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一个月前,大部分美国人可能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克里米亚。但俄罗斯闪电般地接管克里米亚,突然就改写了地缘政治格局,而且可能也已决定性地结束了美俄关系在过去25年的状态。这25年里,两国关系常常冲突不断,但同时也颇具建设性。
自 1989年柏林墙倒塌以来,美国和俄罗斯努力用一种新的伙伴关系取代冷战时期的对抗。这种伙伴关系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危机的考验,但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得以 存在。不管是科索沃、伊拉克还是格鲁吉亚问题,每次出现裂痕后都会出现调整,让这两个大国重新达成一种不稳固的共存关系。
周二,克里姆林宫挑衅地举办了相关条约的签署仪式,弗拉基米尔·V·普京(Vladimir V. Putin)从乌克兰手中夺走克里米亚的决定由此正式获得批准,这可能会开启一个更危险的新时代。这即便不是一些人所担心的新冷战,看上去也可能会带来旷日持久且难以克服的对抗和疏远。目前来看,即使会有下一次调整,似乎也是遥远而不可信的。
“这 是一次地震,而且不是四点几级的小地震,”长期研究俄罗斯问题的专家托比·加蒂(Toby Gati)说。加蒂曾在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总统任内的国务院任职,现供职于艾金·岗波(Akin Gump)律师事务所,负责商务协议事务。她说,尽管不会回到冷战时期,但这的确让1989年的梦想破灭了。“欧洲是一体和自由的吗?好吧,这是一个纷争 混乱的欧洲。我们不知道如何应对。我们也不再知道该怎么把握这种定义了。”
曾任乔治·W·布什(George W. Bush)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的斯蒂芬·J·哈德利(Stephen J. Hadley)表示,和过去相比,从这次冲突中恢复过来会更难,因为普京实际上是拒绝遵守苏联解体后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他想改写冷战结束后的历史,” 哈德利说。“对于欧洲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的处理手法截然不同。”
周二,奥巴马总统在白宫制定了接下来的行动。这是在对副总统小约瑟 夫·R·拜登(Joseph R. Biden Jr.)在华沙所说的“就是掠夺土地”的行为,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更多制裁。私下里,奥巴马政府官员承认,让俄罗斯放松对克里米亚的控制的可能性很小,而且 真正的问题是,西方能否阻止普京破坏乌克兰东部稳定,乃至试图控制该地区的行动。
即使美国和欧洲能在这方面做出限制,也很难在短期看到美俄 关系回归正常。周二,美国和其他六个工业化国家决定下周举行七国集团会议,实际上意味着俄罗斯1998年加入的八国集团解体,俄罗斯稳步融入国际社会的进 程走向倒退。2012年,在奥巴马的帮助下,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其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达到高潮。
国务卿约翰·克里(John Kerry)称,普京宣布兼并克里米亚的讲话“与现实不符”。在与民众直接对话的市政厅会议上,克里说,尽管俄罗斯在乌克兰有合法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 因为想要,或因为对冷战的结束、苏联的解体或是其他什么事情不满而出手夺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是合法的”。
岌岌可危的包括美俄合作 的各个领域。双方在太空探索方面密切合作;美国人完全依赖俄罗斯火箭发射来进出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美军出入阿富汗的时候需要飞经俄罗斯的领空。两国情报部门分享有关恐怖组织的信息,尽管时而有所保留。美国专家还帮助俄罗斯拆除老旧核 武。
虽说奥巴马与普京在外交上针锋相对,两国政府已在努力止损。美俄外交官上周保持联系,以保证双方仍能在伊朗核计划谈判上合作。本周,他 们均返回日内瓦重启谈判。俄罗斯起初威胁,要禁止奥巴马签署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中规定的美国核查人员的工作,不过俄罗斯官员私下告诉美国人,核查将继续进行下去。
“我们一直能进行合作,尽管我们在其他方面存在一些分歧,严重的分歧,”克里说,“这就是克里米亚事态发展的悲剧所在。”
如 果西方落实了一直威胁采取的各种惩罚性制裁,这种合作还能否悄然持续,前景似乎更不可知。2008年俄罗斯出兵格鲁吉亚后,美俄关系的确有所恢复。当时, 履新伊始的奥巴马将重建与俄罗斯的联系作为标志性的工作重心,而且许多西方人士愿意往前看,部分原因是他们将此事归咎于反复无常的格鲁吉亚总统米哈伊尔· 萨卡什维利(Mikheil Saakashvili)挑衅莫斯科的结果。
不过,早在俄军占领克里米亚之前很久,美俄关系就已开始持续恶 化,尤其是普京于2012年正式重登总统之位后。他与奥巴马之间相互无甚敬意,而且普京指责美国导演了莫斯科街头的抗议活动。他对奥巴马重启削减核武谈判 的努力置之不理,还向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前承包商雇员、揭秘者爱德华·J·斯诺登(Edward J. Snowden)提供庇护。
作为回应,奥巴马宣布“暂停”双边关系,并取消了对莫斯科的访问。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总统首次取消美俄峰会。待到乌克兰的亲西方街头抗议活动导致该国的亲俄总统下台、俄罗斯报之以出兵克里米亚的时候,已是覆水难收。
为 人乐观、精力充沛的迈克尔·A·麦克福尔(Michael McFaul)曾协助构建了奥巴马的对俄政策,后又担任美国驻俄大使。几天前,他在Facebook发了一则悲伤的帖子,准确表达了这种挫败感。“今天我 非常郁闷,”他写道,并且指出了即将到来的俄罗斯遭孤立的情景。“我唯有希望,这次的黑暗期不会持续得像上次冷战那么长久。”
就算不是新的 冷战,这也不是华盛顿曾经在1989年渴望看到的新型关系。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俄罗斯研究主任安德鲁·C·库钦斯(Andrew C. Kuchins)说,“恐怕我们现在看到的与过去25年大相径庭。实在是很难想象,普京掌权期间我们会很快回到美俄关系以前的状态,或许永远不会。”
翻译:陈亦亭、黄铮
自 1989年柏林墙倒塌以来,美国和俄罗斯努力用一种新的伙伴关系取代冷战时期的对抗。这种伙伴关系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危机的考验,但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得以 存在。不管是科索沃、伊拉克还是格鲁吉亚问题,每次出现裂痕后都会出现调整,让这两个大国重新达成一种不稳固的共存关系。
周二,克里姆林宫挑衅地举办了相关条约的签署仪式,弗拉基米尔·V·普京(Vladimir V. Putin)从乌克兰手中夺走克里米亚的决定由此正式获得批准,这可能会开启一个更危险的新时代。这即便不是一些人所担心的新冷战,看上去也可能会带来旷日持久且难以克服的对抗和疏远。目前来看,即使会有下一次调整,似乎也是遥远而不可信的。
“这 是一次地震,而且不是四点几级的小地震,”长期研究俄罗斯问题的专家托比·加蒂(Toby Gati)说。加蒂曾在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总统任内的国务院任职,现供职于艾金·岗波(Akin Gump)律师事务所,负责商务协议事务。她说,尽管不会回到冷战时期,但这的确让1989年的梦想破灭了。“欧洲是一体和自由的吗?好吧,这是一个纷争 混乱的欧洲。我们不知道如何应对。我们也不再知道该怎么把握这种定义了。”
曾任乔治·W·布什(George W. Bush)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的斯蒂芬·J·哈德利(Stephen J. Hadley)表示,和过去相比,从这次冲突中恢复过来会更难,因为普京实际上是拒绝遵守苏联解体后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他想改写冷战结束后的历史,” 哈德利说。“对于欧洲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的处理手法截然不同。”
周二,奥巴马总统在白宫制定了接下来的行动。这是在对副总统小约瑟 夫·R·拜登(Joseph R. Biden Jr.)在华沙所说的“就是掠夺土地”的行为,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更多制裁。私下里,奥巴马政府官员承认,让俄罗斯放松对克里米亚的控制的可能性很小,而且 真正的问题是,西方能否阻止普京破坏乌克兰东部稳定,乃至试图控制该地区的行动。
即使美国和欧洲能在这方面做出限制,也很难在短期看到美俄 关系回归正常。周二,美国和其他六个工业化国家决定下周举行七国集团会议,实际上意味着俄罗斯1998年加入的八国集团解体,俄罗斯稳步融入国际社会的进 程走向倒退。2012年,在奥巴马的帮助下,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其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达到高潮。
国务卿约翰·克里(John Kerry)称,普京宣布兼并克里米亚的讲话“与现实不符”。在与民众直接对话的市政厅会议上,克里说,尽管俄罗斯在乌克兰有合法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 因为想要,或因为对冷战的结束、苏联的解体或是其他什么事情不满而出手夺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是合法的”。
岌岌可危的包括美俄合作 的各个领域。双方在太空探索方面密切合作;美国人完全依赖俄罗斯火箭发射来进出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美军出入阿富汗的时候需要飞经俄罗斯的领空。两国情报部门分享有关恐怖组织的信息,尽管时而有所保留。美国专家还帮助俄罗斯拆除老旧核 武。
虽说奥巴马与普京在外交上针锋相对,两国政府已在努力止损。美俄外交官上周保持联系,以保证双方仍能在伊朗核计划谈判上合作。本周,他 们均返回日内瓦重启谈判。俄罗斯起初威胁,要禁止奥巴马签署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中规定的美国核查人员的工作,不过俄罗斯官员私下告诉美国人,核查将继续进行下去。
“我们一直能进行合作,尽管我们在其他方面存在一些分歧,严重的分歧,”克里说,“这就是克里米亚事态发展的悲剧所在。”
如 果西方落实了一直威胁采取的各种惩罚性制裁,这种合作还能否悄然持续,前景似乎更不可知。2008年俄罗斯出兵格鲁吉亚后,美俄关系的确有所恢复。当时, 履新伊始的奥巴马将重建与俄罗斯的联系作为标志性的工作重心,而且许多西方人士愿意往前看,部分原因是他们将此事归咎于反复无常的格鲁吉亚总统米哈伊尔· 萨卡什维利(Mikheil Saakashvili)挑衅莫斯科的结果。
不过,早在俄军占领克里米亚之前很久,美俄关系就已开始持续恶 化,尤其是普京于2012年正式重登总统之位后。他与奥巴马之间相互无甚敬意,而且普京指责美国导演了莫斯科街头的抗议活动。他对奥巴马重启削减核武谈判 的努力置之不理,还向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前承包商雇员、揭秘者爱德华·J·斯诺登(Edward J. Snowden)提供庇护。
作为回应,奥巴马宣布“暂停”双边关系,并取消了对莫斯科的访问。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总统首次取消美俄峰会。待到乌克兰的亲西方街头抗议活动导致该国的亲俄总统下台、俄罗斯报之以出兵克里米亚的时候,已是覆水难收。
为 人乐观、精力充沛的迈克尔·A·麦克福尔(Michael McFaul)曾协助构建了奥巴马的对俄政策,后又担任美国驻俄大使。几天前,他在Facebook发了一则悲伤的帖子,准确表达了这种挫败感。“今天我 非常郁闷,”他写道,并且指出了即将到来的俄罗斯遭孤立的情景。“我唯有希望,这次的黑暗期不会持续得像上次冷战那么长久。”
就算不是新的 冷战,这也不是华盛顿曾经在1989年渴望看到的新型关系。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俄罗斯研究主任安德鲁·C·库钦斯(Andrew C. Kuchins)说,“恐怕我们现在看到的与过去25年大相径庭。实在是很难想象,普京掌权期间我们会很快回到美俄关系以前的状态,或许永远不会。”
翻译:陈亦亭、黄铮
from 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cn.nytimes.com/world/20140319/c19ass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