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2 October 2018

台灣宜蘭普悠瑪號火車出軌事故:盤點四大技術焦點

台灣北迴鐵路宜蘭蘇澳路段發生的普悠瑪自強號快車出軌事故搜救結束,檢察與警方正開展調查。
遇事的台灣鐵路管理局第6432次列車事發時載有366名乘客。台灣消防署星期一(10月22日)清晨通報,事故共造成18人死亡、187人受傷。
這是台鐵近30年來死傷最慘重的事故,隨著車站最新監控視頻曝光、鐵路局透露司機曾報告故障,針對車速與防護裝置的調查成為了關注焦點。
宜蘭當地檢察機關與警方已開展調查,並傳喚相關人員。台灣總統蔡英文早上到蘇澳新馬車站事故現場視察後承諾必定徹查。

事發位置有什麼特點?

發生出軌事故的新馬車站為無人站,處於彎道之上,設一島式月台(站台)共兩股道靠站,兩側各有停車側線等另外四股軌道,共六線。台鐵官員確認,現場拐彎半徑為300米,屬急彎路段。
事發時,列車從西側進入右拐彎道。從星期一曝光,據信來自新馬車站的監控視頻顯示,列車還沒到達站台就已經脫線。
根據台鐵網站上展示的時刻表,自新北市樹林車站發往台東車站的6432次當時在停靠完宜蘭縣羅東車站後,正開往花蓮,新馬車站即為通過車站。
這座車站雖然為服務等級較低的無人站,但歷史悠久,早於1920年11月設站。

司機有超速嗎?

從監控視頻所見,列車以高速脫軌撞毀。台灣《蘋果日報》引述了一名生還乘客稱,他常搭乘普悠瑪號,但這趟車感覺太搖晃,他於是利用自己手機內的測速應用檢測,得到時速為129公里。
台灣宜蘭地方檢察署主任檢察官江貞諭星期一傍晚表示,初步研判列車確實超速過彎;台灣行政院調查小組召集人吳澤成表示,現場限速為每小時75公里,事發時列車時速將近140公里。

台灣媒體一度報道稱,鐵路局局長鹿潔身證實司機關閉自動列車防護系統(ATP),但其後澄清局方懷疑司機關閉了ATP。
採用ATP的鐵路,一般依靠系統獲取的線上各趟列車位置信息,計算並告知行車電腦最新限速。列車司機根據儀表板上展示的ATP限速開行。一旦超速,行車電腦制動減速,直到符合限速為止。若ATP被關閉,則無法在超速時自動減速。
據台灣媒體此前報道,台鐵所採用的ATP實行超速3公里自動降速、超速5公里緊急煞車。
但也有類似ATP的系統採取一旦無法作用則拒絶行車的設計。香港鐵路(港鐵)上周發生大規模信號系統故障,一張據信洩漏自鐵路公司內部的通告顯示,故障路段列車須以限制手動模式(restricted manual)開行,該模式車內設定限速每小時約20公里。

列車檢修有問題嗎?

事發後,台鐵稱失事列車車齡僅六年,且剛在2017年接受過大規模保養。
但時隔不到一天,台鐵證實司機曾報告剎車氣壓過低。然而據台鐵機務處副處長賴隨金解釋,剎車氣壓低於某個點,會引致列車「不出力」,而非無法剎車、車速過快。
一些生還乘客對台灣媒體表示,列車南下還沒到宜蘭車站——新馬站前三站——就曾兩次急剎,且車內電力似乎不穩。

是否設計問題?

一列八節車廂編成的普悠瑪號列車為動力分散型電動列車(Electric Multuple Unit; EMU),台灣稱電聯車,相當於中國大陸所稱的動車組。直屬台灣交通部的台鐵於2011年國民黨馬英九執政時期拍板,向日本車輛公司購入該批車輛,翌年陸續交付使用。
對於這次事故,位於名古屋的日本車輛鐵道車輛本部一名職員在接受BBC中文記者查詢時說,該公司暫無評論。
它同時也是擺式列車(tilting train;台灣稱傾斜式列車),透過拐彎時擺動車體抵消拐彎的離心力,讓列車可以更高速度通過彎道。
2013年7月,一趟普悠瑪號列車創下時速150公里紀錄,為當時台鐵最高車速。但其後民眾反映車廂晃動過於厲害,結果在2015年5月被降速運行。
事故發生後不久,一些台灣媒體翻出民進黨立法委員段宜康2017年4月批評普悠瑪號是「假的」擺式列車,更質疑時任總統馬英九在採購列車時曾接見與日本車輛聯合競標的住友商社會長岡素之,此後台方就降低了招標規格。
段宜康早已提出過對普悠瑪號的質疑,台灣總統府也曾在2014年回應,批評段宜康的做法是對馬英九的「惡質抹黑」。
事故發生後,段宜康公開表示暫不想進一步談論。
目前屬日本東海旅客鐵道公司(JR東海)子公司的日本車輛與台灣鐵路多次合作,在普悠瑪號以外,還曾為台鐵供應另外兩款電力動車組和一款柴油動車組,也是台北捷運和台灣高鐵的列車製造商。
其中,台灣高鐵所使用的700T型動車組乃建基於日本車輛建造的日本新幹線700系列車,該公司宣稱其為各JR公司所製造的新幹線列車數目為全日本第一。

有可能是人為破壞嗎?

出軌事故發生後,多家台灣媒體先後引述民進黨籍宜蘭縣議員邱嘉進說,據現場消防人員所稱,司機表示列車曾「輾過不明物體」。但這一點目前沒能從司機本人證實。
台灣媒體之所以會懷疑鐵路遭人為破壞,也許是因為2004至2006年間曾發生「南迴搞軌案」,案中主犯李泰安先後三次破壞南迴鐵路軌道設施,最終在2006年3月17日造成一起出軌致死事故,一人喪命。
李泰安最初被法院判處無期徒刑,但2015年終審時獲台灣最高法院高雄分院減刑至13年有期徒刑。

世界上有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故?

2005年,日本兵庫縣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福知山線一列快速通勤列車在尼崎市一處彎道出軌,至少一節車廂撞入居民樓,造成107人死亡、562人受傷。
調查發現,事發現場彎道迴旋半徑約為300米,肇事司機疑因試圖追回晚點時間,以時速116公里通過,釀成大禍。
2015年7月,西班牙聖地亞哥坎普斯特拉市(Santiago de Compostela)附近一段彎道發生脫軌事故,造成79人死亡,至少130人受傷。
事故調查確認,司機在限速每小時80公里的彎道開始前250米,仍然以時速195公里行走。列車司機被起訴79起過失殺人罪,最終被判監四年。









from BBC中文網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5937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