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0 June 2019

台灣新角色:貿易戰、軍售和印太戰略中的「台灣牌」

李宗憲
BBC中文

路透社6月5日報道稱,美國計劃對台灣出售超過20億美元的M1A2主戰坦克和導彈等其他軍備,美國未證實,但台灣國防部表示這項軍售屬實並稱進展順利,中國外交部則表示「嚴重關切」,敦促美國停止對台軍售。

專家分析,美國近期釋放台灣軍售消息,一再強化美台關係,無疑是在中美貿易戰中大打「台灣牌」,向中國施壓,同時在台灣大選這一關鍵節點前施加影響力。

中美貿易戰與軍售

根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凖備對台灣軍售20億美元中的軍武包括M1A2主戰坦克、1240枚反坦克導彈、409枚標槍導彈以及250枚刺針防空導彈等。

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表示,不會評論單一軍售案。 但他指出,確實看到來自中國的威脅持續增加,中國的侵略性行為並沒有改變,必強調美方會履行台灣關係法義務,提供台灣軍備項目。

台灣國防部6月6日則證實此軍售案,表示目前均按相關軍售程序執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稱,北京對華盛頓的有關動向表示「嚴重關切」。同時指出,中國政府堅決反對美國對台銷售武器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

耿爽在記者會上強調,北京敦促美方停止對台軍售以及軍事聯繫,以避免進一步損害正遭受貿易戰衝擊的中美關係。

軍售消息曝光的同一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媒體表示,可能將對中國額外的30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劉必榮分析,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台灣夾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美國釋放對台軍售案,是美國在貿易戰中的「台灣牌」策略,借此向中國施壓。

他向BBC中文表示,中國大陸在南海力量加強,軍隊強勢,因此美國必須加強在亞太的軍事力量。他說:「希望可以保護台灣安全的同時,遏止中國軍事勢力往海外擴張。」

不過他提醒,中美貿易戰,雙方會動用各自手段,台灣在與美國維持關係的同時,必須小心不要挑釁中國,因為中國若要對付美國,「也可能拿台灣開刀」。

他解釋:「面對中美貿易戰,習近平感受很大壓力,為鞏固政權,就會透過民族主義,向台灣施壓。」

兩岸關係被放大

4月,美國剛批准對台灣出售軍機駕駛員訓練課程及F-16戰機維護和後勤支援服務,總價約5億美元。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事務資深顧問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6月這筆最新軍購符合台灣嚇阻戰略,將有助防範侵略,中國軍隊一旦犯台,將更難在北台灣建立灘頭堡。

她認為,下一筆軍售可能就是先前傳出的66架F-16V戰鬥機。根據台灣媒體報道,台灣已向美國釋出「希望能在9月份前宣佈」這筆軍售案的訊息。

事實上,特朗普上台三年每年都會宣佈對台軍售,金額分別是14.2億、3.3億和5億美元,若此次對台軍售屬實,將是特朗普任內第四次對台軍售,也將是規模最大一次。

特朗普上任後的美國對台軍售
  • 2017年:早期預警雷達提供技術支持、反輻射導彈、魚雷以及SM-2導彈零部件等七項軍售案,共14.2億美元。
  • 2018年:F-16、C-130、F5與IDF經國號戰機與其所有航空系統備件,共3.3億美元。
  • 2019年:美國國務院批准對台出售軍機駕駛員訓練課程,以及F-16戰機維護和後勤支援服務,總價約5億美元。

更早前,奧巴馬時期,美國在2010、2011與2015年分別向台灣出售三次武器,金額分別是63.94億、58.52億與18.31億美金。

劉必榮說,當中美關係緊張遇到台灣選舉,很多例行性事務的關注度就會被放大。他舉例,像是法國軍艦和美國軍艦穿越台灣海峽,在一般情況下,不會如此受到關注。

另外,上周美國國防部公布印太戰略報告。特朗普政府在報告中,特別將台灣與新加坡、紐西蘭、蒙古並列,並被稱為「國家」。劉必榮認為,這不一定是意外,看起來似乎是「象徵性」,但背後有其意義。

他認為,這應該與中美貿易戰有關,是在打「台灣牌」。


from BBC中文網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8555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