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0 November 2015

特寫:台灣大學生心目中的「馬習會」




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舉行的「馬習會」是海峽兩岸雙方領導人自1949年以來的首度會面,理所當然成為台灣社會的關注焦點。BBC中文網特別走訪了數位來自台灣不同地區的大學生,了解他們對「馬習會」的看法。
必經步驟
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認為舉行「馬習會」為兩岸和平進程的必經步驟。
就讀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系四年級的王麒雲認為,「馬習會」可說是中台雙方各取所需的結果,中國方面為求國際聲望,對台海議題釋出善意是必然的,而台灣方面也可藉此打破「鎖國」形像。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航運技術系四年級的吳禹丞也表示,「馬習會」可彰顯台灣主權上的主動性,提升國際能見度。而高雄市文藻外語大學翻譯系四年級的範章庭更指出,不論台灣總統是誰,雙方領導人的會面都有助厘清中台雙方的下一步動向。
不 過,大學生亦有反對「習馬會」的聲音出現。就讀台中市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二年級的陳思睿便表示,雙方對統獨問題的立場難有交集,中國意欲統一、台灣內部卻 仍缺乏共識,因此舉辦馬習會沒有任何意義。範章庭也批評,馬習會在事前刻意保密,所招致的巨大民怨替台灣社會帶來許多負面能量。
內容虛大於實
那麼「馬習會」的談話內容是否呼應了年輕人們所關心的議題呢?多數學生認為,這場會面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內容,馬英九提出的五項主張,也似乎搔不著癢處。
台北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一年級的古雅萱便指出,會談內容過於籠統,未能真正觸及核心議題。台南昆山科技大學信息管理系一年級的塗辰豪則認為,這次會面於兩岸而言都是第一步,很難評估具體成效。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航運技術系四年級的吳禹丞為「馬習會」打了60分,他認為。維持「一中各表」較符合國際共識,卻與多數台灣年輕人的期待背道而馳,馬英九帶回來的結論也充滿太多不確定性。台中市中山醫學大學的陳思睿則感覺馬對中方立場照單全收,未能表達台灣內部民意要求。
不過,台灣大學的王麒雲及台中中興大學土木系二年級的劉蓉則不約而同指出,兩岸議題牽涉到龐雜的國際政經情勢,很難在幾年之內拍板定案,因此年輕人們也應避免在統獨問題上操之過急、期望迅速得到解答。
從經濟面看兩岸
至於兩岸關係未來的走向,學生們的意見則依本身政治立場,顯得更加紛歧。
古雅萱曾跟隨經商的父親旅居中國大陸,感受到兩岸原本敵對的氛圍變得愈來愈友善,因此她大致上保持樂觀態度,希望維持現狀。劉蓉亦表示兩岸的經貿往來漸趨便利,對人民生活有實質幫助。
也 有學生提到,台灣在經濟上過於仰賴中國。塗辰豪便質疑,兩岸和平共存或許能讓年輕人方便前往中國工作,但台灣本地的就業市場勢必受到更大衝擊,並非人人都 能分得這塊大餅。王麒雲更坦承,比起統獨議題,他更在意人民生活是否獲得改善,但若台灣政府未能於更自由的經貿合作狀態下作好配套措施,隨之而來的M型化 社會將對整體台灣造成嚴重傷害。範章庭及陳思睿也對此表示悲觀,認為經濟命脈掌握在中國手中,只會使台灣更難掙脫中國的箝制。
從多位大學生的評論來看,反映出台灣年輕人對兩岸議題相當關注,雖然他們的立場皆傾向「反統一」,但彼此在統獨光譜上的落點仍具有不小差異,也反映出台灣社會內部在兩岸問題上意見分歧而多元的現狀。

(責編:立行)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5/11/151120_china_taiwan_xima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