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7 August 2013

關於翻譯業納入兩岸服貿協議


Vic
2013年8月27日

今天自由時報的報道〈翻譯納服貿 學者擔心中國掌控詮釋權〉提到:『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將開放中資進入台灣翻譯產業……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陳超明更警告,台灣最需要防範的是,未來中資可能用台灣的出版社名義購買翻譯版權,導致台灣出現「台皮中骨」的出版社,那麼就會讓中國掌握發言權及詮釋權,一旦原著不符或不利其意識形態時,就可能發生擅自刪改的情況,對台灣會造成不利衝擊。』

這其實也是我最擔心的。我不知道台灣政府是否想過這問題,如果有想過,是否有對策?--抑或對官員來說,這問題完全不重要?他們重視的是「貿易」與「商機」,而我們擔心自由社會受威脅,對他們來說是杞人憂天?

日前看到某網友的一段話,頗有啟發作用。他說是大陸人很壞的一點,是會用自由社會的優點來攻擊自由社會,例如利用自由社會的言論自由抨擊自由社會太自由,你阻止他們(例如刪掉他們在你blog的留言),他們就會說:「你們假民主真獨裁!」又或者他們會利用自由貿易,到香港瘋狂掃貨,令香港的父母難以買到嬰兒奶粉,你阻止他們,他們又會說:「不是說自由貿易嗎?虛偽!」

由此我想到,他日或許會有大陸的出版社,在出版自由的香港或台灣掌控了一些英文著作的中譯版權,然後肆意刪剪共產黨不喜歡看到的內容(事實上在香港就已經發生了),遭受批評時,可能會有人出來替自己辯護:「不是說出版自由嗎?怎麼不尊重我們的編輯自主權?」

共產黨擅長打著紅旗反紅旗,上上下下養成無賴習性,自由社會不防範這種邪惡勢力,遲早自討苦吃。

自由時報的報道還提到:『一般書籍的筆譯市場,七、八年前雖曾因為中國的翻譯成本低廉而一度外流中國,但翻譯服務強調「品質要好」,中國翻譯經常亂翻一氣,台灣業者還要重新加工修改,成本更高,因此最近都回到台灣從事翻譯。』我可以證實,根據本人有限的經驗,「中國翻譯經常亂翻一氣」是真的。這不是說大陸的翻譯一定很差(大陸當然是好譯者),台灣的翻譯一定很好(我也看過台灣財經書翻譯幾乎每段都有錯,而名牌譯者洪蘭教授的翻譯品質更是有口皆碑),只是平均而言,台灣翻譯的水準還是好一些。

至於成本問題,大概書籍翻譯台灣的費用目前還是顯著高於對岸,但商業雜誌的翻譯,對岸有些公司的稿費,已反過來高出台灣近50%。不用懷疑,這是真實存在的案例,只是有多普遍我就不知道。拿比台灣高50%的pay,有譯得比台灣好嗎?很抱歉,整體而言並沒有。但是,對台灣譯者來說,可悲的是,即使你的pay比人家低這麼多,整體品質又稍高一籌,因為種種原因,生意還是留在對岸。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市場問題。以路透社的中文新聞為例,隨著大陸的市場規模超越並逐漸拋離台灣,翻譯的用詞、語氣只會越來越遷就大陸市場,所以重用大陸譯者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即使有一天台灣譯者的pay普遍顯著低於大陸而翻譯品質卻略勝一籌,這工作也不大可能搬到台灣做。這才是台灣可悲的地方。

自由的報道中提到「中國翻譯經常亂翻一氣,台灣業者還要重新加工修改」。台灣的譯者確實有機會靠修改對岸的翻譯賺錢,不過我可以告訴你,這錢並不好賺:你改十篇譯稿,當中只要有兩三篇是爛譯,你就夠頭痛了。

from Vicsforum - One man's forum http://vicsforum.blogspot.com/2013/08/vic_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