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30 November 2018

【蘋果日報】李怡:世道人生:真誠

在一部反映傘運後一些參與者命運的紀錄片試映後,導演說在外國放映有關影片及參加研討會,一直不太受外國人關注,原因是他們覺得香港不夠慘,比較敍利亞難民、沙特記者等的遭遇,香港似乎不算甚麼。比如,香港傘運以來的社運也沒有死人。

魯迅說,悲劇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香港的悲劇就是有價值東西的急速毀滅。悲劇是沒有比較級的,而且世界上在如此短的時間讓百多年建立的有價值的東西迅速毀滅,恐怕也是一個紀錄了。沒有死人?不錯,沒有人在社運中當場死亡,但是,自2015年以來,已經有135名青少年學生自殺死亡了。據死因裁判庭的報告,2017年香港自殺人數比2016年稍減少,但19歲以下人士自殺數字卻上升五成,達36宗。2018年至今已經有29宗,最新的自殺案件是十天前的一位科大研究生。青年自殺之頻繁以至傳媒對這些事件都麻木了。

當然,自殺的原因很多,但不能否認的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年輕人面對前景的無助與無望感。去年12月浸大學生熊家俊在facebook留言說:「千祈唔好信一地兩檢無跨境執法,再見各位!」6分鐘後跳樓。

近年來,我看到一些以正向思維鼓勵自己和他人的言辭,比如不要放棄呀,香港情況不好但一國兩制還未死呀,大家加油呀等等,我都感到不自在,覺得那似是不能正視現實和悲劇命運的精神勝利法的一種。許多年輕人是不是也這樣想呢?他們不像一些已有穩定家庭、事業的中年人,他們甚麼都沒開始,前景一片茫然。受大學教育不等於職業有保障、住不起樓、結不起婚,在社會迅速蛻變成「識字不如識人」的時代,他們徬徨。和平抗爭,無功而退。勇武抗爭,被送進監牢。奮起參選,成功當選卻被DQ。

我一直在想,這些年輕人儘管沒有經歷過港英的文明時代,但他們身歷價值一路崩壞的過程,而這種崩壞又與他們的前景密切相關。一個人作出輕生的抉擇,其痛苦真是難以想像。更多年輕人沒有一死了之,而是忍受着溫水煮蛙之痛。

當然,一切罪惡都是中共港共造成的。在九西補選的民主派候選人說他守庫房、反中共專政、反填海、反23條立法、反對施政報告……在政府提案只需半數就通過的情況下,你反得了嗎?從一些往績看,真會反嗎?還是,反本土派、反自決派、反勇武、反港獨、反光復行動,或者忙不迭割席,或者隨便給他們羅織一個「共產黨臥底」的污名。

自殺或頻臨自殺的人,常有一種毀滅性的想法,就是「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如果不能阻止香港的崩壞,如果被曾經是同路人的人污名化,那就「大家一齊死」。當然,這是十分消極的想法,但也是白票、焦土之根源。

白票、焦土或者不應該,畢竟這是我們的政治權利,也是公民義務。但一個願意自省的政治人,應該想的是:為甚麼會有白票、焦土?不是埋怨選民,而是反求諸己。你們有感同身受地了解和關注青年人所面對的現在和將來的問題嗎?你們有不是為了政治目的、而是真切反省曾經有過的錯誤思想與行為嗎?

如果在強權下真是甚麼都反不了,那就坦誠告訴選民。然後嘗試提出一些可行的為年輕人解困的辦法。選票不是你們的,是選民自己的。贏得選票,靠的只有兩個字:真誠。


李怡



原文連結

from 港文集 http://hktext.blogspot.com/2018/11/1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