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6 November 2015

【聚言時報】鄭立:美國世界霸權的地位還能維持多久?

※ 引述《KBlawyer (鍵盤律師)》之銘言:
: 美國一戰二戰本土都沒有遭受攻擊, 二戰更是吸納全世界人才,
: 幅員廣大, 資源又多, 地理上獨立於歐亞大陸之外,
: 更透過布雷頓森林體系, 用美元從全世界搶錢,
: 無所不在的美軍, 控制世界航道, 把持重要資源,
: 使得各國莫不恨得牙癢癢, 卻又不得不低頭稱臣,
: 但是世界大勢, 必有興替,潮起潮落, 總有後浪推前浪, 有沒有美國還能爽多久的八卦?
可以認真從一個歷史的角度答。
如果你觀看歷史, 一個世界帝國的興衰, 往往取決於其他國家的經濟模式, 對該帝國的依賴程度。 帝國的興起往往源自經濟上的依賴, 使其他地方的成長都會有惠於該帝國。 而帝國的衰亡, 則在於經濟模式發展改變, 使帝國的優勢被架空或者挑戰。
至於美國的興起, 源自人類大量使用石油。
今 天我們都知道中東是產油國, 但在二十世紀, 內燃機剛剛興起的時代, 世界最大的產油國並不是中東, 而是北美。 因為自從二十世紀開始, 全世界的工業和航運都依賴石油(以前是到處都有的煤), 哪怕是臺灣你再怎樣不想用油, 塑膠和機車都是跑不掉, 這個條件是美國成為全球帝國的遠因。 他擁有全世界不得不依靠的重要資源, 藏量還非常大。
初期大家還未意識到這個影響力的嚴重性。 但去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期, 美國對付軸心國也就是德國和日本的主要方法, 就是聯合其他盟軍, 主要就是英國,進行石油禁運, 德日立即發覺一旦沒有了美國的石油, 他的工業經濟甚至戰爭機器幾乎無法運作, 便導致了德國依賴蘇聯, 日本進攻南洋。 美國一個國家生產的石油, 沒記錯的話, 是所有軸心國的十倍以上。 光是禁運就已經可以將敵人迫到走投無路。
在二戰之後, 美國完全意識到石油資源的決勝性, 在冷戰中, 他策劃出整個石油新秩序, 打敗了日本取得整個太平洋所有海島進自己勢力範圍, 基本上就是控制了所有太平洋的海洋石油資源。 建立了亞洲四小龍, 掌握了東亞整個(特別是對日本的)石油航線, 再以石油資源供給日本, 使日本貼貼服服。 同時日本各種約束使他們已不可能再憑武力取得石油資源。
介 入中東, 掌握所有石油資源航線, 自己則減少產油, 這整個戰略都是控制全球石油的供應。 讓這地球除了產油國, 配合美國海軍, 美國可以斷絕幾乎這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石油資源供應, 而大部份的國家沒有了這些海運來的石油, 他無論現在有多強的經濟力和戰力, 還是會因為斷血而很快運作不下去。 美國主力料理那些有石油生產的地方就好。
俄羅斯為何能夠跟美國對抗? 因為俄羅斯自己也是產油國, 所以不會在這個資源上, 被美國陰乾至死。 但是倒過來說, 俄羅斯的弱點是他無法掌握航線資源, 重要的港口以及航線, 全都被美國封鎖, 所以俄羅斯雖然有石油但還是讓了半臂,因為美國有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 這是一支用來控制全世界石油的海軍。
這是為何會有釣魚臺/尖閣列島 問題的原因, 比起甚麼中臺日的問題, 他有可能藏有東亞重要的石油資源, 才是美國關心的部份。 石油是控制日本的重要條件,只要日本得不到石油就不會失控。 但沖繩自願復歸日本, 所以美國總不能說是自己的。 所以便找臺灣上的中華民國, 來個主權爭議, 是否成功或是誰的其實不重要, 至少把這裡的開發給癱瘓掉幾十年。 只要他一天噴不出多少石油, 那就不會破壞美國的秩序。
石油與航線是美國的緊箍咒, 他用來教訓所有不聽話的國家, 只要沒石油, 沒海貿, 你就完蛋了。 為此美國也鼓勵全球的海洋貿易, 因為大家對全球海洋貿易依賴越深, 航線截斷的破壞力就越強。
最 近南海也是一樣, 如果南海沒有石油還好, 如果有的話, 那就是美國整個資源秩序的問題, 你覺得有了石油才能夠不受美國控制, 美國又何嘗不知道所以不能讓你有石油。 所以無論前陣子大陸的官媒說到大陸去到美國外交有多少斬獲, 美國可以對你很禮貌, 但是該動手時還是會動手, 軍艦就直接駛過來, 因為他們很清醒自己要的是甚麼。
石油和航線, 這兩件事都是碰不得的, 他不管你鎮壓西藏新疆多少次, 這種人權問題大不了罵兩句, 但是拓展領海, 開發海洋石油資源? 不論你用甚麼理由, 這絕對是美國的紅線。 因為這真的有可能會出現骨牌效應, 令美國霸權開始崩壞衰落, 美國也很清楚這點, 所以會很明確的表示, 這是逆鱗, 如果你看不懂, 我先警告, 然後玩大給你看, 別以為美國人怕死人。
這是美國佈好的局, 他所建立的全球穩定性, 這世界上所有的航運, 都是美國的力量範圍。 而我們這裡所有人都是在這個時代中成長的, 比方說, 為何我們會玩到日本的塑膠模型, 看鋼彈? 他的背後就是美國給日本的石油資源下, 建立的玩具工業, 導致的文娛工業。 為何日本人會吃拉麵? 那是美國供給小麥減緩日本的糧食需求, 推動其工業化。 為何臺灣人會這麼流行騎機車? 為何中國大陸會改革開放? 臺灣香港南韓新加坡為何獨立存在? 穆斯林土耳其為何是北約的一部份?為何有些阿拉伯國家這麼獨裁保守都可以是美國盟友?
這 些都是美國佈局的結果, 我們與石油經濟已經緊密結合。 美元體系, 金融業,以及各種條約體制, 都只是建立在這現象上的額外工具。 整個石油經濟體系, 是精密結合的, 可以說, 美國雖然沒有直接統治大家, 但在戰略上, 卻是將整個地球都放在架構裡, 為每個國家都找到定位, 為每個國家都制訂了牽制策略, 只有俄羅斯因為擁有大量天然資源, 是特別難處理。
因為掌握了全球石油, 才有這種隨便印的美元, 因為他總能用全世界最重要的資源來還你, 其他貨幣? 日元? 歐元? 說甚麼都做不到這點。 你想要成為世界貨幣, 你有石油嗎?
有 些人會期望, 某天比方說武力突破這個格局, 但這個想法跟日本偷襲珍珠港差不多, 真的這樣做的人會被美國當頭棒喝。 美國掌握全球海洋資源, 建立了十個以上的航海戰鬥群, 你要跟美國過不去, 也要建立相當規模的海軍, 可是你背後沒有整個地球的資源, 你要怎樣經濟上維持這海軍? 勉強用武力挑戰美國, 結果就是像日本一樣被打敗瓜分, 讓你以後不得不乖。
因為除了俄羅斯, 誰都沒有能夠挑戰美國的天然資源條件。 日本製造業經濟再好, 怎樣賣掉東京可以買下整個美國, 都是紙上黃金。 沒有石油, 日本甚麼都不是, 美國只要動個手指頭, 你甚麼全球第二經濟體也只是一個泡沫。 至於從俄羅斯取得石油對抗美國? 日本不會傻到當俄羅斯的馬前卒。 而且美國有海軍, 也絕對有能力「幫俄羅斯向日本石油禁運」。
那看起來美國霸權不會衰落了嗎? 那也不是事實, 如果人類整個經濟和文明, 從石油經濟中移離, 我們的能源和工業和交通, 都不再依賴石油, 我們有比塑膠更好更便宜的代替品, 我們有核融合能源, 我們的空運能夠做到比海運更便宜量更大時, 這就是我們從石油經濟移離的一天。 如果我們不再依賴石油, 美國的霸權也會悄悄地瓦解。
短期 內看起來沒這跡像, 我們並沒有比石油更好的原材料, 比塑膠更好的物料,沒有便宜乾淨又效能巨大的新能源, 沒有比大船更有成本效益的運輸工具。 在科技沒有突破之前, 美國的霸權可望都會維持, 至於任何挑戰的行為, 會引起戰爭, 美國也許會付出一點代價, 但不會動搖這秩序。
真的在科技和經濟上全然突破, 這個時代就會結束,就像新大陸大量開發結束了西班牙帝國、海權結束了清朝、全球海軍化結束了大英帝國。石油經濟的終結, 也會結束美國。
一 個帝國因甚麼而建立, 就因甚麼而衰落。 這並非迷信式的「後浪推前浪」, 或「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而是全球經濟形態上的改變。 倒過來說, 如果清朝不接觸海權, 不會這麼快滅亡, 其他國家無法建立巨大海軍, 大英帝國也可以活久一點。 所以中華傳統為何這麼否定創新, 冒險, 著重保守, 壓抑商人, 就是因為新形態經濟力量的興起, 是會終結現有霸權的統治。
那時候, 美國還是一個強大的國家, 但就不會再單憑禁運就足以在經濟上將敵人慢慢扼殺, 各國真的可以試圖挑戰美國而令經濟運作下去。 那美國的霸權就會走向衰落, 挑戰者會越來越多而且能生存下來。
→ melzard: 他們在科技力上保持絕對的領先, 除非未來哪天真有外星人
美國目前最優秀的地方, 還在於其自善能力。
你 可以看到, 大部份帝國, 他想要維持霸權的做法, 都是壓止不能控制的成長。例如明朝海禁, 清朝鉗制思想的發展, 甚至今天的防火長城, 把那些「有異常思想的異議者」, 「政府無法控制的經濟」壓制下來, 避免他們成為統治權力的威脅, 是最常見的。 清朝掌握了東亞地區大部份的經濟力, 他會用來改革體制或者研發科技嗎?
不會, 他們統一天下只是為了壓制不可控的發展, 只會想要維持穩定太平。 但美國不是, 美國不僅沒有壓制這些東西, 他們總是自己爭取先成為那個創新和突破者, 並盡可能以制度吸納異議的力量, 所以挑戰美國的就是美國自己, 這也是美國可怕的地方。


The post 美國世界霸權的地位還能維持多久? appeared first on 聚言時報 Polymer.


原文連結

from 港文集 http://hktext.blogspot.com/2015/11/united-states_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