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2 November 2015

台灣來鴻:台灣的靈博獄





曾任英國最後一任港督的牛津大學校長彭定康,在上周新加坡的習馬會後應景地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在這篇論及香港一國兩制及兩岸體制差異的文章中,他將台灣的國家地位稱為處於"靈博獄"。
靈博獄(limbo)這個來自宗教的說法,是死後介於地獄與天堂之間的地獄邊緣。而用彭定康的話來說,台灣所處這種不上不下狀態,是介於一個主權國家以及實際行使國家地位。
在馬英九與習近平共唱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之際,曾任歐盟外交事務專員的彭定康在文章中對台灣的描述之一,是台灣從未堅持國際承認其是一個具完全主權國家。
彭定康簡述了從朝鮮戰爭至尼克松時代的美中台關係指出,台灣此一靈博獄狀態是在美國協助下維繫的。
而不久前為出版新書訪問台灣的美國前官員白邦瑞,在推銷新書的同時,也持續向台灣推銷這種靈博獄狀態。

白邦瑞

白邦瑞在出席台灣立法院一場公開座談上,對看來即將執政的民進黨立委及前官員提出警告說,台灣未來的政府不應該有像是更改國旗、更改護照國名等碰觸中國紅線的作法。
但他同時也說台灣若向北京完全投降對美國來說也不好,沒有一個美國人主張台灣應該投降。
在冷戰期間極為活躍的白邦瑞,是七十年代推動美國聯中制蘇、軍售中國、切斷與台灣軍事同盟關係等一系列政策的"紅隊"要角,而他這次到台時,則宣稱當年是被中國所騙。
白邦瑞過去推動的一系列政策,長期以來影響著包括台海在內的東亞局勢。儘管美國官方否認,但這類美國前官員一些說法,被台灣至少一部份人解讀為仍代表著美國的立場。
台灣即將在明年一月舉行總統及立法院改選,像白邦瑞這樣在選舉倒計時階段到台推銷其立場的卸任官員不乏前例,其中之一是上屆選舉時甚受矚目的前美國在台協會駐台代表包道格。


不同態度

包道格四年前在投票日前夕到台公開讚賞"九二共識",並且向台灣選民推銷馬英九,他當時說若馬英九獲得連任而不是其對手蔡英文當選,華盛頓與北京都會大大鬆口氣。
雖然不能排除包道格在明年台灣投票日前夕,還會持續向台灣選民宣稱華盛頓不願看到蔡英文當選,但即便他果真如此效果將不若以往,因繼任他擔任美國駐台代表的楊蘇棣在本周投書台灣媒體,而該投書對蔡英文語多肯定。
如果包道格能被解讀為代表美國立場,那麼楊蘇棣與他有著旗鼓相當的代表性,也具有同樣代表性的,還包括了繼任楊蘇棣的另一前美國駐台代表司徒文。
司徒文在今年九月間在台北出席一場國際研討會上,直批華盛頓長久以來基於地緣政治聯中制蘇的親中政策"相當短視"。而司徒文批判的這種政策即是白邦瑞當年力推。
司徒文在會上引述里根政府國務卿舒茲回憶錄說,美國強調中國在地緣戰略上重要性造成的折射扭曲,使得美國決策者幾乎無可避免地會變得太過看重中國的利益,並隨著中國的喜怒哀樂起舞。
雖然司徒文表明他並不是代表美國政府立場發言,但南海情勢演變似已使得美國對有關台灣評論不再顯得小心翼翼,像舒茲形容的那樣隨中國喜怒哀樂起舞。
以本月登上美軍在南中國海航空母艦的美國國防部長卡特來說,他在返美後一場演說中即特意提到美國將會"履行對台灣法定義務",而這在相當一段時間來以極為罕見。
(責編:路西)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taiwan_letters/2015/11/151112_tw_letter_limbo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