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9 June 2024

台湾取代香港成纪念六四活动主场,网络聚焦

五年前的2019年,香港维园举行的纪念“六四”活动成为中国大陆公开纪念六四的绝唱。从此以后,纪念活动由公开转为地下,由组织转为个人的隐晦方式展开,这不禁令人想到当年共产党在国统区展开地下民主革命活动的场景。吊诡的是,曾经反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共产党今天变成比国民党更专制的一方,而真正的民主革命却在国统区台湾开启,并日臻完善成熟。如今,中华民国台湾取代香港成为纪念六四活动的主场,并吸引了国际媒体的聚焦。台湾朝野上下也利用这个契机公开发文,悼念一九八九年在北京天安门事件中惨死在共产党抢口下的民主义士。 

中华民国总统赖清德六月四号当天在脸书上发帖说:35年前的今天,全世界都屏息看着天安门,那时候,民主化浪潮席卷全球,亚洲各地的青年学子们同样站出来,追求民主自由、呼吁国家改变。台湾在前人筚路蓝缕、民主前辈牺牲奉献之下,从威权体制迈向民主化。年轻人继承民主火炬,持续深化民主,在这块土地上,长出野百合、种出野草莓、开出太阳花,并让青鸟飞扬。一个真正令人尊敬的国家,可以让人民大声说话。任何政权都应该勇敢面对人民的声音。纪念六四,不只是为了六四,更因为全球心系民主自由的人们,都有着共同的信念:唯有民主自由,才能真正保护人民。六四的记忆不会在历史的洪流中消失,我们也会持续努力,让这段历史记忆能够长存人心,感动关心中国民主的每一个人。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六四当天发文说:今天是六四事件35周年,追寻自由的灯火在全世界的华人心中不曾熄灭,我们也仍在海峡的这一端实践与捍卫民主。回顾当年的六四前夕,是两岸人民跨越时空和意识型态,最紧密相连的一刻。当年的中正纪念堂广场和天安门广场保持电话连线,刚经历解除戒严的台湾青年学子,为和平争取自由民主的大陆学生加油打气。这时,连结两岸的不再只是历史、文化、和血脉,更是追求自由、民主、和人性尊严等普世价值的共同期待。六月三日晚上,解放军开入天安门广场的那一刻,中正纪念堂广场透过电话连线,成为两岸历史最沉痛的见证人。我们每年都必须纪念六四的理由,正是因为两岸的命运仍然紧紧相依,正是因为这是中国历史绝不能被抹去的一页,正是因为我们对自由民主的坚持没有一刻松懈。35年前,台湾的青年学子在中正纪念堂广场前,静坐陪伴天安门广场度过漫长的一夜。 35年后,中华民国透过第三波民主化改革,向所有仍在追求自由民主的华人,证明我们有经验、能力、决心能够维系民主体制,而一个稳定的民主与宪政体制,正是对自由最好的保障。中国国民党永远与追求自由和民主的朋友们站在一起,我们坚定捍卫中华民国,守护这座华人的民主灯塔。

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在当天的发文写道:《一个国家是否进步,取决于它是否能面对历史中难以面对的日子》;对过去的台湾,这个日子曾是二二八;对现在的中国,则是六四。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虽然经济突飞猛进,然而人民心中却有一道尚未愈合的伤口,那就是三十五年前,天安门广场上的事件。1989年六月四日,中国的年轻知识份子因为呼吁改革,而遭受无情镇压;有些人失去生命,有些人失去家人,幸存者也成为“被噤声的一代”。直至今日,中共当局依然把六四定位成“反革命暴乱”,把热爱国家的年轻人,形容为颠覆政府的叛乱份子,这对经历六四学运的那一代人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台湾在1947年发生二二八事件,要等到1995年,政府才正式表达歉意。这段时间里,被二二八事件伤害的家庭,默默地悲痛着。从小,看着父亲每年二二八这一天静静地流泪,二二八这个日子变成我觉得尴尬不安的一天。我想以自己的感触,跟对岸的朋友们分享:“有真相,才有原谅。有原谅,才有和解。有和解,才有和平”;让不能被说出口的日子能被说出口,是开放社会的第一步,这一步,台湾走了四十八年。已经到应该平反六四的时候了。平反六四,更能证明中国政府可以面对自己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不让历史的悲剧再发生在后代子孙身上。

网友@高伐林发帖说:35年了,有人问:为什么你们一定要记住六四?林培瑞教授说:我们记住六四,是因为它让我们看清了中共的本质。在那时,这个党所有的外衣脱落在地,毫无隐藏。没有任何书籍、电影或者博物馆,能让人看得如此清晰。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5%BE%AE%E8%A8%80%E5%BE%AE%E8%AF%AD/20240609-%E5%8F%B0%E6%B9%BE%E5%8F%96%E4%BB%A3%E9%A6%99%E6%B8%AF%E6%88%90%E7%BA%AA%E5%BF%B5%E5%85%AD%E5%9B%9B%E6%B4%BB%E5%8A%A8%E4%B8%BB%E5%9C%BA%EF%BC%8C%E7%BD%91%E7%BB%9C%E8%81%9A%E7%84%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