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3 May 2019

臭氧層危機:科學家發現中國東部三氯氟甲烷排放不降反升

研究員發現,在中國東部一些省份,三氯氟甲烷(CFC-11)的使用量明顯上升。三氯氟甲烷是一種破壞地球臭氧層的氯氟烴物質,這種氣體的排放量上升導致全球臭氧層修復的速度減慢。
國際協議規定在2010年前全面停止生產三氯氟甲烷(CFC-11)及其他相關的CFC物料。三氯氟甲烷此前用於廉價隔熱泡沫,被用作房屋隔熱,但會釋放破壞地球臭氧層,令臭氧層無法有效隔絶來自太陽的紫外線。
BBC環境事務記者馬特·麥格拉思(Matt McGrath)報道,科學家原本預計全球大氣中的三氯氟甲烷含量會逐漸減少,但他們在科學期刊《自然》中刊登的報告指,這個減少的過程從2012年開始變慢,最終排放源頭指向中國。研究員又警告,如果繼續讓這些地方排放三氯氟甲烷,臭氧層修復的速度可能會被減慢10年。

空氣檢查站發現源頭

美國環境調查機構(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gency)去年聯絡到多家中國公司,發現大部份公司違規使用三氯氟甲烷作為隔熱物料。其中一個賣家表示,他估計中國國內銷售的隔熱物料產品中,約70%都是三氯氟甲烷,原因是它比其他類似的產品便宜,質量也更好。
《自然》期刊上發表的研究幾乎肯定地指出,全球三氯氟甲烷近年的增長中,有40至60%都來自中國東部。研究員利用設在日本和韓國的空氣檢查站,發現2012年開始,三氯氟甲烷(CFC-11)含量在中國東部一些工廠區域出現上升。

他們計算出,2014至2017年在該區域的三氯氟甲烷排放量比2008至2012年增加約110%。
參加研究的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學者裏格比(Matt Rigby)介紹,研究團隊利用電腦模擬出空氣在大氣層移動的路線,就能找出這些排放物的數量。「我們利用這個方法,發現在中國這一區域內,2012年後排放三氯氟甲烷的數量,比之前多了7000公噸。」
「但那個數字只是最終排到大氣層的三氯氟甲烷總量,我們沒辦法知道相關產品具體如何使用,也不知道生產地點。它們很可能在別的地方製造──在中國其他地方、甚至另外一個國家──然後運輸到需要使用隔熱物料的地方。」

三氯氟甲烷是什麼?

三氯氟甲烷(CFC-11)的英文全名是trichlorofluoromethane,也被稱作氟利昂-11,是氯氟烴(Chlorofluorocarbon,簡稱CFC)的一種,氯氟烴最早的產品是1930年代出現的氟利昂,被普遍用來做制冷劑。
但科學家後來發現,氯氟烴在大氣層分解的時候,會釋放氯分子,破壞臭氧層。他們在1980年代在南極上空發現,包圍地球的臭氧層有一個洞,可能就是氯氟烴造成。
全球多國在1987年簽定蒙特利爾議定書,分階段禁止製造和使用氯氟烴。科學家當時預計,在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層可以在2030年代修復,而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就會在2060年代修復。
科學家發現的三氯氟甲烷並非全部來自中國東部,它們有可能來自中國其他地區,或是印度、非洲或美洲等地。研究員在這些地區沒有全面的監察系統。
中國政府說它已經採取針對這些違規使用三氯氟甲烷的行動,包括在去年11月在河南拘捕了數人,指他們擁有約30噸三氯氟甲烷,違反當地環境法規,
環境調查機構成員佩里(Clare Perry)認為,研究員的新發現顯示中國需要加強力度,打擊違法的三氯氟甲烷生產。
「我們希望中國不遺餘力找出這些三氯氟甲烷的源頭,否則我們幾乎不可能制止其生產,也不能控制它們分解時散發出的氣體。」





from BBC中文網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4837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