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陷于清零防控与维持生产的矛盾状态。河南郑州富士康最大厂房周一(5月2日)宣布,以高薪大举招人,但招聘广告出台两天郑州便宣布封城。有经济学者表示,清零防控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不仅撼动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而突然封城的措施也会加速中国政府消耗在外资心目中的信用度。
中国用封城达到清零的疫情防控政策,已由上海伸延到其它城市,与上海距离超过九百公里的河南省郑州市也宣布实施为期一星期的封城防控。
台湾鸿海代工iPhone的主力生产基地位于郑州富士康。该厂在封城下,大举招聘工人,刚推出的招聘广告显示,只要在职不少于90天,有效出勤满55天,最高可领取人民币8000元奖金,比上月招聘广告的6500元高出3成,推荐人也可以领取500元奖金。
招聘广告上有提供谘询电话,记者尝试拨打热线,了解招聘情况,但电话只是转接至留言服务,没有人接听,致电富士康公司的招聘中心,接听热线的工作人员只能提供深圳富士康的招聘资料,但工资水平与郑州提供的差别很大。
工作人员:"普通作业员的工作底薪是2460元,转正后是2850元,至于能不能拿到8000多,我觉得按正常加班也是拿不到的。"
学者指清零防控撼动中国世界工厂地位
经济学者司令表示,由富士康的例子可见,在清零封城执行的地区,不少企业需要提高工资,增加生产成本,才能找到足够人手,如期完成订单,结果会导致成本增加至难以承受的水平,影响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司令:"对于外资来说,他们的利益空间正在加速消失,工资成本上涨,用工成本大幅提高,疫情等于是让中国剔除正在快速消失的人口红利。过去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已经是在丧失他的世界工厂地位。"
学者:清零封城政策飘忽令中国政府失信于外资
司令表示,多个中国城市为了清零,近期忽然封城,令投资者无所适从,会影响外资对中国政府的信用评级和信心。
司令:"刚开始的时间他(政府)没有说这个清零要持续多久,现在导致的问题就是让外资无法知道清零政策与封城,多久后会解封,解封之后,会否再封,外资无法找到一个稳定的政策预期,外资会认为中国政府对外资作出的很多承诺,将来是否兑现,让他们持悲观态度,疫情加速消耗中国政府的信用。"
司令认为,这类高工资的救亡方法,只是短期的做法,长远不能挽救企业因为封城无法正常运作和生产的问题。
评论指高工资亦难以救亡 企业撤出封城地区方能止血
时事评论员方原对本台表示,疫情防控已切断了中国各地包括人力等的社会资源流动,相信富士康等生产线以高薪招聘人手,也无法满足人力需求,已有不少在长三角的工厂,因无法承受封城影响,选择离开。
方原:" 封城的直接后果,就是形成全国范围内社会资源的切割和隔离,甚至说是区域内的进一步被分割,社会的个体细胞也被分割,即是现在说的网格状管理,在不能动的前提下,劳工力也无法流动。如富士康这个话题,就算是给再高的待遇和收入,也无法实现正常开工生产的结果,最近很多特别在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因为严厉防控,造成订单无法完成,都选择撤走和转移出去,一走了之。”
方原指出,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在清零封城下,迅速被弱化,中国领导高层应尽快出台政策挽救,以免错过时机。
记者:陈子非 责编:许书婷 嘉远 网编:瑞哲
from RFA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jingmao/ec-05042022075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