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特赦和位於英國的歐米茄研究基金會調查了中國製造所謂的刑罰和壓迫工具的公司貿易發展迅猛,助長了亞洲和非洲國家的侵犯人權現象。
這個題為《中國的刑罰和壓迫工具貿易》的報告發現超過130個中國公司參與了「具有潛在危險的」執法設備的生產和貿易,而在10多年前中國這類公司只有28個。 報告說中國對執法設備出口管制不嚴格,缺乏透明,而且中國在出口這些設備的時候似乎並不考慮進口國的人權狀況。國際特赦組織的安全貿易和人權事務研究員帕特里克·威爾肯說,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從刑罰和壓迫工具的貿易中獲利,從而助長了世界許多地方侵犯人權。
報告中特別提到了中國在2011年向烏干達大批出口了「防暴」設備,不顧烏干達普遍發生警察刑訊和虐待他人的事實。
報告還提到剛果在2011年選舉中也使用了中國的防暴工具壓制異見者,在當時發生的暴力中至少33人死亡,83人受傷。
根據該報告,中國不再公布群體事件的統計,但是近年來中國發生的群體事件每年在3萬到18萬起。西藏、維吾爾和蒙古等少數民族舉行的抗議都受到殘酷壓制,其中當局都使用了過多暴力,並且違反了聯合國關於執法和使用警力的規定。
報告說,這些中國公司公開在市場上銷售的設備包括電警棍,帶鐵刺的警棍,腳鐐,而這些設備本身具有殘酷和非人道的特性,應該立即禁止。
據中國媒體報道中國國內的所謂警用設備市場存在混亂,許多商業機構在製造和銷售所謂警用設備過程中並沒有遵守中國的有關法律,也沒有得到權力部門的審批。
雖然中國對警察器械實行專賣制度,但是媒體報道披露,在中國警棍、電棍、電擊器材、和各種仿製警械都可以通過網購得到。
(編譯/責編:橫路)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4/09/140922_china_police_equipmen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