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3 February 2014

方言與槍炮

教育局網頁一文,煞有介事地解釋廣東話是「一種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無必要又無厘頭引起爭論,教育局最後道歉了事。

首先,教育局的文章,混淆了「語言」和「語文」,香港「法定語文」是中文及英文,但無所謂「法定語言」。「語言」和「語文」不是同一回事,人類文明發展,「語言」溝通早就有,把語音變成文字,即書寫「語文」的發明,只是幾千年前的事,世上有很多文明,有語言無文字。

至於什麼是「方言」,什麼叫「語言」,「方言」是不是「語言」,涉及定義,從來爭論不休。縱觀古今中外,「語言」與「方言」之辨,界線模糊,隨歷史、時地而變。當中,最有意思、解釋力最強的說法,應是這句:

‘A language is a dialect with an army and navy.’ 或這句的變種 'Dialect is a language without an army.'

簡單而言,「方言」或「語言」,由權力界定,「沒擁有軍隊的語言,就叫方言」。翻查wikipedia,這句話是語言學家Max Weinreich在一次演講中從發言意見中聽到的,他認為非常有啟發性,亦傳誦至今。若以此詮釋,廣東話是方言。

不過,中國的方塊字,卻令方言語言之爭,多了一個有趣角度。往日周遊列國,常有一個問題在心頭:為何常聽聞有歐洲人「精通八國語言」,就是很少聽聞有中國人「精通八國語言」?邊想邊讀,寫過一文,同方塊字很有關係:

長久以來,中國人視中央集權、文化的大一統為理所當然。自居「天地之中」,萬方來朝,文化熔爐數千年不衰。為何如此?只緣身在此山中,歷代中國史家甚少深究,中華文明輝煌有活力,這就是答案,還用再問?
西方學者愛用monolithic形容中國,在他們眼中,數千年中國,不只政治上統一,文化及語言都如一塊巨石,通體質料單一,在歷史長河中,堅硬、打不碎、變化少,是文明發展的特例。
國 學大師錢穆於《國史大綱》言:「西洋史如一本劇,一本劇之各幕,均有其截然不同之變換」,中國史如詩,「詩則只在和諧節奏中轉移到新階段」。西方學者觀歐 洲與近東,帝國興亡波濤起伏,再觀中國,朝代更替縱是血流成河,文化承傳相對穩如磐石,自會生起疑問,再綜觀世界各地歷史軌迹,大一統與中央集權確實非常 態。
當今尚存的文明古國如印度,英國人殖民統治前,大 部分時間是小城邦自治,如今仍有二十二種官方承認的語言。歐洲大陸,面積如中國,有五十國家,四十多種較通用的語言;非洲大陸也沒有統一大國,南非有十一 種官方語言;南太平洋巴布亞新幾內亞,山地原住民居於深谷,與世隔絕,部落之間老死不相往來,一個大島,竟演化出八百多種語言。回頭看中國,「頑石一塊」 的形象確有深究的需要。
西方早以「東方專制主義」解 釋,因灌溉與治水等大規模工程的需要,「中央集權」的管治方式有優勢。久而久之,民眾於亂離之中,渴望安穩生活,自會把夢想投射到統一與皇權之中。美國學 者戴雅蒙則還原到「地理決定論」。中國有一塊異常大的腹地,黃河與長江流域,交通便利,平原廣闊,有利原始社會部落文化的融合。歐洲大陸則有眾多半島或大 島,中有山脈海峽阻隔,歐洲大陸河流較小,流域又不廣,故各民族溝通較少,文化多元(Guns, Germs and Steel, Jared Diamond)。
研究中國大一統這文明「特例」,還有一個很多人忽略的重要元素:有什麼東西是中華文明獨有,而且流傳千古,至今未變?正是方塊字。
我們常讀到某些西方名人,形容他才高八斗,「精通八國語言」之類,心想怎麼可能?而且為何總是歐洲人才有這種語言天分?
語 言會演化,大家都知道歐洲多國語文頗為相似,意大利、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語言,千多年從拉丁語演化而來。歐洲語文分支速度快,乃因為是拼音文字,一旦 方言出現,每種方言都能拼出自己的書寫文字。有語言學家估計,語言每一千年,有兩成詞彙會演變得完全不能辨識。即是說,今天的法國人如果在時光旅行中遇上 一千年前的法國人,有兩成字眼有如雞同鴨講。
語言各自演變,同一語言會有不同口音;地域差距與阻隔,繼而令不同口音發展成方言,當方言以拼音文字作紀錄,發展成書寫文字,一般會被視為新的「語言」。地球上絕大多數通用的書寫系統皆屬拼音文字,中國人的方塊字是特例。
然 而,單從發音來說,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甚為相似,兩國人民大致可猜度對方說什麼,粗略判斷,相似程度較潮州話與廣東話更接近,又如瑞典語及挪威語,發音相 近,但我們不會說誰是誰的方言,因為它們有各自的拼音書寫系統。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漢字是拼音文字,早就不存在着一種統一的「漢語」,每個地方會根據自己 的方言,發展成不同的書寫文字,變得不能溝通,語文隔閡增大,地域意識亦會加重。但中國傳統是象形方塊字,字的寫法不可能隨發音而變,所以縱使方言出現, 也難反過來創造新的方塊字。
一個潮州人來到香港,他懂 粵語、懂普通話,也聽得懂閩南話,又懂說英語,語言能力按理應接近歐洲人所謂「精通五種語言」的水平。中國方言差別極大,廣東人、四川人與上海人,基本上 不能以方言交談,全賴頑固少變的方塊字,不單令十三億人能溝通,數千年文化一脈相傳,到今天我等南蠻,仍能以粵語誦讀唐宋詩辭,細味古人的溫情暖意,感受 千古絕唱之鏗鏘聲韻。中國人的文化認同感千年未變,大一統思想根深柢固,中華獨有的方塊字是主因。
所以,那些連廣東話上海話也看不順眼,擔心地方意識抬頭,甚至害怕「分離主義」的權貴們,請不必憂心,一天我們仍用方塊字,大一統的向心力會延續,放心

from  潮 池   http://aukalun.blogspot.com/2014/02/blog-post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