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0 April 2018

冰上丝路:中国的北极野心

来源: 
美国之音
 
环境变化使北极圈的地缘政治发生了改变。极地气温已升高至40年来最高点,这带来一系列复杂的生态变化的同时,也让原先被冰川阻挡的航运线路得以开通,同时给一些北极圈国家带来了矿业和农业的发展机遇。而随之而来的,是中国的投资热情。
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在格陵兰等地的投资将改变北极圈以北约为主导的政治现状。
冰雪消融的北极圈
去年12月,一艘从韩国出发的货轮在没有破冰船的情况下,驶过北极圈内的北海抵达俄罗斯,装满液态天然气后运往法国,全程大约1万4千公里。
而在以往的冬天如果没有破冰船的帮助,货轮只能放弃北极圈,绕道南方的苏伊士运河,多走近约1.5倍的路程。
2016年底到2017年4月,北极经历了40年来最暖的冬天。冰雪的消融给北极圈打开了新的航道,也给极地国家的农业和矿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些专家表示,尽管短期而言冰雪会消融会给极地带来商机,但极地货运遭遇船难、原油泄漏等意外的风险也很高,而且极地圈脆弱的生态系统能否消受现代农业和矿业的影响也难以判断。
不过这些风险并未阻止国际势力对极地的野心。中国在2013年成为北极理事会的观察国,并于今年1月正式发布了首部《北极政策》白皮书,成为北极博弈的局中国。
中国野心:冰上丝路
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中写明,中国在地缘上是“近北极国家”。
中国在过去几年里中国对北极圈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对冰岛和格陵兰。最新数据显示,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占格陵兰GDP的11.6%,占冰岛GDP的5.7%。
中国企业在格陵兰开发稀土、铀、锌等资源,还在该岛上修建科研基地和卫星站。
格陵兰原属于丹麦王国内的自治国,2009年后内政独立,但外交、国防和财政事务仍由丹麦代理。
丹麦是北约的成员国,也是欧盟成员国,但格陵兰并不属于这两个框架。
研究机构海洋分析中心(Center for Naval Analyses)的法务负责人马克·罗森(Mark E. Rosen)表示,一些专家担心中国对格陵兰的投资将使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岛在政治上倒向中国,从而削弱美国和欧盟在北极圈的影响力。
此外,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中写道,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拥有在北冰洋开采资源与航行、飞越等权利。
但有人担心,如果今后在极地因为航行和投资与其它国家发生纠纷,中国将如何应对?极地国家又将如何在国际法的框架内维护自己的权益?
大部分极地国家都不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讲师马克·内维特(Mark Nevitt)表示,这使得这些国家难以用国际法保护自己。
中国的《北极政策》强调,中国致力于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维护北极的和平、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但同时,中国在南中国海填海造岛、建造军事设施等行为也受到一些学者和国际组织的批评,认为中国此举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未来在极地的航行和投资,中国是否会遵守这份公约也是外界担心的问题。
内维特说:“我们知道的是,气候变化将重塑极地的地缘政治,但具体如何重塑还未可知。”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805/%E5%86%B0%E4%B8%8A%E4%B8%9D%E8%B7%AF%EF%BC%9A%E4%B8%AD%E5%9B%BD%E7%9A%84%E5%8C%97%E6%9E%81%E9%87%8E%E5%BF%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