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疫情持續,台灣被影響甚巨,除了在防疫上步步為營,台灣與世界衛生組織(WHO 簡稱世衛)多年的角力也再次端上台面。
自一月下旬,隨著疫情逐漸擴散全球,歐美與亞太各國先後宣佈確診個案,世界衛生組織在1月30日宣佈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同一周,加拿大總理杜魯特以及日本首相安倍,亦首次發言呼籲WHO讓台灣加入,此為前所未見。美國也有資深官員表態中國不應阻礙台灣參與國際組織。
2月3日在世衛總部日內瓦召開執行委員會議。根據台灣《公視新聞網》指出,中國世衛代表李強在現場強調,大陸通過正常渠道「多次且及時」與台灣溝通疫情。
「所謂的不讓台灣參加世衛大會將導致國際防疫體系出現缺口是台灣當局圖謀參與世衛大會而編織的謊言和借口,」 李松指出。
台灣與世界衛生組織
武漢疫情在世界各國延燒之際,隸屬聯合國,執掌全球醫療衛生及健康的世衛在台灣再次引起激烈討論。主要原因之一是2016年蔡英文執政後,台灣一直被世衛以「一個中國」原則排除在外,連成為「觀察員」的資格都無。
台灣外交部表示,因為不是世衛會員,台灣無法獲取最新疫情信息,因此影響台灣與各國防疫的合作以及台灣民眾的健康人權。
台灣與世衛的前世今生
隸屬聯合國的世衛組織最初創始於1948年,主旨為全球防疫以及公共衛生把關。
第二次國共內戰結束後實際統治台澎金馬地區的中華民國,1971年因在聯合國擁有的中國席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被迫退出隸屬於聯合國之下的世衛組織,此後便由於「中國代表權問題」的因素,失去與世界衛生組織相互間的官方聯繫。1972年第25屆世界衛生大會(WHA)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取代中華民國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席位。
台灣官方指責,正是因為「中國因素」,使得台灣長期無法成為世衛組織成員。
多年來推動台灣加入世衛的「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全球衛生研究中心」執行長林世嘉稱,1997年台灣首次以「中華民國」名稱申請成為觀察員,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之後20多年,台灣每年嘗試採取不同名稱叩關世衛皆未成功,其中僅有3次成功進入WHA議程並付諸會員國表決,分別為1997年、2004年與2007年。
2009年,馬英九任職總統期間,台灣曾收到邀請,成為觀察員出席世衛大會,馬英九對外說明成功原因在於國際支持、國內共識以及「兩岸和平」。
2018年5月,中國向世衛年會施壓,表示在會議中台灣代表不能獨立於中國代表團,導致台灣代表與隨行媒體皆被拒絶進入大會,台灣總統蔡英文因此發言向國際抗議。
2019年,世衛在北京舉行流感疫苗選株國際會議。台灣稱在會議前一天凌晨一點鐘才收到會議透過中國轉交的邀請函,因而無法及時組隊參與會議,造成台灣2014年以來首次缺席選株會議。BBC中文當時詢問世衛總部,聯絡人回信解釋世衛依循「一個中國」原則處理台灣在世衛的參與。
林世嘉批評,馬英九執政時期因為接受「九二共識」,也時而對世衛文件中稱台灣為中國一省不做任何抗議,因而台灣能夠參與會員國。她認為, 嚴格來說,中國以九二共識在世衛綁架台灣的會員資格。
世衛為何對台灣重要
此次武漢疫情擴及全球,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說明,位於防疫最前線,台灣需在第一時間獲得疫情全面資訊,但一直未獲邀出席世衛專家會議,不利防疫工作。
林世嘉解釋,台灣加入世衛是基於醫療人權的考慮。她舉例說,1998年腸病毒流感肆虐台灣,台灣因為不是世衛會員,而沒有被及時通報疫情,也難與世衛組織會員國合作防疫,造成許多嬰孩喪命。2003年「薩斯」病毒(SARS)肆虐期間也有類似問題。
「因為台灣被排除在世衛通報體系之外,沒有被即時通報疫情。反而是在疫情嚴重之際,借著『美國政府疾病防疫中心』了解疫情,通報晚了一步,讓許多人在『薩斯』期間病逝。」 林世嘉說。
國際外交戰繼續
台灣前外交官劉仕傑表示,主管國際衛生醫療的世衛,是聯合國理想主義下的美好產物。各國代表每年開會,計劃改善全球醫療及衛生。「但在這次武漢疫情認定上,世衛被批評失能,在美國的壓力下才承認判斷疫情有所延誤。世衛的公信力在這次武漢肺炎事件後遭受嚴重挑戰。這也是國際外交上,現實主義的表示。」劉仕傑解釋。
對於台灣在此次武漢疫情上的參與,世衛突發衛生事件執行主任萊恩(Mike Ryan)說,台灣充分參充分並了解武漢肺炎發展情況,世衛與所有出現病例的國家都有聯繫。劉仕傑則認為,2020年5月將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上,因為武漢疫情,各國對台灣的聲援加入世衛,將更具正當性。
無論如何,台灣向世衛叩關,短期間不會停止。
from BBC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136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