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官媒头版报道在上周召开的国企党建会议上习近平的讲话。习强调国企从上到下贯彻实施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方针。纽约时报用"习近平要国企姓党"这句话来概括这次讲话内容,国内学界则称之为"国企变党企"。习的讲话迅速引起经济学界的反弹和企业界的恐慌。从会议召开的10月10日开始,人民币汇率大幅度下挫,人民币从原来的6.67元跌到6.73元兑1美元。 可以想见,在即将召开的中共六中全会上,国企改革问题将再次成为党内经济路线斗争的焦点。
目前的状况是,国企和国有控股企业大规模亏损拖累了整个国民经济。据天则经济研究所统计,2007年至2013年,扣除财政补贴、土地和资源租金、融资利息率等优惠,国企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平均真实净资产收益率为-3.6%。相比之下,民营非国有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5.7%。中国国企靠财政补贴和金融贷款,实际上是靠中国纳税人在养活。
如何改革国企?李克强总理和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其中也包括"经济权威人士"(据说是刘鹤和中央财经小组专家们的笔名),都主张改革所有制,淘汰产能,瘦身健体,拔掉财政输液管,破产关闭"僵尸企业",也就是做小做死那些亏损国企。在国企管理体制上,李克强等要完善法人治理机构和推进董事会建设,由企业家来管企业。
而党总书记习近平持相反意见。从去年开始,他多次讲话,做指示,并通过中央办公厅发文件,说要做强做大国企,国企由懂规矩的党员干部而非"红顶商人"的企业家来领导,国企内部从上到下建强党组织实施党治。一年来习推动党治国企的结果是国企盈利状况进一步恶化。今年上半年国企亏损额为260亿元,比上年增长7.7%;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额24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常年亏损僵尸企业有19万之多。因此,党内外普遍质疑习的党企路线和经济领导能力。
也许是要在未来六中全会上抢占政治正统高地,为党治国企路线辩护,习近平召开这次国企党建会议并做长篇讲话,将这党治国企制度命名为" 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对此习这么定义: "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可这并不是什么新发明,这不就是原来毛泽东时代的企业制度嘛。人们记忆忧新:那是一个没有效率的,失败的企业制度。
这里的经济学道理很显然。除了产权被偷换外,实施党治破坏了企业的激励机制。1、当董事会被替换成党委,企业经理被替换成党内官员,企业领导追求的是如何在党内生存和升官,而不是企业利润。2、党委选择企业领导的标准是对党效忠和党内钻营能力的党棍,而不是经营能手企业家。3、在国企中搞党组织,增加了一套权力机构,多搞了一个班子来扯皮寻租,效率减低,腐败滋生。如此,既无利润激励机制,又无能干的企业家,再加上扯皮腐败,这样的党企当然不赚钱,也没有市场竞争力。
国企为全民所有,不是党产。习将国企变党企,法理上讲不通,也与30年来改革路线背道而驰。江泽民时期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现代企业制度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当时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刘吉有篇关于国企改革的文章,标题就是反复强调:《政企分开,政企分开,政企分开》。文中说到,政企不分是造成国企一切矛盾的焦点,包括缺乏竞争活力,人浮于事,滋生腐败,等等。那时说的"政企分开"就是指党和政府不再干预企业经营。为了去除以前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弊病,赵紫阳时期国务院和地方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局,管理国企。国企内部由董事会负责管理,党组织不再直接干预国企的具体事务。现在习近平否定了赵江时期的国企改革方向,回归毛时代的党企制度,在那些从30年中国经济改革一路奋斗过来的经济学家和党内干部心中,倍感失望和不满。
稍注意一下媒体报道和网络声音,可以看出民心所向。支持习近平党企路线的人几乎看不到。除了官媒宣传或者下级党委照本宣科传达外,没有人主动出来赞扬习的党企路线。我至今未看到国内任何一个主流经济学家,不管是官方和还是非官方的,出来为习的党企路线站台叫好。而反对习近平的党企路线的,却是学界业界的普遍声音。著名经济学家盛洪公开批评说:"国企为什么要做大做强?… 国企可以通过政治资源获得垄断权,通过政治权力获得免费的资源,这是对中国人民的损害"。今年5月发表的经济权威人士文章也反对做大国企。文章说: "对这些企业进行清盘。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据说这位权威人士是刘鹤,本来是习近平依靠的经济智囊。如此看来刘鹤也不同意习近平的国企变党企的做法。由此而见,反对国企变党企是党内外的主流意见。这个以李克强为代表的遵循市场规律的国企改革主流意见,是否能在六中全会上胜出习近平的党企路线,关系到未来中国经济兴衰。对此人们拭目以待。
(张欣,美国经济学教授,前留美经济学会会长)
——VOA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16/10/blog-post_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