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7 June 2024

中國「晶片大躍進」爛尾又一鐵證 宣稱400億造芯的梧升半導體公司破產



近年轟轟烈烈的中國「造芯運動」亂象繁生,許多騙取高額國家補貼的企業最終走向破產。其中號稱註冊資金達百億的梧升半導體公司,因無法支付66萬的工程款項,近日被上海官方宣布清盤。專業人士指,這些公司入場目的只為了騙取國家晶片補貼。

香港《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周三(26日)報道,上海的半導體新創公司「梧升電子科技集團」近日破產,這是中國自主晶片大躍進失敗的最新例證。

根據上海浦東新區人民法院6月6日發布的公告,梧升電子科技集團最大的實體「梧升半導體公司」已被強制清盤,標誌著這家曾是中國半導體產業新星的公司走向破產結局。

兩項目總融資額達400億人民幣 惟無法付66萬工程欠款

梧升電子科技集團成立於 2019 年,其母公司為總部位於香港的「中國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並非中國國有公司,但其名字帶有很強的迷惑性。

根據中國官媒報道,2020年7月,梧升電子集團、總部位於香港的一家名為「中國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的機構,曾和江蘇南京經濟開發區簽署一項協議,表示將投資30億美元建造一家晶片廠;2021年4月,梧升電子集團還宣稱計劃在5年內,建造另一個價值約180億人民幣的研發製造綜合體,兩個項目總融資額達400億人民幣,並積極招募三星電子和台積電(TSMC) 的前高管,聲稱專注於製造用於LCD/OLED顯示驅動器、閃存晶片和相機接觸式影像感測器的積體電路。

2020年7月,梧升與南京高新技術開發區簽約,宣布將興建一座月產4萬片12吋晶片的晶片製造廠。(半導體無元件網)
2020年7月,梧升與南京高新技術開發區簽約,宣布將興建一座月產4萬片12吋晶片的晶片製造廠。(半導體無元件網)

2021年8月,中國官媒宣稱,三星全球執行副總裁張端端將加入梧升集團,以及台積電前電工程部經理鄧覺為(Jowei Dun)也有望加入,但鄧覺為的領英(LinkedIn)帳號上並沒有任何與梧升相關的介紹。

值得關注的是,梧升半導體公司是在兩個總額近400億人民幣的重磅項目後才成立,時間為2021年7月。

不過受資金短缺的影響,梧升電子集團在過去幾年經常被客戶和供應商起訴,包括其中一筆66萬人民幣的工程欠款,主要因為該集團未能獲得新的中國政府補貼以維持其運作。而來自福州、出生於1995年的梧升電子集團掌舵人張嘉樑,更於2022年被列入債務人黑名單。

梧升掌舵人為1995年出生的福建人張嘉樑(左)。(電子工程專輯網站)
梧升掌舵人為1995年出生的福建人張嘉樑(左)。(電子工程專輯網站)

評論:意在騙取國家晶片補貼 未有真正投入晶片研發

澳洲價值聯盟成員、華裔電腦博士張曉剛向本台表示,在中國政府推動的晶片大躍進計劃下,許多企業聞風而動,意在騙取國家的晶片補貼。

張曉剛說:「整件事情就是中國晶片大躍進、浮誇風之下的又一騙補貼,最後失敗的例證。梧升號稱註冊資金是100億、400億投資,賭的就是能拿到政府補貼,但原來它們設想的騙補貼的方式沒有成功,後來不付區區的60多萬工程款。」

美國「對話中國」理事會成員關堯也就此接受本台訪問,他亦認同以騙取國家晶片補貼為目的這些企業,不可能真正將資金投入到晶片研發上,亦不可能有真正的產出,後續的資金就不可能再跟上,從而導致資金鏈斷裂和破產。

關堯說:「這是近年來中國半導體產業掀起了一股大躍進式的建廠熱潮,許多企業紛紛湧入這個高科技領域。他們做這個計劃其實就是為了國家補貼,但是沒有真正的投入大量的技術團隊,拿到補貼之後,他們沒有真正去做這件事,項目大多荒廢掉了,導致項目資金鏈的斷裂、甚至企業破產。」

評論:中國核心技術與世界差距大 爛尾成中國晶片企業終極命運

關堯也表示,中國在核心技術方面與世界有很大的差距,無法憑「大躍進運動」追趕,特別是當美國推出針對中國的晶片限制令後,中國無法取得西方技術,爛尾成為中國晶片企業的終極命運。

關堯說:「首先半導體技術壁壘高,中國企業在核心技術和工藝上與世界領先企業存在差距,難以在短時間內趕超。再加上中美貿易摩擦和技術封鎖等外部環境的影響,高端人才缺乏也限制了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中國半導體企業在大躍進式的擴張後,紛紛面臨破產。」

張曉剛認為,在中共專制體制下很難有創新技術,所以只能靠偷竊西方技術來發展高端產業,這就是所謂的中國「彎道超車」,但近年來西方開始阻擊中國竊取西方智慧財產權行為,中國遂以愛國之名搞自主研發,但缺乏真正的科學研發機制,其結局註定失敗。

張曉剛說:「在中國這種專制體制下,它扼殺創新的,靠從西方去偷盜技術。中國以前有所謂『漢芯』,說是中國自己開發的晶片,其後證實是從美國進口的這些晶片,然後打磨印上新的商標。這種事情是層出不盡,中國熱衷於搞所謂的彎道超車。」

《南華早報》的報道也認為,梧升成立之初,正是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科技戰爭開始升溫之際。該公司的失敗表明,在中美緊張局勢加劇的背景下,一些中國半導體新創公司難以繞過美國的限制,這些限制禁止中國大陸企業從任何地方獲取美國原產技術,甚至禁止美國對中國晶片業進行投資。

早在2021年,中國晶片產業就紛紛爛尾,在短短1年多,分布於江蘇、四川、湖北、貴州、陝西等5省的6個百億級半導體大項目先後停擺,總規劃投資規模達2974億元人民幣,但「打破西方壟斷」、「製造中國芯」等大標語仍在。

記者:吳亦桐、宋子杰(倫敦) 編輯:施芷珊



from RFA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bankruptcy-06272024112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