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6 February 2020

武漢肺炎:封城關店關廠後的中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安德魯·沃克爾(Andrew Walker)
BBC國際台經濟事務記者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正在中國乃至全球範圍蔓延,帶來的經濟代價也在增加,主要在中國,但也不僅限於中國。

在很大程度上,對經濟的破壞力不是由於病毒本身造成的,而是由於為了阻止病毒擴散而採取的措施。

病毒爆發地武漢,是一個有1100萬人口的城市,目前對於人員流出武漢有嚴格的限制。

封鎖也擴展到了湖北省其他城市,阻斷了與商務有關的旅行,以及貨物和勞動力的流動。

對病毒的恐懼意味著許多人會選擇避免那些可能存在感染風險的活動。

因此,飯店、電影院、交通運輸、酒店和零售業都迅速感受到衝擊。

這場危機爆發,正值中國的農曆新年假期,意味著這些行業格外容易遭遇商業損失。

中國政府把春節假期延長了幾天,一些省級政府進一步延長假期,這使一些企業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在節後復工。

生產和銷售環節的任何延遲都可能導致現金流問題,對於規模較小的企業,尤其如此。

很多公司將不得不繼續承擔各項開支,包括員工工資。

對於主要針對海外市場的製造商來說,還要面臨更多的問題,比如買家越來越不願意從中國購買商品。

Herbert Wun的企業永生電氣(Wing Sang Electrical)在中國的廣東省生產吹風機等產品。他向BBC表示,很多公司在中美貿易摩擦之上還要承受這樣的衝擊,他們不敢怠慢。疫情「將給那些試圖將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出去的客戶增加壓力」。

影響不僅僅限於中國。

一批跨國企業已經關閉了在中國的門店,比如宜家(IKEA)和咖啡連鎖店星巴克(Starbucks)。

數家海外航空公司已停止飛往中國的航班,國際連鎖酒店也已提供退款。

除此之外,人們對全球化的國際供應鏈也越來越關注。

相比於17年前的非典爆發之時,中國在國際供應體系中扮演的角色要大得多。

韓國現代汽車(Hyundai)暫停生產,原因是來自中國零部件供應出現問題——這是一個預警信號,未來可能對經濟造成大規模破壞。

中國是全球範圍汽車工業和電子行業的重要供應商。

許多手機和計算機都是在中國製造的,或者至少一些部件是在中國製造。

金融市場也感受到了疫情的影響。

世界各地的股票市場都比兩周前表現要差。假期後的第一天,中國股市下跌8%。

由於中國是重要的購買國,因此對工業品價格的影響尤其明顯。

原油跌至一年多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過去的兩周內,原油價格已經下降了約15%,反映出中國需求的下降。中國主要的煉油企業中石化也宣佈減產。

石油出口國正在考慮減產,以扭轉價格下跌的趨勢。

銅價也在下跌——過去兩周,銅價格下降了約13%。

作為建築行業的重要材料,中國的需求也肯定會受到影響。

這些工業品的很多供應者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

不過,試圖量化可能的經濟影響還為時過早。

影響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政府遏制疫情的能力。

但是一些預測者已經開始努力對影響進行一些估算。

比如,諮詢機構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預測,到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將不到4%。

全年預測經濟增長為5.6%。

在疫情爆發前,對這兩個數字的預測為6%。

該公司還預計,全球經濟的增速將略微下降0.2個百分點。

但是牛津經濟研究院說,這一切都是基於一個假設,即可以避免「最壞情況」。 因此,經濟更加惡化的風險依然存在。



from BBC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business-5139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