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晓农
我在8月5日刊登在《纵览中国》网站上的“探寻中国热钱的踪迹:6月钱荒的背后”一文中,分析了中国热钱的动向,并且指出,过去两年半里,规模高达数千亿人民币的热钱频繁进出,短短的几个月里,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在这篇短文里,我准备讨论,这些热钱主要来自哪里,谁是可能的金主?
中国的媒体经常谈到国外的热钱大量涌进中国,但一谈到资金的所有者,不是语焉不详,就是把目标指向美国的投资基金以及这些基金在香港股市的操作,于是,热钱的流动就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货币政策挂上了钩。在今天的中国,从中国的热钱扯到美国的货币政策,几乎成了一种时髦。当然,这也很符合当局的喜好,因为,这样一谈,中国的国际地位便大大提高了。然而,中国的热钱金主主要是美国的投行吗?其实并非如此。中银国际债券研究部主管王卫最近表示,外国机构投资者持有的A股市值仅占A股总市值不到 2%,它们要撤离资金也不容易;何况,中国的银行系统的存款中,含热钱成分的存款占比很小。事实上,中国的热钱另有来源,那就是中国的贪官们。
一、中国的热钱来自何方?
在中国的引进外资中,从1997年到2008年,来自工业化国家的外资每年稳定在210到250亿美元左右,但是,来自香港、澳门以及9个小岛国(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萨摩亚、毛里求斯、巴巴多斯、百慕大、巴哈马群岛、文莱和马歇尔群岛)的外资,却逐年快速增加,从2002年的202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673亿美元,占中国引进外资的比例从38%上升到73%。
具体来看,来自这9个小岛国的外资,1997年只有26亿美元,此后各年逐步增加,到2008年竟达262亿美元,是10年前的10倍,占2008年引进外资总额的28%。这些小岛国基本上都没有像样的现代工业,有的在发展中国家里甚至名列队尾。根据世界银行最近的数据,这9个小岛国合在一起,每年的GDP总共才不过5百亿美元。以其可怜的经济实力,这些岛国的国民能每年拿出相当于GDP一半的资金投资中国,而且持之以恒,十多年来始终热情不懈吗?其实,那9个岛国的国民多半比中国城市居民还穷,有的甚至还靠前现代的采集渔猎方式维生,哪里有钱来“帮助中国发展经济”?如果中国政府慷慨,给这些岛国一些经济援助,倒还顺理成章。显然,来自这些岛国的“外资”,基本上不会是当地国民的余钱。
而来自香港的外资,1997年是216亿美元,2008年则增加到410亿美元,占2008年中国引进外资的44%。需要指出的是,香港本地老企业对国内的大规模工业投资从80年代后期就已开始,到90年代中期大致告一段落;进入21世纪以后,香港对大陆的投资往往更多地来自大陆在港设置注册的“企业”,这些“企业”多从事贸易、房地产等等,而不是工业。自从香港回归之后,从内地赴港已十分容易,在香港和大陆之间转移资金更是十分便利。今年1季度,深圳出现的假出口热便充分说明,香港早已成为内地洗钱的最佳场所。
可以说,过去十多年来,来自港澳和上述9个小岛国的外资,基本上不是产业投资,而是没有产业发展计划、没有技术背景、很可能以投机为宗旨的热钱。
二、中国引进的国产“外资”
上述9个小岛国散布于加勒比海、中太平洋、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似乎毫不相干,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这些岛国的金融管理宽松,被外国人选中,成了洗钱中心。外国人可以在那里注册成立公司,自由地把资金转进转出。因此,在金融界,这些地方还有一个文雅的称号,离岸金融中心。
自从中国的富人们开始琢磨资产转移和移民,离岸金融中心这个名词在中国的有钱人圈子里早就是个耳熟能详的字眼了。中国开设了众多的中介公司,为需要在离岸金融中心开设公司、设立银行账户、转移资金的有钱人服务。有条件的中国人,哪怕从未踏上那些岛国的国土,也可以在北京、上海的写字楼里办妥在这些岛国开公司、转资金的所有手续,进而摇身一变,成了在离岸金融中心“经商”的“外商”,而他们的资金也就“升级”成为“外资”了。当然,其中的诀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外商”们得弄一个外国身份,哪怕是萨摩亚那个酋长国的子民也行;自然还得改名,不能再用中国身份证上的姓名,不然,怎能冒充外国商人呢?
2004年前后,曾经有国内学者专门做过研究,他们把这样的“外资”称为“双程(round-tripping)资本”,因为这些资金实际上来自中国,在海外离岸金融中心或香港、澳门漂洗一番之后,又以“外资”的名义,重新返回大陆。可惜,这样的研究实属凤毛麟角,似乎这个问题在中国常常被刻意回避或掩盖,在国外也很少有人愿意深入探究。所以,尽管“双程资本”在中国大行其道,越来越红火,政府部门和媒体却从不触及这个话题。其实,目前占中国引进外资数额一大半的来自港澳和上述9个岛国的“外资”,基本上都是“双程资本”;也就是说,中国引进的外资当中,一大半本来就是中国人的资金,不过穿上了外资的外套。究其真身,引进外资的一大半,不过是假外资而已。
三、引进外资过程当中的隐身者---假外商
运作“双程资本”绝非易事。小富即安的小私企业主文化层次不高,可能缺乏相关知识;小有积蓄的白领虽然能理解洗钱的道理,可能也有一点财力,却不具备得心应手地洗钱的管道和地位。真正能自如地运作“双程资本”的人,往往是官员和国企经理层(包括将国企私有化到自己腰包里的原国企经理们)。当然,仅凭他们薪水的积蓄,官员、经理们根本不可能当上“外商”;只有贪官才具备这样的条件和能力。所以,可以说,“双程资本”的金主们,多半是贪官。
在今天的中国,贪官们无须辞职、坐“移民监”,便能借助中介机构轻松地完成资金外逃、海外洗钱、国外注册公司、资本回流等一系列操作。更重要的是,在操纵热钱进进出出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外贸公司、银行、海关、工商局、房地产公司等众多机构,办理一系列复杂的“非合法”手续,如果是个平头老百姓,不仅找不到门路疏通各道关节,光是中间的“手续费”、“好处费”,就令人吃不消;但如果是握有某些权力的“领导们”出面,情况自然就不同了,甚至未必需要开销“好处费”。那些假外商们很可能一方面坐在国内各地的政府办公室里,“领导”着当地的“工作”,一方面又以某国国民的身份,轻松裕如地操纵着属于他们的热钱。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他们必须“隐身”;毕竟,某外国人“当选”国内的各级“代表”,为中国民众“当家作主”,无论如何不是一件能光明正大地曝光的事,这些热钱的真实来路当然也讳莫如深。
四、假外资的投资方向
假外商们的热钱用来做什么?他们当然不屑于从事产业投资那样的辛苦工作,而且,他们的资金一旦投入工商业,也就不再是热钱了,因为,投入工商业的资本是不能随时开溜的。正因为中国的引进外资当中,假外资占大头,所以,中国的大部分外资的运作模式与世界各国大相径庭。从1996年到2005年,世界各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大约70%都用于并购当地企业,因为这是正常的产业投资最方便的捷径;但在中国,除了2004到2008年期间,美国的银行应中国邀请,入股中国的几大国有银行,外资并购因而小有增加之外,在其它的年份,引进外资当中,用于并购中国企业的外资一直在5%上下,少得可怜。
假外商们当然也不会傻得把资金存在银行里吃微薄的利息,他们最热衷的投资领域便是房地产。有这样的大宗“外资”支撑,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便繁荣兴旺、长盛不衰了。中国经常讨论国外热钱炒作中国的房地产,其实,那些来自国外的热钱的金主们,多半就是与国人共同生长在神州这块土地上的权势人物们。只有他们,才如此了解中国的房地产运作,才能够在政府、银行、房地产公司之间纵横捭阖,无论中央政府如何调控房地产市场,总能轻而易举地买进、卖出,大赚其钱。也只有他们,才对中国的政治气候和经济形势了如指掌,高度敏感,总能选择在最佳时机进场或出场,从不吃亏。
有这样的大批假外商们推动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中国来说,是福是祸,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说明。
2013年8月6日
——《纵览中国》首发 ——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刊登日期: Friday, August 09, 2013
本站刊登日期: Friday, August 09, 2013
关键词: 热钱 钱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