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7 March 2014

【另一面】住房信息联网:反腐无力也不与民方便

导语:近日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6年内要实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鉴于住房信息联网阶段性 目标屡次遭搁浅,官方的这一表态既引来各种怀疑,又被民众担忧反腐等期望会落空。其实,住房信息联网系统自开始推行,就是为了满足政府的住房信息,与普通 民众无直接关系。
六十秒读懂专题:“住房信息联网”因其被寄予了太多的“反腐期望”成为社会热点。但住房信息联 网系统自2010年开始推行,就是为了满足政府的住房信息需求,方便其进行房地产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住建部“不设住房产权查询端口、不设授权查询权限、 查询结果不作为法院判决和行政处罚依据”的三不原则进一步分离了住房信息联网与反腐的关系。此外,住房信息联网本应使查询者只需上网不管在哪都可查询房产 信息,但在中国是指各登记中心的联网运行,民众要查询相关房产信息,还是要到各地房地产登记交易中心的现场,并没有改善交易者的成本。
住房信息联网系统自2010年开始推行,就是为了满足政府的住房信息需求,方便其进行房地产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
全 国房地产信息联网系统自2010年开始推行。2010年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中指出,地方人民政府要继 续加强房地产市场统计、分析和监测;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首次明确要完善房地产 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住建部要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建设。目前已经成型的住建部“全国房地产信息联网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即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保障性 住房信息系统和住房公积金监管系统。可见,住建部建设此信息网,目的是方便对各个城市住房信息的数据掌握,为了房地产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数 据。说白了,住房信息联网完全是政府的“内部行为”,是为了满足政府的住房信息需求。
鉴于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可查询具体的个人住房信息,频发的“涉房腐败”案件让社会各界对住房信息联网工作的“反腐属性”寄望颇高
公 众讨论的房产信息联网实际上指的是个人住房信息系统。有关部门和个人可通过该系统很方便地查询到一系列个人住房信息统计数据,以及具体、详细的个人住房信 息。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因为信息出现泄露,导致了一些腐败官员或者假户口事件的流出,陕西省神木县农村商业银行原副行长龚爱爱在京拥有41套房产等频发的 “涉房腐败”案件让社会各界对这个住房信息联网寄托了无限的希望:如果能够把这个联网信息用于查询公职人员的房产数量、面积,那就能够抑制住房投机、查处 与遏制腐败,也有利于降低房价。换言之,关于住房信息联网工作“反腐属性”,很多程度上是公众赋予它的。
住建部不设住房产权查询端口、不设授权查询权限、查询结果不作为法院判决和行政处罚依据,使住房信息联网与反腐分割开来
住建部部长姜伟新曾坦承,“住房信息联网比预想中要难得多。”2010年40城住房信息联网一直延至2013年2月;2013年6月底500城市住房信息联网亦难产。而住房信息联网的阻力除了一些拥有过多房产的利益人,还来自地方政府。为 了打消各方对于涉房信息的担忧,2012年7月,住建部官员对广受公众关注的住房信息联网发布了“三不”原则:保证不设住房产权查询端口、不设授权查询权 限、查询结果不作为法院判决和行政处罚依据,只用于宏观统计分析。为了将住房信息联网与反腐这一公众“强加”给它的副产品分割开来,除了承诺“三不”原 则,还表态在作统计分析时“直接输出统计成果,不显示每个个体数据”,各地还可以对所谓“保密、敏感的信息”进行处理。由于该数据库的使用会受到严格的限 制,人们寄予厚望的反腐功能只是一个幻想。
寄希望于住建部的住房信息联网来打击腐败本身就是不现实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开放个人房产信息查询都是以房屋本身为主,无法以人查房
从 世界各国反腐败的经验来看,很少有国家会采取住房信息联网的方式来达到。以同样公开“个人房产信息”的香港为例,根据房屋的具体地址或者地段,可查出的是 房主、纳税、交易历史等房屋本身的信息。而在私人房产公开资料更为详细的美国,可明确查询到的房屋信息更加具体、详细,包括账户、交易历史、结构、市场估 价、历史价格,甚至业主房产税记录。但都只能以房查人,而不能够以人查房。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在房产信息查询时都无法以人查房,任意一位公 民不可能拥有查询另一位公民名下有多少不动产的资格。
住房信息联网实质是各个地方的住房信息都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查询者只要能够上网,不管在哪都可查询到相关的房产信息
除 了反腐无力,住房信息联网对于普通民众的房产登记也无可见的益处。住房信息联网实质就是房地产登记系统的电子化,通过现代技术将原先以纸质存档的信息电子 化,使各个地方的住房信息都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方便查阅人查阅相关信息,查询者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查询到相关的房产信息。例如在香港,登 录“土地注册处”网页,根据房屋的具体地址或者地段,就可查出房屋相关的信息。而在美国,众多房产网站上就可查询到房屋信息,如果网站的信息不够全面,用 户还可以到各地方政府的网站上,查询了解具体街区和未知的房屋信息。
而中国的住房信息联网指的是各登记中心的联网运行,普通民众房产登记查询仍在各地住房登记交易中心进行,并未降低查询的时间成本
考 虑到中国现在每个城市大都只有一个集中的住房登记交易中心,现场查询则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成本;住房信息一旦联网,确实可以通过节约时间成本来达到降低交 易费用的。与美国、香港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各个地方的住房信息都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不同,中国的住房信息联网指的是各登记中心的联网运行,普通 民众房产登记查询仍在各地住房登记交易中心进行。从已有40个城市的住房信息联网来看,目前的这个信息联网系统对于普通民众并没有丁点好处,以前该怎么办 的房产登记,现在还是该怎么办,也未减少个人的查询成本。
除须到住房登记交易中心,中国查询者还得提供房产证编号、相关有效证件等方可查询,且交钱比发达国家的多,所获的住房信息却更少
发 达国家或地区的民众只要轻点鼠标就可查询住房信息,而中国民众需到各地住房登记交易中心,并提供具体房屋的房产证编号、登记字号和相关有效证件等方可查 询。此外,在香港,登录“土地注册处”网页的民众只需要交纳几十港币,成为该网站的注册用户,就可以一直在该网站查询所需的住房信息。而在中国,查询房产 的信息基本都是按次收费,并收费颇高,东莞“每宗150平方米以内的(含本数)收费标准为50元”;在所公开的资料方面,国外也远比中国详细,中国一般包 括其历史档案号、查封或解封情况、抵押情况和登记情况,在美国,可以明确查询到房屋包括业主姓名、账户、交易历史、结构、是否被订契、地租、土地租期、市 场估价、历史价格,甚至业主房产税记录等信息等几乎所有的房屋信息。

from 网易新闻·有态度专栏 http://view.163.com/special/reviews/housinginformation0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