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2 December 2018

劉細良:【讀書好】左禍尋源:讀程翔《香港六七暴動始末》

程翔新作《香港六七暴動始末》,重新檢視共產黨中央領導在六七暴動的角色。

【讀書好】
1967年的舊事對很多香港人來說,已經是歷史,但往事並不如煙,1967年那場血腥暴動及城市恐襲,隨着內地重新肯定文革,認為這只是建國以來艱難的探索,以「人世間的事業不會一帆風順」來淡化這場人禍及民族災劫,作為內地文革的伸延,香港六七暴動相信「平反」可期。

幸好,香港還有相對的出版及言論自由,程翔新作《香港六七暴動始末》,正是要與這股歪風正面搏鬥,也是香港研究六七暴動,至今為止最能夠引發讀者深思的好作品。


六七未過去

過去研究主要分兩大陣營,親共人士認為暴動是反殖及反階級壓迫,香港存在嚴重階級矛盾,而最後由勞資糾紛演變成血腥暴力,是因為港英「先鎮後暴」,軍警鎮壓搜捕工會分子打死工人引發大規模騷亂,而暴動後也促使港英改善勞工及福利。九十年代開始出現的本土研究,以傳媒人張家偉著作為代表,認為六七暴動受澳門一二三事件影響,澳門左派起義成功令葡澳政府跪低,香港土共心雄躍躍欲試,加上1966年後內地文革極左勢力抬頭,土共頭目梁威林、祁烽等怕被扣上反動派帽子調返內地批鬥,為緊隨文革路線,於是在香港放手大搞一場。無論是親共的「手段不對、目標正確」,或是本土研究的「文革伸延、土共自決」都不足以蓋涵這場涉及國內外形勢,提早收回香港謀略的「大背景」,也間接淡化六七暴動在本土歷史上的重要性。


一切由平反開始

究竟欠了那一塊砌圖呢?最關鍵一塊是北京中共中央的角色,一般人理解當時北京正是文革派奪權之際,周恩來、陳毅、廖承志等人靠邊站,所以才會出現失控,令香港局面激進化,幸好最後周恩來借北京紅衞兵火燒英國代辦處一事,迫使毛澤東對付文革派,趁機終止了六七暴動。這符合我們一貫對人民總理的認識:在瘋狂的年代盡最大努力去保護黨和老百姓,但實情是否如此呢?程翔一書最重要的研究來自吳荻舟《六七筆記》,而世事就是如此奇妙,吳荻舟日記重新受到重視,是因為羅恩惠導演拍攝六七暴動紀錄片《消失的檔案》時,開始從日記去理解共產黨中央的角色,而當初羅恩惠之所以拍這套紀錄片,是因為一班響應六七暴動的青年,被判刑成為少年犯,三十多年後希望為自己「平反」,通過朋友找到了羅導演,說服她將暴動解讀為殖民地高壓,先鎮後暴,少年犯們是無辜的犧牲品。沒有這班人的平反行動,也沒有《消失的檔案》,更沒有重新研究吳荻舟的《六七筆記》。

吳長期領導中共在香港地下黨,所謂《六七筆記》不是一本完整的著作,而是指他留下的日記內,記載了當時中共中央關於香港六七暴動的內部討論,而他本人是在暴動前後直接向周恩來滙報香港情況的關鍵人物。這些筆記需要認識該段歷史的人詳加解讀,才可窺見中共對六七的部署。程翔這本書是會令讀者看到滴汗,其實周恩來一直掌握香港的形勢,也知道港共,即港澳工委及部份本地左派認為要通過暴力手段解放香港,實現提早收回,借六七暴動逼中央上馬。周並沒有阻止激進派,並親自批准《人民日報》發表那篇著名的「六三社論」,煽動香港左派群眾激進化。六三社論發表後,周開始研究在香港動武,6月6日召見廣州軍區副司令員溫玉成談收復香港問題,7月8日親自批准沙頭角槍擊事件。今天香港警察修改六七暴動中沙頭角槍擊事件,意圖掩蓋真相,所謂越境民兵或不知名槍手,全屬謊言,這是周恩來親自批核,由中央軍委領導及廣州軍區正規軍執行,解放軍7085部隊負責開火的有組織有計劃武裝攻擊。

戴麟趾總督的意志決心,令土共提早解放香港計劃失敗,直至2012年極左勢力捲土重來。


人民總理角色

程翔這書令我深思,為何周恩來行為如此矛盾,既一手反對提早收回,反對動武,但另一邊又批准六三社論,發動沙頭角槍擊事件,對六七暴動推波助瀾。周在六七的作為,其實也是他在文革的作為,就是面對左禍,先求自保。在中共的權力遊戲中,要遏止左風,成本極大,因為是路線錯誤問題,相反,埋沒理性良知,將左向極左推,即使最後錯了,也只是執行問題。周恩來「讓子彈飛一回」的謀略,反映共產黨是政治鬥爭先行,凌駕人民福祉,也是中共左禍不絕的原因。

今天中共左禍波及香港,研究六七暴動,有很大現實意義。


撰文:劉細良


from 也是這裡,也在這裡~ http://ktoyhk.blogspot.com/2018/12/20181026_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