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壽88歲 長期擔任本報團顧問 關心台灣政局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記者陳慧萍/綜合報導〕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白樂崎已於十六日在睡夢中病逝於馬里蘭州的家中,享壽八十八歲。白樂崎對台灣有很深的感情,妻子白麗蘭來自台灣,兩人夫唱婦隨,感情甚篤,經常一起出席台僑社團在美國的活動。他長期擔任自由時報與TAIPEI TIMES(英文台北時報)顧問,並發表專欄。
白樂崎的家屬表示,預定十一月二十九日中午十二時在馬州的小花教會(Church of the Little Flower)舉行追思禮拜,十一時起讓親友瞻仰遺容。未來白樂崎將下喪於阿靈頓國家公墓。
畢業於喬治城大學的白樂崎在一九五五年加入美國國務院,展開近四十年的外交生涯。白樂崎曾在台灣學習中文,並在香港、台灣、日本、越南和印度等亞洲國家的美國使領館服務過,最後出使東非的波扎那共和國,擔任美國大使。
視AIT任內為最有歷史性的旅程
之後,白樂崎接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他曾表示,這是他人生中最困難,最有歷史性的一段旅程。在他任內,台灣前總統李登輝首度過境美國夏威夷,李登輝不滿美國的過境待遇,返國後開始推動訪問母校康乃爾大學。中國因此在台海試射飛彈,台海情勢緊張,震動國際。蔡英文︰感謝白樂崎維護台美關係
民進黨秘書長、駐美代表吳釗燮昨天表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對白樂崎逝世感到十分遺憾與不捨,已向白樂崎家人表達關心與哀悼,並感謝白樂崎維護台美關係的貢獻。蔡英文認為,白樂崎的逝世是外交界的巨大損失,「他的身影與貢獻,永遠讓我們懷念」。與 白樂崎私交甚篤的吳釗燮表示,白樂崎自一九九○年至九五年擔任AIT理事主席,致力鞏固、加強台美關係,卸任後,依然密切關注台灣的民主發展;他曾說過, 如果美國背棄了對台灣的承諾,美國就背棄了自身的基本價值,台灣是美國在東亞地區擴大與鞏固自由民主策略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曾助李登輝訪美 見證台灣民主轉型
2014-11-19 記者蘇永耀/特稿
謙沖溫和的白樂崎,對台灣有著一份深厚的情感,不只因為妻子來自台灣,而是他擔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時,台灣正經 歷民主轉型的關鍵時刻,白樂崎目睹了重大變革,也親身參與了台灣前總統李登輝訪美和台美關係的巨大震盪。這段緣分,也讓他卸任公職後,仍高度關注台灣的民 主進程。
回憶這段公職經驗,白樂崎形容,這是他「人生中最困難,最有歷史性的一段旅程」。他在「台灣民主之路」回憶錄提到,李登輝首度過境美國夏威夷,李因 不滿美國的過境待遇,返國後開始推動訪問母校康乃爾大學。政壇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是,李登輝在夏威夷過境時,是穿著睡衣接見白樂崎,不過白樂崎書中澄清李 登輝穿的是便衣。而國務院拒絕讓李登輝到康大訪問,白樂崎也透露,最後是白宮推翻這項決定,同意李訪美。
卸任公職後的白樂崎,繼續以文章表達支持台灣的民主化與國際生存空間。
對於馬英九上台後,開始推動與中國簽署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白樂崎則質疑,若美國國會設法對最大進口國設下貿易限制,台灣將經濟與中國出口導向經濟連結在一起,是否為明智之舉。
即使高齡,白樂崎在今年仍繼續發表文章。對於美國學術界因馬親中所出現的「棄台」言論,白樂崎警告說,如果「現狀」與「一個中國」政策永遠不變,民主台灣被不民主中國吸收的可能性就越來越高。
三一八反黑箱服貿學運發生時,白樂崎強調美國必須支持的是自由,而非自由貿易。白樂崎對台灣提出許多諄諄建言,切中要害,其核心價值在於民主自由是否永固,這不僅符合美國利益,也是台灣賴以生存的根基。
from 自由時報 http://news.lt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