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2 November 2015

這個「騽」會

這個「騽會」事涉兩岸的最高掌權者(馬英九不再是國民黨主席,他剩下最重要的頭銜是中華民國總統)的首次會面,自然引起兩岸(包括香港),以至國際 的關注。習近平為何突然願意與快將成為「歷史人物」的馬英九會面,很多評論都作出了「揣測」,不外乎南海局勢緊張,台灣與美、日關係一向密切,習近平希望 藉這次會面「拉一拉」台灣,希望台灣不要與美日走得太近;國民黨選情告急,中方想藉會面「扭轉」一下國民黨的選情;習希望趁此次會面把台灣鎖在一國框架 下,不管馬的繼任人是誰,都要接受這個框架。灰記認為第三點是習近平最想及最有「能力」做到,前兩點都不是習所能控制。 至於馬英九,很多人都認為他是為了個人的「歷史定位」,即與對岸「和平互動」路線奠基者的「定位」而興匆匆赴會。至於誰是「騽」會的贏家,一般都認 為是習。譬如德國的《柏林日報》就如此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做法被視為聰明之至。他出乎意料地提議舉行這次會晤,因為他只赢不輸:如果台灣和中國 走得更近,他就可能逐步且和平地收復台灣,如果民進黨關上對話大門,那他就可以强调自己曾伸手(示好)。有新的衝突也不是他的錯。」
這次會面,無論誰是贏家,反正就不是台灣人民。因為馬英九並沒有為台灣人民帶來和平和尊嚴的保證,反而帶來習近平一連串刺激台灣人情緒的話。
「我們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習近平會見馬英九時的公開講話,這一句話最「可圈可點」,但對大部分台灣人來說,相信這話亦最刺耳和令人不 安。這句話之所以「可圈可點」和「剌耳」,除了習想釋放「兩岸打死不離親兄弟」,實際上是「兩黨打死不離親兄弟」外,亦流露習和中共不脫嗜血思維,即所謂 「槍捍子裡出政權」的強權/幫派邏輯。
七十年前蔣毛「重慶會面」,還簽了和平協定。但在中國人抗戰勝利不到一年,兩黨又再兵戎相見,無論蔣介石還是毛澤東,兩個獨裁者都要武力「統一中 國」,不理人民的厭戰情緒,更不理生靈塗炭。結果,內戰死了千萬計中國人,同抗日戰爭死亡人數差不多。然後毛治下被打死、被餓死、被殘酷迫害的中國人億 計。
而除了「退守」台灣的國民黨人員及家屬,大部分台灣人,對國共兩黨「打死不離親兄弟」沒有什麼感覺。老一輩的台灣「本省」人,以至一部分49年後逃亡台灣的「外省」人,最切身感受是國民黨白色恐怖(主要是蔣介石主政)時期的肅殺和壓抑。
而經過台灣人,包括逐漸融入台灣社會的「外省」人的不懈抗爭,在強人蔣經國晚年「一念之間」開放黨禁後,台灣人逐步走上民主自由之路,台灣人終於有 了自己作為公民的尊嚴。今時今日,台灣政黨輪替已經成為常態,預期民進黨的蔡英平會在明年初的大選打敗國民黨的朱立倫。除了一些「死忠」深藍人士,台灣人 會說國共的「恩怨情仇」與我何干?
特別現在中國導彈瞄準台灣,以「毛澤東第二自居」的習近平說這句話,更是惹人反感。你們國共兩黨「打死不離親兄弟」是你們的事,不要詛咒台灣百姓。因此,台灣人普遍對「騽」會保持距離,對中國更是保持戒心。
根據台灣兩岸政策協會十一月九日發表的民調,認同兩岸是兩個不同國家的受訪者高達八成,認同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只有兩成六。
而這次馬英九和習近平達成了什麼協議(其實沒有什麼實質協議),近四成八受訪者認為下任總統不需遵守,認為需要遵守的三成三。而三位總統候選人中, 四成九,即近五成人認為民進黨的蔡英文在處理兩岸關係時較能維護台灣的利益,只有二成一人認為國民黨的朱立倫做得到,去中國跟中共領導人「言談甚歡」的親 民黨主席宋楚瑜,則只獲一成四人信任。
最重要的是,台灣大部分民眾都不信任霸道成性的中共。五成九人不認為習近平會接受馬英九所提的「一中各表」立場,認為會接受的只有二成二。認為習近平會「給台灣更多國際空間」的有三成,不認為的有五成六。而相信習近平所言「導彈不是針對台灣」的有兩成,不相信的達七成。
支持蔡英文做總統的人微升三點,達四成九,支持朱立倫的二成一,支持宋楚瑜的不足一成。
從民意調查來看,台灣人心水清,對快將成為無足輕重「歷史人物」的馬英九,打「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面」這張牌亦諉多於譽。四成九人不滿他在新加坡的表現,四成七人認為他沒有維護中華民國主權及利益,對兩者滿意的分別是四成及三成三。
諉多於譽其實也並非無因。除了馬英九過於興奮喝醉講錯說話的輕率表現惹人詬病外,他沒有借公開場合向外界至少完整地闡述「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中, 對台灣而言十分重要的「各表」,以彰顯台灣/中華民國的主權,而只說會鞏固「就一個中國原則達成的九二共識」,等於和應中方經常強調的一國原則。
不要說台灣人,很多不滿「兩制」被蠶食的香港人,也批評馬英九表現如香港特首,就是因為歷屆香港行政長官,尤其是現在的梁振英被批評重「一國」多於 「兩制」。而據說馬習的講稿事前都經雙方過目,是中方事前不同意馬公開講「各表」,還是馬為了討好中方而自我審查?無論如何,馬如此膽怯,如此曲意逢迎 習,被批評自我矮化為地區首長亦是活該。
馬英九事後公開閉門會議自己講話的那部分,裡面提出了馬政府對「一中各表」的立場:「我方表示內容完全不涉及『兩個中國』、『一中一臺』、與『臺灣 獨立』,因為這是中華民國憲法所不容許的;這樣的定位非常明確,也獲得臺灣多數民意的共識。」連當年台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分別在鄧小平和江澤民面前說過 的,要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也不敢提,實在窩囊得可以。
而對準台灣的千多枚導彈,習近平在閉門會議忽攸馬說不是針對台灣,馬英九事後竟沒有嚴正批評,反而輕率地複述習近平的謊言,實在「低能」得可以。而 看到他閉門講話提出導彈問題的方式,更是令人失笑。「⋯⋯最近外界報導朱日和基地軍演還有飛彈方面的問題,這是反對黨常常用來批評兩岸關係的口實;如果有 機會的話,貴方能夠採取一些有善意的具體行動,應該可以減少這一類不必要的批評。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臺灣民眾對於安全和尊嚴感受特別深刻,大陸方面應該 特別瞭解,⋯⋯」
一個重大的台灣安全問題,用一個「擺反對黨上枱」的說法,真不是一國元首的風範。無怪乎蔡英文乘機發揮,這不只是藍綠兩個陣營的事,而是台灣全體人 民的事。香港的名政論家練乙錚也忍不住對馬作出批評:「這當然是非常不智的講法,等於在說:『你們部署飛彈的事,我們國民黨沒意見,只不過反對派不斷拿來 做文章迷惑民眾,阻礙 兩岸關係發展;習先生你看是不是可以把飛彈撤了幫幫國民黨的忙?』(公平點說,馬在後面也提到台灣人對安全和尊嚴的深刻感受,但提法的主次,反映在講者心 中的輕重。馬怕得罪習,把對台灣人十分重要的安全和尊嚴放在次要的位置,是失職)。
練乙錚的文章最後對馬這種有殘餘「故國情懷」的「悲劇」/「鬧劇」人物作出如下鞭韃:「多情自古空餘恨,馬的『小中華』情意結令他在名副其實的『大 中華』霸主面前自慚形穢,自覺矮了一截,到頭來與習會面是自討沒趣。知夫莫若妻,周美青拒絕隨馬到新加坡,也許是因為她早估計到馬的表現不足以讓她在『彭 麻麻』面前很風光。好在馬在台灣已經如同是隻跛腳鴨,怎樣的表現也無關宏旨;不然的話,總統如此在強敵面前示弱,除了台股要繼續尋底,還會有其他更不堪的 後果。」
台灣的民心其實很清楚,台灣人不認同中國,至少政治上不認同中國,不認同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鐵一般事實。台灣人領教過兩蔣時代的國民黨黨 國獨裁統治,現在享有民主自由,當然不會buy比國民黨更殘暴,更不講理的共產黨黨國獨裁。相信除了極少數頑固的「老左」依然被「社會主義」這幾個字「迷 惑」,或一些「深藍」人士還有一些「故國情懷」外,中國對台灣人,特別年輕一代,已沒有甚麼政治上,以至文化上的吸引力。即使到中國發展事業的人,也沒有 把自己看成「中華民族」一份子,而是把自己看成華人。而全世界不同國籍的華人真是不勝枚舉,台灣華人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合情合理。更何況台灣有 大量與中國人沒有淵源的原住民!
當然,台灣人亦明白政治現實的「殘酷」,國力要直追美國的中國是不會輕易「放過」台灣,更不會如一些民主國家,會容讓和平手法,讓台灣人公投自決, 「必要時」不惜動武。而近年訂立的「反分裂國家法」,就是針對台灣人一旦公投自決,摒棄中華民國國號,就要兵戎相見。軍事上能制衡中國,令它不輕舉妄動的 是現時的世界霸主美國。台灣活在中美的夾縫中,這是台灣人很清楚的政治現實。
這種「夾縫政治」香港人也似曾相識,九七年前的幾十年,香港就處於中英(還有美國的影響力)的夾縫中。但香港人比不了台灣人,台灣人幾十年來因著對 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抗爭,產生了台灣的主體意識,加上中華民國的實際存在,面對中國/中共政權都不輕言丟失尊嚴,這是很多香港人,包括泛民政黨想也不敢想的 自主意識。而香港自九七後被中共及其香港代理人逐步「收拾」的不堪境況,台灣人看在心裡相信會有所警惕,在他們依然可以在夾縫中生存時,他們會避免將台灣 香港化。而原來用來吸引「台灣回歸」的「一國兩制」」,現在應該成為苦澀的笑話,對香港人是苦澀,對台灣人是笑話。
至於台灣人這個笑話會否變得苦澀?「昨日西藏,今日香港」,「今日香港,明日台灣」,這個中國/中共「圈套」,即中共式的「大一統」設計,是否沒法抵擋?這是所有有自主意識的西藏人、香港人及台灣人都要思考的「共同」課題。


from 灰記客 https://greyreporter.wordpress.com/2015/11/12/this-ma%ef%bc%8dxi-me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