台湾的压力还在持续增加,包括宣示台湾海峡非国际海域、持续以大量军机侵扰台湾防空识别区。北京是否在为侵台行动预作准备?它的真实意图引起越来越大的担忧。

英国广播公司星期天(7月3日)报道,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Gen. Mark Milley)将军在该媒体专访中说,尽管中国的确在发展攻击台湾的能力,但他并不认为中国对台湾的攻击迫在眉睫。他说,这种攻击将是一个“政治性决定”,美国正在“非常、非常密切注意”中国对台湾是否有军事行动的迹象。

此前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艾维尔·海恩斯(Avril Haines) 也在6月26日的一场华盛顿论坛中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了对中国可能对台湾采取类似行动的担忧,不过至今此一担忧尚未成为现实,即使中国正在为这种可能性进行准备,但没有迹象显示北京正打算以武力夺取台湾。
中国近来不断加强对台湾施压强度,包括在6月21日及23日分别以29架次及22架次军机侵入台湾西南部防空识别区,这些行动是否意味台海即将发生战争?

中国对台压力增引发美国警觉

前特朗普政府国务院亚太助卿史达伟(David Stilwell) 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中国一直在对台湾施加各种压力,但军事其实是战争最不重要的一面,他不认为中国增加在台湾周边的军机飞行代表有什么事情很快就要发生。

“军事是战争最不重要的一环,但信息、影响力活动、外交和经济压力,那些一直都是对台湾稳定和持续的压力,而且它们一直都进行的很好,直到我认为,北京走过了头。他们失去耐心,走得太快、太远,让我们所有人警觉到它可能涉及的风险,那才使得…我知道国务卿蓬佩奥对这个议题有兴趣,那也得以让我在国务院时能够做我们做的一些事情。”

史达伟说,人们已见到美国的做法在政府换届后仍然持续,拜登总统关于美国“是否会在台湾受到攻击时站出来对抗霸凌者的讲话是真心话。美国不喜欢霸凌者。我们不喜欢俄罗斯霸凌小小的乌克兰,对台湾也是一样。”

他说,或许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台湾附近增加了军机飞行的架次,但他个人并不认为这代表有什么事情很快就要发生,“因为美国及其他人全部都站在一起,我认为这是我们最好的威慑信息。”

增加灰色地带行动对台施压

全球台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萧良其(Russell Hsiao)也认为,中国增加在台湾周边的军事演习是其政治战的一环。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由于中国侵扰台湾空域的次数更加频繁,要辨别北京试图借此发出何种信号比较困难。

“不过我的确认为,重要的是要注意涉及这些侵扰行动的飞机数目及其机种,那些的确会发出关于这些灰色地带胁迫活动的强度的信号。”

萧良其说,中国增派军机侵扰台湾空域的时间点接近美台举行高层军事安全对话的时刻,再加上中国官方近来关于台湾海峡是中国内海而不是国际海域的说法,他认为“这些都是中国长期以来对台湾的政治作战活动的一部分,“目的是要利用这些活动来改变既定事实,以塑造人们对于那些水域是中国内海的看法。”

不过他说,事实并非如此,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都对这种政治战的操作做出回应,强调台湾海峡依然是国际水域。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王文斌在6月1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对台湾海峡拥有主权和管辖权,“有关国家声称台湾海峡是‘国际水域’,意在为其操弄涉台问题、威胁中国主权安全制造借口。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针对王文斌的说法,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Ned Price)次日即回应说,台湾海峡“是一个国际水道,这意味着台湾海峡允许公海自由包括航行和飞行自由,并受到国际法的保障。”他说,美国将继续在国际法允许的任何地方飞行、航行和活动,“这包括穿越台湾海峡。”

美国空军战力战略顾问詹益庭(Eric Chan)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国正在对台湾的地位进行国际上的法律战,宣称台湾海峡不是国际水域“绝对是针对美台关系,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认为美台关系已经有了根本上的改变。那或许是真的,不过并不如中共所想的那种程度。”

除了以美台关系为目标,詹益庭说,被认为对台湾更强硬在中国内部也可以得到政治上的奖励。

演习规模强度增或可掩饰侵台行动

五月间曾在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NCAFP)一场闭门会议与中国学者进行二轨对话的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学者林洋(Bonny Lin),最近在华盛顿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一场讨论中说,由于中国见到俄罗斯未能做到以出其不意的闪电方式击败乌克兰,她担忧中国可能利用在台海周边加大军事演习的规模和强度来掩饰其侵台意图。

她说,乌克兰战争强化了中国对台海两岸关系及美中关系的“零和”思维,认为正如北约东扩导致乌克兰冲突的发生一样,美国及其盟友在中国周边的活动,很可能在印太地区发生类似的情况,许多中国专家并不认同美国和西方称俄罗斯在侵略乌克兰的说法。她说,他们反而认为俄罗斯试图与西方合作却遭拒绝,这才是迫使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行动的原因。

“这些中国学者在想说,如果美国不能理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立场,那么美国怎么可能理解中国对台湾的立场?这种想法制造了更多对美国的意图以及美国对台湾有何打算的惧怕。”

林洋说,中国的确有可能从俄乌战争学到教训,知道或许它还没有侵略台湾的能力,贸然发动侵略代价过高,也许它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来汲取教训,以进行必要的调整并改善解放军的能力,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可能会认为,必须使用武力来向美国及其盟友证明中国对统一台湾的立场和决心。

“正如俄罗斯的例子一样,只是谈论(这个立场和决心),俄罗斯无法以他们的言辞来说服乌克兰,因此他们必须使用武力来证明这个决心。”

北京对台仍保持战略耐心

关于中国是否可能在近期内攻打台湾的问题,美著名中国事务专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黎安友(Andrew Nathan)在6月23日的《外交事务》期刊上发表文章指出,即便在俄罗斯侵略战争后,北京对台湾的长期策略没变,依然是保持战略耐心,没有准备在短期内侵略台湾的计划。

黎安友提到前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维森上将(Adm. Phillip Davidson)曾提出警告说,北京有可能在2027年前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美国战略学者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也认为,习近平会想要把统一台湾当作他个人政治遗产的一部分,她“暗示台海冲突有可能在2027年他作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的第三个任期结束前发生,而且几乎必然在他可能的第四个任期2032年结束之前。”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全球事务教授哈尔·布兰兹(Hal Brands)与塔夫茨大学政治学教授迈克尔·贝克利(Michael Beckley)都认为,中国有可能在近期内攻打台湾,因为其领导人认为中国已经达到国力巅峰。

不过黎安友说,对中国可能很快攻打台湾的担忧是一种错置(misplaced),数十年来中国对台政策的特性是战略耐心,就像它对从南中国海到印度等其他的领土声索和争端的做法一样。

“乌克兰战争不但不会刺激中国放弃它对台湾现行的做法去采取迫在眉睫的军事攻击,反而还会进一步促使北京保持长期耐心。”

他说,如果中国试图以武力夺取台湾,那么“无论是军事上或国际孤立上,莫斯科为侵略乌克兰付出的代价只是中国能够预期的一小部分而已。因此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最好还是耐心等待台湾最终的投降,而不是现在就发动攻击而冒着以过高代价来赢得台湾的风险,那反而有可能使中国永远失去台湾。”

军事之窗打开,政治窗口关闭中

布兰兹与贝克利在关于美国应该如何防卫台湾的新书《危险区:与中国即将来临的冲突》中说,美中为台湾发生冲突的机率“惊人地高”。

布兰兹在6月23日的《彭博社》专栏中说,中国对台湾的任何侵略很可能会“早一些而不是晚一些”,“中国的军事机会之窗正在打开,中国解放军正在收获以击败台湾为目标的世代性扩张果实。”

解放军的军事扩张使台海两岸军力越来越向中国倾斜。根据美国国防部的资料,截至2021年8月为止,中国东部和南部战区地面部队人数共有41万2000人,台湾是8万8000人,而中国拥有的航母、导弹驱逐舰、潜艇等军舰和战机数目更是远远高于台湾。

“北京的政治窗口正在关闭中,因为台湾人民不接受中国统一条件的态度比以往任何时候来得更为坚决。即将发生的人口的衰退和一个放缓的经济也威胁中国长期发展轨道,或许这使习近平处于‘机不可失’的处境。”

以灰色地带手段改变战略现状

黎安友说,布兰兹和贝克利做出他们预测的事实没有错,但并不完整。更完整的事实显示,在台湾问题上中国仍然在追求战略耐心的策略,原因之一是中国领导人对于自己有能力比西方更能处理自己的问题似乎颇有信心。

其次,他说,以南中国海及东中国海为例,中国都能在不触发冲突的情况下改变战略现状,在非洲、欧洲、拉丁美洲、中东、大洋洲和国际组织,北京都运用它的经济和外交影响力来达到其利益,尽管引发一些警觉但没有真正遭遇有效的抵抗。

“这种外交、经济和军事的‘灰色地带手段’,展示了中国的战略行为是以长期而非短期为目的,在一系列领域从没有存在到持续性存在,却没有招来显著抵抗,更不用说有什么武装冲突了。”

最后一个原因,黎安友说,就是习近平可能从乌克兰战争得到的教训是,领土侵略不会遭到西方的军事制裁,但它将是困难而且代价极高的,中国解放军的跨海作战要远比俄罗斯从陆地攻击乌克兰困难得多,而且经济制裁对中国的伤害也更大。

因此黎安友的结论是,唯一能够击败中国对台策略的方式,就是对中国表现出一样的战略耐心,持续依据中国不断增加的军事威胁加强美国和台湾的威慑能力。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7/%E4%B8%AD%E5%9B%BD%E6%98%AF%E5%90%A6%E4%BB%8D%E7%84%B6%E5%AF%B9%E5%8F%B0%E6%B9%BE%E4%BF%9D%E6%8C%81%E6%88%98%E7%95%A5%E8%80%90%E5%BF%83%EF%BC%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