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台灣的事,我知的不夠多。看見剛過的周末,香港和台灣都多事,聯想到一些事情,記下分享。
周六晚,台灣民眾在台北凱特格蘭大道為懷疑被虐致死的洪仲丘下士舉行送別集會。事後發生了一堪香港人耳熟能詳的小事:官民為出席人數各執一詞,組織人士說25萬,警局說11萬。
讓香港人感到熟悉的還不止這一樣。有網民在facebook總結了馬英九在對上十幾次事件的反應:
二、
慢著,我們不是期望著雙普選嗎?怎麼一個有普選的地方也可以選到一個行為和言論模式跟某城小圈子選舉的特首一樣的人?
這種驚人的相似不只於此。近月台灣另一個熱門新聞乃是苗栗大埔事件。 其事與東北發展相似,農地和舊市鎮土地被強行徵收發展工業村(雖然有報告指同區工業園空置率奇高),在有鄉民未同意搬遷之前,強行拆除相關樓房。事起 2008年,但今年更進一步挑起民憤的原因,是縣長趁鄉民到台北請願之時拆屋,還稱之為「天賜良機」。結果挑起眾怒,運動口號化成「今天拆大埔,明天拆政 府」!
這種相似有其肇因。國民黨籍的台北市市長郝龍斌2011年曾訪問香港,重點考察香港的公屋及市區重建,認為香港市區重建有效率,該次出國考察報告指: 「近年來,香港及新加坡除重建方式,同時透過復修、保育和活化策略,推動市區更新,成效卓著。並透過非政府部門彈性的財務機制,明確的法令授權,賦予物產 收購、開發的相關權力能有效率的運作。香港重建局這種由多元決策、彈性機制的機構推動更新的運作機制值得本府參考。」
(按:台灣這方面其實真的做得好,出外考察一次就有一份報告,講明目的過程考察心得,詳盡過香港中學生遊學團之後份報告… 香港要力追,不能再讓某局長連自己放假定考察都唔記得)
台灣傳媒譁然(今天我們看來何嘗不是?尤其接持者乃 張 – 震 – 遠)。憑甚麼說香港的「都更」有效率呢?原來支持者都認為,正是因為缺乏公權力的參與,都市更新更為緩慢,但香港就不同了,市建局有法律條文為尚方寶劍,能夠順利解決釘子戶的問題。
明明是民主社會,為甚麼也有同樣的問題?
三、
似乎香港和台灣都在經歷一場建制與民眾之間的對立,而同樣,對於本土政府的不信任,乃源自建制背後的政治焦慮:對社會基礎正義倒退的焦慮。
當台灣民眾質疑政府的誠意時,香港人在旺角街頭上演了一幕禍首缺席的兩陣示威。傳媒依舊不堪地僅以「教師爆粗鬧警察引發支持及反對者」來總結事件,而不去講清楚引起事件的青關會如何妨礙他人自由。他們也沒有講清楚警方如何不能有效阻止市民表達自由被侵犯之餘,也沒有盡責向市民解釋行為的合法性。警方採取專斷行動的結果,就是公民採取自己的方法去「管」。
這 種焦慮不是個別事件做成。邊寫邊看到新聞:廉署決定不去調查張震遠涉貪事件,原因無足夠資料及基礎展開調查,為何無基礎?因為資料多為傳媒報導而 已。問題是麥齊光事件同樣為傳媒揭發,由廉署主理。這種此一時彼一時,同為專斷權力之用。這不是法治社會,拒絕執法,缺乏一視同仁,這比市民不守法更嚴重 傷害法治。練乙錚先生講得對:「ICAC是殖民時代產物,歸根到底靠人治,到今天都只向小圈子「夢熊有兆」挺出來的特首一個人負責,不受市民監督,底線其實很脆弱;上樑不正下樑歪,特首高官都忙着跑人大政協的龍套,力圖沾取「北方利益」而不嫌夾雜其中污臭,難怪姓湯的看得牙癢癢。」
三、
練 文講的是中港融合的危險。香港需要融合的理由,是因為大陸經濟起飛,相對似乎香港的獨特性減低,保持現狀,充分利用的作用減低;加上北京「全國一 盤棋」的思維,中港融合是建制清晰目標。延伸一點說,香港的危險是因為越融合越缺乏獨特性,越缺乏獨特性越沒作用,越沒作用越需要融合。而代價很明顯,正 是法治,尤其是大家忽視的執法方面。
而與台灣景況更雷同的,自然是經濟方面的融合。中港的叫CEPA,中台的叫ECFA。近來惹起爭議 的是服務業貿易協議部份。爭議最烈的來自出版印刷 業。原本出版業是不包括在協議之內的,但台灣出版界鉅子兼原任國策顧問郝明義卻辭職以明反對之志。他在公開信寫明幾個反對理由:協議是黑箱作業,缺乏國會 及反對黨監察下達成;錯亂了原有的國家體制。而最最重要的是:他認為「兩岸政策,是生死大事。不能為了拼經濟或創造政績,而罔顧國家安全。」
他們認為是「國家安全」的問題,多得香港印刷業北移,引致一些出版物在內地受到間接審查。近的例子有:碼頭工人紀錄近來罷工事件的書,內地印刷商收稿後表示因題材敏感而拒印。結果:剛巧是要送去台灣印刷。對一個民主社會來說,這種限制最重要的自由討論的空間,直接影響民主在民間的落實。有人以為經濟是經濟,政治是政治;這個例子,正是一個非常有力的反證。
「拼 經濟或創造政績」這種誘惑難以抗拒,但以為中國模式強調的「高增長以換取社會穩定」,要求民眾服從則是非常要命的確認偏誤。錯的是以為同是中國 人,香港和台灣的民眾的思考模式都是一模一樣。經濟長時間的經濟增長,香港和台灣民眾其實是活在另一個經濟階段,在九七年金融風暴之後,香港近幾年經濟增 長仍有增長,但財富累積則極端集中。樓價勁升,其他人有錢但而另一批人完全無關。結果是大家更明白:經濟增長不等於民生有改善。
相反, 反而正是因為這種怪現象,導致大家更去從經濟以外的角度,重新審視社會。一方面,他們找到經濟以外的社群價值,另一方面他們研究和思考社會問 題出在哪裏。尤其是當大家發展,所謂增長之源,完來都不脫大陸資金的時候,而內地官商不分的國家資本主義走入香港和台灣時,群眾的新問題就是:我真的想發 達?還是我想維持某種社會公平?原本兩地的制度是努力脫去舊有的官僚腐敗尋租的陋習。但中國模式一來,發展效率的誘惑,經濟利益的誘惑將兩地這些過去幾十 年的努力慢慢侵蝕。
四、
Blog「芭樂人類學」收到讀者問:25萬人上街有用嗎?這 條問題我們問了好多年,博客Malaita首先用了幾組字詞來回應。Hear/Listen, See/Look/Watch,譯起來中文都是聽和看,但意義上,越後的主動性越強,政府說聽/看到了,可能只是hear/see不一定是listen /look。他們可以視而不見,無所用心。
她/他以晚會改寫了作主題曲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延伸下去。這首歌的you不是強權,而是群眾。與其期望馬英九「聽到了」,更重要的是人們都聽到了革命的訊息,知道社會問題之所在,願意投身政治,放棄等 待明君降臨,願意高呼「我們管定了!」才是有沒有用的答案。再者,歷史可能曾經選擇過一些政黨,但它永遠有權再選。我們要求普選,乃因為我們拒絕暴力。而 為甚麼越來越多人愛去台灣,我猜潛意識裏,總有一些認同的理由。
台灣的事,我知的不夠多。看見剛過的周末,香港和台灣都多事,聯想到一些事情,記下分享。
周六晚,台灣民眾在台北凱特格蘭大道為懷疑被虐致死的洪仲丘下士舉行送別集會。事後發生了一堪香港人耳熟能詳的小事:官民為出席人數各執一詞,組織人士說25萬,警局說11萬。
讓香港人感到熟悉的還不止這一樣。有網民在facebook總結了馬英九在對上十幾次事件的反應:
馬英九總說聽到了 from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96661353756747&set=a.279846045438280.64866.268904949865723&type=1&permPage=1
我們是不是該慶幸香港領先在有語言偽術?放心,他們稱之為制式廢話回應。 二、
慢著,我們不是期望著雙普選嗎?怎麼一個有普選的地方也可以選到一個行為和言論模式跟某城小圈子選舉的特首一樣的人?
這種驚人的相似不只於此。近月台灣另一個熱門新聞乃是苗栗大埔事件。 其事與東北發展相似,農地和舊市鎮土地被強行徵收發展工業村(雖然有報告指同區工業園空置率奇高),在有鄉民未同意搬遷之前,強行拆除相關樓房。事起 2008年,但今年更進一步挑起民憤的原因,是縣長趁鄉民到台北請願之時拆屋,還稱之為「天賜良機」。結果挑起眾怒,運動口號化成「今天拆大埔,明天拆政 府」!
這種相似有其肇因。國民黨籍的台北市市長郝龍斌2011年曾訪問香港,重點考察香港的公屋及市區重建,認為香港市區重建有效率,該次出國考察報告指: 「近年來,香港及新加坡除重建方式,同時透過復修、保育和活化策略,推動市區更新,成效卓著。並透過非政府部門彈性的財務機制,明確的法令授權,賦予物產 收購、開發的相關權力能有效率的運作。香港重建局這種由多元決策、彈性機制的機構推動更新的運作機制值得本府參考。」
(按:台灣這方面其實真的做得好,出外考察一次就有一份報告,講明目的過程考察心得,詳盡過香港中學生遊學團之後份報告… 香港要力追,不能再讓某局長連自己放假定考察都唔記得)
台灣傳媒譁然(今天我們看來何嘗不是?尤其接持者乃 張 – 震 – 遠)。憑甚麼說香港的「都更」有效率呢?原來支持者都認為,正是因為缺乏公權力的參與,都市更新更為緩慢,但香港就不同了,市建局有法律條文為尚方寶劍,能夠順利解決釘子戶的問題。
明明是民主社會,為甚麼也有同樣的問題?
三、
似乎香港和台灣都在經歷一場建制與民眾之間的對立,而同樣,對於本土政府的不信任,乃源自建制背後的政治焦慮:對社會基礎正義倒退的焦慮。
當台灣民眾質疑政府的誠意時,香港人在旺角街頭上演了一幕禍首缺席的兩陣示威。傳媒依舊不堪地僅以「教師爆粗鬧警察引發支持及反對者」來總結事件,而不去講清楚引起事件的青關會如何妨礙他人自由。他們也沒有講清楚警方如何不能有效阻止市民表達自由被侵犯之餘,也沒有盡責向市民解釋行為的合法性。警方採取專斷行動的結果,就是公民採取自己的方法去「管」。
這 種焦慮不是個別事件做成。邊寫邊看到新聞:廉署決定不去調查張震遠涉貪事件,原因無足夠資料及基礎展開調查,為何無基礎?因為資料多為傳媒報導而 已。問題是麥齊光事件同樣為傳媒揭發,由廉署主理。這種此一時彼一時,同為專斷權力之用。這不是法治社會,拒絕執法,缺乏一視同仁,這比市民不守法更嚴重 傷害法治。練乙錚先生講得對:「ICAC是殖民時代產物,歸根到底靠人治,到今天都只向小圈子「夢熊有兆」挺出來的特首一個人負責,不受市民監督,底線其實很脆弱;上樑不正下樑歪,特首高官都忙着跑人大政協的龍套,力圖沾取「北方利益」而不嫌夾雜其中污臭,難怪姓湯的看得牙癢癢。」
三、
練 文講的是中港融合的危險。香港需要融合的理由,是因為大陸經濟起飛,相對似乎香港的獨特性減低,保持現狀,充分利用的作用減低;加上北京「全國一 盤棋」的思維,中港融合是建制清晰目標。延伸一點說,香港的危險是因為越融合越缺乏獨特性,越缺乏獨特性越沒作用,越沒作用越需要融合。而代價很明顯,正 是法治,尤其是大家忽視的執法方面。
而與台灣景況更雷同的,自然是經濟方面的融合。中港的叫CEPA,中台的叫ECFA。近來惹起爭議 的是服務業貿易協議部份。爭議最烈的來自出版印刷 業。原本出版業是不包括在協議之內的,但台灣出版界鉅子兼原任國策顧問郝明義卻辭職以明反對之志。他在公開信寫明幾個反對理由:協議是黑箱作業,缺乏國會 及反對黨監察下達成;錯亂了原有的國家體制。而最最重要的是:他認為「兩岸政策,是生死大事。不能為了拼經濟或創造政績,而罔顧國家安全。」
他們認為是「國家安全」的問題,多得香港印刷業北移,引致一些出版物在內地受到間接審查。近的例子有:碼頭工人紀錄近來罷工事件的書,內地印刷商收稿後表示因題材敏感而拒印。結果:剛巧是要送去台灣印刷。對一個民主社會來說,這種限制最重要的自由討論的空間,直接影響民主在民間的落實。有人以為經濟是經濟,政治是政治;這個例子,正是一個非常有力的反證。
「拼 經濟或創造政績」這種誘惑難以抗拒,但以為中國模式強調的「高增長以換取社會穩定」,要求民眾服從則是非常要命的確認偏誤。錯的是以為同是中國 人,香港和台灣的民眾的思考模式都是一模一樣。經濟長時間的經濟增長,香港和台灣民眾其實是活在另一個經濟階段,在九七年金融風暴之後,香港近幾年經濟增 長仍有增長,但財富累積則極端集中。樓價勁升,其他人有錢但而另一批人完全無關。結果是大家更明白:經濟增長不等於民生有改善。
相反, 反而正是因為這種怪現象,導致大家更去從經濟以外的角度,重新審視社會。一方面,他們找到經濟以外的社群價值,另一方面他們研究和思考社會問 題出在哪裏。尤其是當大家發展,所謂增長之源,完來都不脫大陸資金的時候,而內地官商不分的國家資本主義走入香港和台灣時,群眾的新問題就是:我真的想發 達?還是我想維持某種社會公平?原本兩地的制度是努力脫去舊有的官僚腐敗尋租的陋習。但中國模式一來,發展效率的誘惑,經濟利益的誘惑將兩地這些過去幾十 年的努力慢慢侵蝕。
四、
Blog「芭樂人類學」收到讀者問:25萬人上街有用嗎?這 條問題我們問了好多年,博客Malaita首先用了幾組字詞來回應。Hear/Listen, See/Look/Watch,譯起來中文都是聽和看,但意義上,越後的主動性越強,政府說聽/看到了,可能只是hear/see不一定是listen /look。他們可以視而不見,無所用心。
她/他以晚會改寫了作主題曲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延伸下去。這首歌的you不是強權,而是群眾。與其期望馬英九「聽到了」,更重要的是人們都聽到了革命的訊息,知道社會問題之所在,願意投身政治,放棄等 待明君降臨,願意高呼「我們管定了!」才是有沒有用的答案。再者,歷史可能曾經選擇過一些政黨,但它永遠有權再選。我們要求普選,乃因為我們拒絕暴力。而 為甚麼越來越多人愛去台灣,我猜潛意識裏,總有一些認同的理由。
from johncoal's Xanga http://johncoal.xanga.com/775020267/%e5%8f%b0%e5%8c%97%e8%88%87%e9%a6%99%e6%b8%af%e7%9a%84%e6%96%b0%e9%9b%99%e5%9f%8e%e8%a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