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咚 文
中国的海洋“维权”比国内民众的“维权”要幸运得多,因为尽管有周边国家甚至是美国的反对,但并没有哪个机构可以对华采取强制性措施。即便是国际仲裁法院就南海仲裁案作出决议。
相反,在菲律宾就南海问题发起对华仲裁案后,中国通过在南海“维权”,大规模填海造岛,修建军事设施,进行军事部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仲裁案裁决后一边倒的不利困局。这是以攻为守的策略。也许受此鼓励,中国的行动进一步向东海和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延伸。
中日围绕岛屿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争执格局已出现逆转态势。过去,中国常常是抗议的一方,以至于批评者认为外交部过于软弱,应该“补钙”。但现在,日本政府正在扮演中国曾经扮演的角色。它们频繁地向中方抗议。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加紧了在东海和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维权”。
中国在东海中日中间线附近的油气开采的一个平台上安装雷达和监控探头,8月7日登上了日本各大媒体的头版。日本舆论援引日本政府相关官员的话说,中方部署的雷达应该不是气田开发设施所必需的,担心中国可能打算加强在东中国海的军事力量,旨在逐步在所有16座油气开采平台上打造军事要塞。而这些油气田设施本身自从2015年被日本政府公开以来,亦被认为是中国单方面改变现状,借此凸显在该区域存在的措施。
日方分析认为,中国在东海建立雷达基地除了增强在相关海域的存在感之外,目的有三:监视日本本土;发挥东海防空识别区作用(日媒分析人士认为,中方部署在陆地的雷达无法起到这样的作用);对美国航母接近附近海域实施区域拒止战略。
另一方面,中国公务船进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相关海域已经常态化。7日和8日更是连续两天分别派出多达13和15艘公务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巡航,除此之外约有400艘中国渔船出没在相同海域。据日方通报,连续两次出现中国一艘公务船驶入日本领海的情形。另,早在6月中国军舰就首次在钓鱼岛周边毗连区附近航行。
分析人士指出,中方近期强化在东海和钓鱼岛的示威行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日方在南海仲裁案后致力于向中国施压,要求中方接受仲裁案严重不满。用中国国际关系专家时殷弘的话说,你在南海向我施压,那我就在东海和钓鱼岛向你施压。
不过,在这些直接的现实问题之外,可能有一个更大的战略支撑了中国的行动。香港明报在一篇报道中提到,一位中国领导人在南海仲裁案结果出炉前夕,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南海问题,现在我们不动手,将来就只剩下一堆历史资料,说也没用了;我们采取了行动,就保持了存在状态、争议状态。”政治局会议研判认为,真正的大国不怕有问题,而是可以从问题中获得利益。
这就表明,中国在南海、东海、钓鱼岛以至于一切外交和军事行为背后,是中国领导层正在下的一盘很大的棋。究其根本是要改变自邓小平以来奉行的“韬光养晦”策略,实施更雄心勃勃的外交和国防政策。中国在南海填海造岛,在东海和钓鱼岛加强存在,都是主动布局的结果。
但中国准备好了吗?
美国总统奥巴马不止一次地公开声明,美国不甘于退而居其次,而是要继续作为首要大国,维持领导全球的地位,包括东亚地区。美国重返亚太和亚洲再平衡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遏制中国可能对其产生的挑战,并准备采取以任何方式包括武力方式阻止中国称霸亚洲。但事实是,中国如要按照目前模式推进对外关系,军事紧张、冲突乃至对抗,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准备好以一切方式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吗?新兴大国必然挑战既有大国的修昔底德陷阱中国如何跨越?按照目前的外交和国防政策基调,中国是要实现和平崛起,但在中国周边的外交和军事行动已经超越了和平的基准,如若双方都不让步,那就只有对抗和战争一途。
第二个问题是,中国如何有效调适“不走国强必霸的路子”的正式政策和外界对中国走向霸权主义的忧虑。周边国家已经发出了这样的警告。韩国《朝鲜日报》顾问金大中在新近一篇专栏文章中指出,中国在本国利害问题面前展示出“恐怖邻居”的帝国主义作风。“由于萨德问题和中国南海问题,中国终于亮出了其亚洲盟主的獠牙。”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在访美中重申了美国加强在亚洲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呼吁美国朝野团结支持通过TPP,以此来牵制和制衡中国在亚洲势力的壮大。
这些背后,都是区域国家担忧中国实行霸权主义的表现。这不是一个停留在纸面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问题,无法回避。
外交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对外宣布,俄罗斯总统普京将是G20峰会的“主要客人”,中国领导人将和他进行“全面会谈”。一个“主要”,一个“全面”,尽显中国对俄罗斯的重视,尽显中俄关系之层级超过了中国和任何一个外国的关系。
中国领导人在另外一个场合也说,中俄双方相互视对方为主要伙伴。从其作为国家元首将首访地选定为俄罗斯开始,中国就致力于建构中俄准结盟关系。
第三个问题是,这样一个政策路向很可能导致一边倒的外交和安全格局,重现昔日美苏争霸格局,但中国真的认为跟俄罗斯的关系牢不可破到可以彼此交心的程度?
从俄罗斯对待南海及周边相关国家的态度可见一斑。在中国与美日及南海周边国家的冲突中,俄罗斯的正式立场始终是“中立”的,而且在俄罗斯高级官员的口中,其最重要的盟友不是中国,而是与中国在南海存在领土主权争端并关系微妙的越南。这些都不是一个中方称为“最主要伙伴”并在战略上彼此倚重的国家应有的作为。
无论是中国领导人还是专家都认为,随着中国发展,须取得与自身体量相匹配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利益。但一个国家外交、安全和军事政策进行根本性质的转型,关涉到未来走向、国家利益和民众福祉,更须审慎和全面的考虑与权衡,进行精准的测算、筹划和实施,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from 丁咚 http://dingdong805313676.blog.163.com/blog/static/12722224720167108525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