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克·加德納(Frank Gardner)
BBC安全事務記者
2015年 11月 15日
周五在巴黎發生的襲擊顯示了由所謂「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發動或聲稱發動的攻擊範圍,又擴大到了一個新的程度。
從去年到今年的大部分時間,「伊斯蘭國」的焦點一直集中在中東,主要力量都用在取得並守護該區域的領地。對於在拉卡和摩蘇爾等地的領導者來說,這仍然是首要任務。不過,武裝分子也非常了解他們對歐洲和其他地方的「聖戰」暴力分子所能產生的影響力。
當他們正每天處在美國為首的空襲炮火之下,領導者一個接一個地流血犧牲的時候,他們也越來越著眼於在遠方的土地上發動直接襲擊,或者鼓動人們這麼做。
周密的計劃
今年6月,「伊斯蘭國」自稱發動了在突尼斯蘇塞一個海邊度假村的槍擊,造成38名遊客死亡,其中有30個是英國人。10月,在安卡拉發生的自殺式襲擊造成102人死,土耳其聲稱是由「伊斯蘭國」發動。同一個月稍後,「伊斯蘭國」在西奈半島的分支組織又聲稱自己擊落了一架俄羅斯飛機,機上224人全部遇難。
11月12日,「伊斯蘭國」聲稱在「真主黨」(Hezbollah)控制的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部發動了造成44人死亡的炸彈襲擊。
然後就是巴黎,至少有120人死亡和300人受傷。
這些不是某些個人即興發起的「獨狼式」襲擊。
這越發令人回想起21世紀初「基地」組織的行事方式:襲擊以大規模公眾場合為目標,造成盡可能多的傷亡,成為世界各地的頭條新聞。
西方反恐怖主義的官方人員在最近才剛剛得出結論認為,雖然有些人仍然熱衷於策劃大規模襲擊,但現今最主要的威脅更多來自於「自發者」,比如像2013年在倫敦城郊謀殺英國皇家陸軍士兵李·裏格比(Lee Rigby)的襲擊者。
但在巴黎和其他一些地方發生了近期這些事件之後,他們或許需要重新評估了。
關閉「窗口」
這裏面還有另一個因素。在過去,土耳其與敘利亞接壤的漫長邊境線基本沒有什麼障礙,數以千計的潛在「聖戰者」會通過那裏進入歐洲,壯大「伊斯蘭國」的勢力範圍。現在,這條邊境線雖然在一些地方仍然有漏洞,但敘利亞的一邊已經大部分被反對「伊斯蘭國」的庫爾德族武裝「人民保衛軍」(YPG)所控制。
於是,新成員能夠越境的路線「窗口」已經大為縮窄。伊拉克對於歐洲的「聖戰者」來說並不是前往敘利亞的可行路線,而約旦的邊境已經關閉,在黎巴嫩則大有可能被保安部門抓獲。
這種狀況的結果,就是「伊斯蘭國」的招募者近期一直在網絡上呼籲追隨者留在自己的國家,並就地策劃襲擊,而不是冒險越境前往敘利亞。
至少在短期內,這會導致歐洲本土恐襲的機會增加。
(編譯:邵智傑 責編:川江)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2015/11/151115_paris_attack_is_ta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