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1 October 2016

债转股,谁买单?

国务院有关“债转股”政策近日落地,银行将以债转股的方式出售上万亿资产。

政策一落地,众多资产管理公司盯着这块儿肥肉垂涎欲滴,如何从中获得最大利益成为金融机构们心照不宣的算盘,连股市里的相关概念股也开始兴风作浪出现涨停潮……

10月16日,云南锡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建设银行在北京签订了总额近50亿元的市场化债转股投资协议,由此成为本轮国有企业债转股第一单。

直白的说,我开公司做生意,问你借了100万,约定一年后还你110万(利息10%);结果第二年我做生意赔了,别说你那10万利息,连100万本金我都还不上了——那怎么办?“债转股”的做法是:钱不用还了,我直接把公司一部分股份作价抵给你好了。

如果你是正常人,心里肯定会骂死我,“神经病啊!你公司都挣不了钱了,还分给我股份!装什么大头蒜啊?我拿你的股份有屁用!”

嘿,你这真是正常人的思维!但你要反过来想啊,咱中国特色什么时候正常过?人家现在就要这么干,而且还被很多财经媒体解读为股市利好……

一个坏鸡蛋,从左手倒到右手,坏鸡蛋就变成好鸡蛋了,剜肉补疮,肉一下子长好,疮也获得新生,中间还有好多人挣钱,你说这是多神奇的法术啊!

新闻报道称江西省新余市法院裁定批准了江西赛维的破产重组计划,这意味着四大行、国开行、交行、招行等12家银行,投往赛维的271亿贷款,只能收回21亿元,亏损250亿元!

我听到这消息心里还在惊叹:250亿!

尼玛,谁来承担这个成本?!

现在忽然想到,这新余市还真是庙小神仙小,要不然何必搞破产重组,直接搞债转股不就行了么!管你江西赛维值20亿或者200亿,把垃圾一样的股权以尽可能高的价格转给银行不就好了么?然后让银行再去找资本市场的接盘侠……

有人问了,既然这债转股本质上说是个剜肉补疮、左手倒右手的事情,为什么老有人想着在这一过程中沾上一手油,油从哪里来?

这你就图样图森破了,穷庙富和尚的故事听说过没有?
国企这么多年不挣钱,你看人家国企领导谁是穷光蛋了?你看人家国企花钱谁不是大手笔了?你更应该看看2016年的那些地王都是哪些孙子们拍下来的!

原来的银行应收账款变股权,怎么变?多少坏账算1股?这其中都有很多很多门道,有人如果清楚其中的门道,再有那么点儿关系,这里面可真是肥溜溜的油水!
这还不算,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中国商业银行不允许持有企业股权(但留了个口子,说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那债权变成股权,是不是要在资本市场上出售?怎么个出售法?打几折,锁定期多久——无数的问题,无数的环节,无数的油水机会,就看你有木有关系,有没有门路,有没有资源,有没有领导撑腰……

你别说,在中国这个以保护国有企业为主要目标的资本市场,人家这股份还真有可能卖出去。因为连续多年货币超发,政府和央行早已逼得那些想跑赢通胀的人跑步进入股市,资本市场有乌泱乌泱的股民和基金来接盘……

在上一轮的“资产剥离”大戏中,你肯定有一个疑惑,那就是:除了汇金公司的钱是财政部出之外,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钱从哪里来?

复杂的答案:财政部给了100亿元当注册资本金,央行给了5700亿元的低息贷款,中工农建及国开行又转过头来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低息贷款8200元——对的,你没看错,就是银行贷款给资产管理公司来买自己的坏账。
简单的答案:央行印钞(四大银行的钱归根结底也是来源于央行印钞)。

额外的,要知道四大银行主要业务都是在国内的,汇金公司给了他们那么多的美元,归根结底他们还是要把大部分美元找央行换成人民币,这归根结底又变成了央行印钞。

特别提醒一下,2016年以来在多个一二线城市到处制造地王的信达地产,就是1999-2005年“资产剥离”中最最关键的那个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子公司,对此,你有没有想到点儿什么?

全民出血的情况下,1999-2005年那一轮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中,那些拥有关系、信息、通道和门路的无数个人和机构,都赚了个盆满钵满;连参与到公司上市的那些外资银行,也至少都赚了好几倍的利润,甚至成为它们抵抗2008年金融危机中最重要的变现资源。这下你就该明白,面对这一轮债转股,为什么如此多的机构和个人春心萌动。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资本市场股民捧场,全体民众拔毛出血……这一轮债转股会有什么意外么?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1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