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5 January 2014

城邦舊事──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

城邦舊事──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徐承恩著,香港﹕紅,2014 封面這幅香港開埠初期的畫像,是徐兄特地向藝術館請求借用的。

徐兄新作。副題名看起來好像沒甚麼大不了,就不過是閱讀感想吧﹖
可是,如果看倌關心香港歷史的話,應該會留意到,我們讀到的中文香港歷史書,通常不是由本地華人寫的掌故(八九十年代很流行,方某在《吹水無邊》介紹過),就是由大陸學者寫的。大陸學者慣以大陸中心觀點看香港自不待言,本地華人寫的歷史,很多時亦不脫中華中心的史觀,只是政治認同不在中共(即「愛國不愛黨」)而已。
這種眼光未必能真正了解香港作為「海洋中國」一部分的價值,亦容易忽略香港海外聯繫網絡的重要性。(例如香港與南洋華人一直自成網絡,香港大學本部陸佑堂紀念的,就是南洋人。東華醫院亦曾是海外華人社會與中國大陸聯繫的樞紐,連海外華人屍骸歸鄉都經東華辦理。)
儘管在某些本土人士眼中,「大中華膠」其罪當誅,不過在下眼中中華史觀只是角度之一,談不上罪名。可是,學習應該廣泛接觸不同立場,以他山之石攻玉才有進步,如果來來去去只能見到一種角度,對讀者或學生就不好了。
簡言之,中文歷史書的觀點不夠多元。學者撰寫的香港歷史書或有較多不同角度,但為了滿足學術評審的需要,通常只以英文發表。可能學者對非學術書市不夠重視,又或者因為學術書籍通常被視為「票房毒藥」,所以沒譯成中文出版。對於我們習慣讀中文書的讀者而言,較難親近。
較早前被譯成中文的Carroll《香港簡史》,是個好嘗試。可惜又牽涉篡改疑雲,誠屬不幸。未知會否窒礙本地出版社進一步翻譯其他英文香港歷史書的意欲。
(又,Carroll 引述曾銳生著作,說英國檔案中「沒有顯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曾警告港府不要進行政治改革,但英國官員在為香港不推行民主找理由時,經常就以中國不會容忍任何民主改革為託詞」,這是建基於當時的研究。最近有人在新一批檔案中找到了,周恩來警告英國不得讓香港如新加坡般,推行民主自治變成自治領。這是後話。)
因此,徐醫介紹了有關香港歷史的十二本重要英文著作,對於想多了解本土歷史不同角度的人應有幫助。這十二本書,時間幅度由香港開埠前的海盜、開埠初 期的西方和華人權貴(我不欲一概稱之為「精英」)、華人權貴如何爭取權益、甚至嘗試介入廣東政局、香港工人階級意識之始,到戰後民主改革如何泡湯、「非政 治化」的文化如何形成、抗爭又如何出現、政改和民主回歸的落空等等……讀完這本書,大概就像上了一堂香港「本土觀點」通史概論課
有興趣的讀者,還可以找原書和徐兄介紹的其他書刊,深入研究。
維護本土利益,誠屬必要,但如果只流於一味排外、只有恐懼和憤怒的話,這股民氣的確可以遇神殺神、遇佛殺佛,惟其破壞者與所能建立者相比,就有如龍種與跳蚤之別。
方某剛剛開玩笑仿朝鮮大院君樹立的斥和碑,寫了句「城邦斥左碑﹕蝗蟲犯我,非右即左,左膠賣國,戒我萬年子孫。」
無論是為了「搏like」還是政治動員,煽動民粹並不出奇。而且來自北方的威脅亦是事實。不過朝鮮仇外鎖國,結果如何﹖史有明鑑。這不是說應該一味開放不 設防,而是保護自己不代表要走向另一個仇外的極端,身為一個現代文明都市的市民,我們應該有足夠的理性和器度去尋找中庸之道。
一個人因為無知,才會偏激,因為他看不到世事因果紛雜互相糾纏。近來甚至出現讚頌靖國神社、聲稱日本佔領香港也比中共統治好的年輕人,只是當中最極端的例子。現在高舉本土大旗的眾生當中,了解本土歷史源流的人又有多少呢﹖
不了解過去、就無法了解將來,不看清楚過去因果的糾結,就無法解開這些結。無論你心目中的香港應往何處去,你都應該多了解歷史。
我想徐醫就是抱著這種心情寫這本書。若能由此導正民粹,讓眾人以更理性、更有遠見、有氣魄、有胸襟的方式鞏固本土自治,則無論對香港、對大陸,均為福氣。

[有刪節]

from The Hong Kong Originals http://www.hkoriginals.hk/hk_history_in_12_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