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瑞(Carrie Gracie)
BBC中國總編輯
2015年 4月 26日
下個月,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年大閱兵,西方國家領導人的缺席將很明顯。
美國總統奧巴馬和歐盟領導人要表達他們對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憤怒,都不會在紅場的紀念活動上露面。在包括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烏茲別克總統伊斯蘭·卡裏莫夫等一眾出席閱兵的寡頭政治人物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會是貴賓。
普京總統直到不久前還在提倡他的歐亞聯盟,西至都柏林,東達符拉迪沃斯托克(中國稱海參崴),不過由於烏克蘭危機以及為期已經一年的美國牽頭的對俄羅斯制裁,中國現在成了俄羅斯在參與制裁國家之外的唯一大型經濟體,中俄關係也進入近半個世紀以來最好的階段。
俄羅斯駐華大使安德烈·傑尼索夫說,普京總統和習近平主席去年一年見面五次。他們今年見面的次數應該不會少於去年。這顯示政治對話的重要性。
習、普之間互稱「朋友」,兩個人都喜歡顯示自己是強有力的領導人,重建本國過去的輝煌。
長期敵人
大使和我講此番話時所處的大使館會客廳,正是1959年蘇聯前領導人赫魯曉夫與毛澤東會面的場所。大使承認,儘管當時雙方都面帶笑容、說話熱情,中蘇關係交惡實際上就要開始。莫斯科和北京死對頭關係也持續了近二十年。毛澤東曾下令北京居民深挖防空洞,以防蘇聯的進攻。現在北京的外交政策早已經將實用主義置於意識形態之上。
中國的外交官們很擅長於利用莫斯科和華盛頓之間的分歧為中國牟利,而烏克蘭危機正好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機會。這並不是說在烏克蘭問題上北京不感覺棘手,因為中國宣稱自己最重要的外交原則是主權、領土完整和不干涉別國內政。
如果這些原則真的主宰中國的政策,中國應該譴責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實際上,中國更看重的還是一條只做不說的信條:不要公開批評友好國家。在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中國不願意分邊站隊。
本月,俄羅斯媒體報道了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制裁導致烏克蘭局勢更加惡化:「中國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堅持客觀和不偏不倚的立場」。
「我們從一開始就堅持通過政治途徑解決問題。」
契機
實際上,烏克蘭危機大大推進了中國的國家利益。由於俄羅斯在歐洲各國眾叛親離,急需在東方尋求市場和朋友,去年5月俄羅斯與中國簽署了30年的油氣協議,價值4000億美元。
由於價格談不攏,西伯利亞能源項目,這一世界上最大的能源項目在談判10年後仍然沒有進展。
俄羅斯的外交孤立使得情況有所變化,很多分析人士都認為中國在此協議中討下不少便宜。
去年11月,中俄雙方就第二條油氣管道簽署框架協議,從西伯利亞西部到中國的西北部。同樣重要的是,烏克蘭危機推進了中國的戰略議程。
卡內基莫斯科中心的迪米奇·特寧說,在中、俄、美三角關係中,中國而不是美國處在主導位置。「美國應該認識到,它在21世紀最大的競爭者現在可以比以往更加依靠其在20世紀時的對手的資源和支持。」
「我們說的是一個新的歐亞聯盟的崛起,中國在其中心,由中國牽頭的項目正在改變歐亞的面貌,這將是自成吉思汗以來從來沒有過的局面。」
投資銀行
其中的項目之一就是中國牽頭的亞洲基礎投資銀行。雖然還在設想狀態,一筆貸款尚未發出,卻已經在外交上重創美國。很多美國的盟國,不顧美國的反對申請成為創始成員國。隨著美國現任政府時間有限,重點已經轉向總統大選,美國在亞洲的盟友們擔心,美國的注意力分散,對中國的挑戰不能介入甚至不能應對。
不過,美國似乎對中俄關係越走越近並不有所警惕,認為中國龍和俄國雄之間的結盟不過是貪圖一時之便,很快互相之間就會揮拳相向。
奧巴馬去年8月曾經向《經濟學家》雜誌說,俄羅斯很有羅馬神話中雙面神雅努斯的特點,既看著東方,又看著西方。他警告普京總統,這樣下去長期將有害於俄羅斯。
然而,中國在本地區的宏圖大志卻是完全不同的。
雄心
中國領導人相信,美國決不會自願放棄在亞洲的主導地位,中國自身的長期政策就是將美國擠出亞洲。中國在亞洲的種種經濟、貿易倡議就如同軍事現代化一樣,都是同等重要的遊戲計劃的一部分。
跟俄羅斯的「戰略伙伴關係」是這副拼圖中的一大塊,確保了長達4300公里邊境安全,將中亞置入以中國為中心的經濟藍圖,同時阻礙日本尋求伙伴抗衡中國對領土的主張。
2009年奧巴馬總統就職時,他宣佈外交政策的目標是重新調整與俄羅斯的關係,將重點移向亞洲。
但是在他第二個任期即將結束時,與俄羅斯調整了關係的國家是中國,而俄羅斯則已經重點移到了亞洲。
(編譯:羅玲/責編:歐陽成)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5/04/150426_china_russia_brom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