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9 July 2016

德国人对难民危机的看法

德国最近很不太平。最近十天,接连发生了4起恶性袭击伤人事件。

最新一起发生在24日夜。

在巴伐利亚州安斯巴赫市的一场露天音乐会开始不久后,一名效忠IS的凶犯引爆爆炸装置并当场被炸死,另有12人受伤。

而就在同一天下午刚刚发生一起难民伤人事件,一名21岁的叙利亚难民在德国西南部城市罗伊特林根市持刀砍人,造成一人死亡,两人受伤。

此前在22日傍晚,一名拥有德国和伊朗双重国籍的18岁少年在德国重镇慕尼黑奥林匹亚购物中心开枪扫射,最终导致9死,30多人受伤。而慕尼黑之前一直被誉为“德国最安全、幸福感最高的城市”。

在更早之前的7月18日晚间,德国南部城市维尔茨堡附近行驶的列车上,一名17岁的阿富汗难民在列车内突然手持刀斧袭击列车上乘客,最后导致4名中国香港公民和1名德国公民受伤。

尽管这四起袭击事件都是“孤狼”作案,也就是个人单独所为,但其中的三个肇事者拥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外来难民。

所有问题的矛头都指向了德国总理默克尔。正是默克尔当初决定打开德国边境,对难民打开怀抱。而当时这个颇具人道主义关怀的决策在现在看来难免有“引狼入室”之嫌。

恶性事件的接连发生让德国社会渐渐被一种巨大的不安情绪所笼罩。

英国《每日邮报》采访到了几位德国人,询问了他们对难民危机的看法。

有人觉得害怕,不想“走在路上突然被人炸死”;有人表示“受够了默克尔的难民政策”;不过也有人觉得不应该一棒子打死,大部分难民还是好人。

索菲亚(Sophia Stigler),21岁,学生:

她和她的朋友曾经受到过难民的骚扰,她说现在再也不觉得难民可怜了。

“发生的这一切我并不害怕,但我们必须知道发生危机的原因。默克尔必须反省自己对待难民的政策。”

塔菲(Taffy Geiss),售货员:

他说:“我是默克尔的忠实粉丝。但现在大部分德国人都受够了。”

奥利弗(Oliver Schollmayer),37岁,商人。

他非常厌恶默克尔让难民入境的决定。

他说:“人们都说他们是逃离战争,但很明显很多人是因为经济原因才当难民的。我们不应该为了这个接纳他们。我觉得难民危机迟早会失去控制。”

艾瑞克(Eric Bohunsky),50岁,出租车司机。

在他看来,英国敢于脱欧十分明智,他们捍卫了自己的边境。

“英国人太棒了,他们能和欧盟对着干,不服从那些发号施令的人。”

“将来还会出现更多问题,但我希望不要再有袭击发生。”

多米尼克(Dominic Bauer),29岁,咖啡店的老板:

他的态度很明确:“不要再让任何难民进来了!”

“这种情况必须现在就停止。默克尔让那一百万难民进入德国,我本来就不同意。现在引起了什么问题你也看到了。”

“我不喜欢默克尔的决策,她正在毁掉德国。”

但并不是所有德国人都这样想,还是有人对难民抱有希望。

菲利普(Philippe Fochs),31岁,教师:

他支持德国接纳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说所有叙利亚人都是恐怖分子这是不公平的,但必须承认,我们不了解这些难民。”

“接纳难民本身并没有错,但我们需要他们更多的信息。德国人最擅长做表格了,我很惊讶这次居然掉了链子。”

安娜,47岁,两个孩子的母亲:

她目前最担心的是孩子们的安全。

“现在放暑假,孩子们想坐火车到处旅行。但现在世道不太平了。我知道大部分叙利亚人是好人,但只要有一个心怀不轨的就会出事。”

她说:“这起自杀式爆炸证明了我们根本不知道敞开大门之后,到底迎接了谁。接纳难民本没有错,但我们现在才意识到,他们从哪里来,他们会干出什么,我们根本就一无所知。”

伊莎贝尔(Isabel Bleicher),21岁,学生:

“我认为大部分难民在德国过得很差,这是政府的错。”

“他们看不到任何希望,所以才会跑去效忠IS这样的恐怖组织。他们需要更多帮助,否则会有更多袭击事件发生。”

她也承认德国社会已经不再安全:“上周发生的一连串袭击让我很害怕。我希望我能安心地出门,而不用担心突然在路上被人炸死。”

欢迎难民是德国的传统

在很多人看来,德国的难民收容政策简直是“圣母癌”晚期。但收留难民一直是德国的传统。

二战结束后,德国就履行着十分宽松的难民政策,也是欧盟国家中对难民最友好的国家。

不可否认的是,外国移民在德国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中为德国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而当今人口日趋老龄化的德国社会也需要大量劳动力来保持经济的发展。

但这次,难民却没有像之前那么顺利地融入德国劳动力市场。

《法兰克福汇报》称,德国一直认为,难民可以进入德国劳工市场。但德国联邦劳动局公布的消息显示,这次来德国的难民中,半数以上的人只适合打零工、短工,只有4%的人有能力从事专业性质的工作,拥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凭的人只有四分之一。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0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