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8 April 2015

算算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难超5%

 【财新网】(专栏作家 于晓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2014年明显放缓,进入了一个新常态。现在大家争论的是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能够达到多少?
 过去的增长
 中国的名义GDP 1978年为3645亿,2014年增加到63.6万亿元。在此期间,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物价约上涨了6.06倍。考虑物价因素,实际GDP在36年 间增长了29倍,年平均增速为9.7%。我们如果能够仔细分析这接近10%的增长来源,我们就可以对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作一个估计。
 按照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经济增长从生产的角度可以分解为资本、劳动,技术进步。接下来我们来具体分析这三者的贡献。
 (一) 劳动力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地点在城市,所以城市人口增加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仅为18%;到2015年城市人口已经接近55%,超过了1978年的3倍。这只是关于人口的统计。如果从劳动力的角度来 看,我的估计是城镇劳动力比例已经超过65%。如果考虑这期间人口从9.6亿增加到13.7亿,人口增加了44%. 我们可以粗略估计城镇劳动力增加了5倍左右,估计平均每年新增城镇劳动力4.5%左右.
 赵志耘等2006年的研究认为中国的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56和0.44,世界银行对中国增长的很多研究结果也比较接近这个结果。按照这个弹性计算,城市化带来的城镇劳动力增加,在过去30多年中每年促进经济增长约为2%。
 (二) 技术进步
 我和田旭博士在总结了现有150多篇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文章后发现:过去30多年平均每年技术进步增长率为2%。也就是说,技术进步贡献了10%增长率中的2%左右。
 这里的技术进步是一种广义的技术经济,既包括狭义的技术进步,也包括制度变化等因素。我还没有发现现有文献来定量区分这两者。鉴于两者同等重要,我们认为狭义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各自贡献了1%的GDP增速。
 (三)资本投入
 因为现有文献中没有可靠的资本存量统计,我们可以用资本形成总额来大体计算资本的贡献。资本形成总额在1978年为1378亿, 而2013年达到了23万亿,考虑物价因素,35年实际增长了27.5倍,年均增速为9.6%,如果按照资本的产出弹性0.56计算,资本贡献了5.4% 的增长率。
 如果把上述三者的贡献率(2%的劳动力,2%的技术进步,以及5.4%的资本增加)加总在一起,为9.4%, 这和实际的36年间年均9.7%的增长率非常吻合。这证明上述的分析结果是值得信赖的。
 新常态下的增长
 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后的36年间,劳动力贡献了2%的经济增长率;资本贡献了5.4%的增长率;而技术进步只贡献了2%。
 在新常态下,
 (1) 从劳动力的角度来看,由于农村劳动力基本向城市转移完毕,乡村里面已经难觅青壮年劳动力。劳动力在经济增长中2%的贡献率基本消失殆尽。所以,现在企业主 要通过加班,以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等方式来弥补劳动力的不足。如果劳动力在未来能够保证0.5%的贡献就已经很难得了。
 (2) 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过去技术进步贡献了2%的经济增长率,其中,有1%左右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制度红利所带来的。由于现在市场经济已经基本 建立,这部分制度红利也将不再。由于中国过去主要是学习引进西方国家的技术,现在能够学到的基本已经学到了。如果未来技术进步还能保持1%的贡献率,那已 经是相当不错了。
 (3) 资本投入贡献了经济增长的5.4%,是过去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资本投入的增加,背后主要的驱动因素为计划生育带来的人口红利。由于劳动力人口比重在 过去30年间不断上升,在2011年到达了最高点74%,之后开始下降。按照蔡昉等人的估计,这部分人口红利贡献的增长率在2.5%左右。这部分的红利已 经消失,中国正在进入一个老龄社会,人口负债即将出现。5年后,资本的贡献很难超过3%。
 综上所述,在新常态的经济体系下,劳动力数量已经不再增长,城镇化基本完成,制度红利以及人口红利不在,潜在经济增速只能在4.5%左右,这还是 主要靠资本投入增加来驱动。如果未来能够保持5%的经济增长率已属不易。中国政府,要未雨绸缪,尤其在财政面做好准备,迎接5%以下的经济增速。
 作为殷鉴,日本在1988年还保持增速7.1%,到了1993年就降到了0.2%,之后20多年就一直在零增长徘徊。■
 作者为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88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