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料未来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但阶层之间的转换也会越来越快
一个异常真实的未来北京,被一个科幻作家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式呈现,它不在政治家的宏伟规划里,也不在文人的理想梦境中,而是在物理学本科、经济学硕士背景的作家的冷峻笔调里。这就是荣获2016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奖的《北京折迭》。作者郝景芳,亚洲第一位获得雨果奖的女性,也是继2015年刘慈欣之后第二个获得雨果奖的中国人。
作者写的是22世纪的北京,但我估计21世纪中叶就会被实现。这个时代的北京,空间被分为三层:
上层500万人口,生活24小时,随后被封入胶囊沉睡。城市折迭,变出另一个空间。
中层2500万人口,大多是白领,生活16小时。当他们睡下后,城市再次折迭,又出现一个空间。
下层5000万人是清洁工和个体户,生活8小时。
这里呈现出三个清晰的隐喻:
北京未来将生活8000万以上人口(现在官方数据是2100多万人,实际可能已达4千万),而且都在六环以内。再远,再远将不再是"折迭的北京",而可能是另外一个社会了。
上层社会的企业家和管理层,并不是我们想象的越有钱越悠闲,而是越有钱越忙。这就是他们一天生活24小时的由来。他们是自觉自愿的工作狂,并由此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主要管理者。越是底层的人,时间的利用率越低,创造的财富和价值也大幅度下降。简七财团在《"北京折迭"的隐喻》中说:未来的穷人连被剥削的价值都没有。说得人触目惊心。
未来的贫富差距,是越拉越大还是文人理想和政客鼓吹中的越来越小?不管是城市化导致的"世界越来越陡峭",还是互联网使各种知识和信息的加速度串联、打通与裂变,我能得出的结论都只有一个:贫富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但是阶层之间的转换也会越来越快。过去两三代人才能实现的财富王国梦想,未来可能一代人就败光,也可能一代人就能成就。知识在其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它超越金钱和权力,成为世界的最根本主宰力量。
但是,知识面前,人类仍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带来的贫富差距比权力世袭和金钱世袭更甚!虽然很多人期待,科技进步能打破阶层固化,弥合贫富差距,他们中的很多人,相信世界是平的,发达的互联网让人们免费学习世界名校的公开课,用微信或Skype可以和世界任何地方的人实时聊天,在社交平台上和各种明星大腕保持互动,所以新科技趋势下阶级鸿沟必然会消除。
但是他们忘了,不论是努力程度还是悟性,人类的最新知识总是只有少数人能够去发现和掌握,多数人面对"平等的知识",仍然缺乏"识好歹"的基本能力。天份的差距和努力程度的差距,使财富的差距在一代又一代共同起点共同背景的人身上,都将呈现出天壤之别。
在《北京折迭》里,为了让底层有事可干,社会故意保留了一些工作不由机器人替代。然后,世界日新月异地清醒着,底层社会的大部分时间则在鼾睡。
在这样的社会,如果我们不把"大部分企业家只是在替社会管理财富、而不是个人占有财富"这个道理和逻辑讲清楚,而是任由民粹政治家和民粹知识分子操控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仇恨,由此导致的社会后果,真是不可想象。
——东网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16/08/blog-post_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