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6 January 2021

中国去年不良贷款率下降, 但未来潜在不良贷款还有可能增加

中国银保监会22日公布,截至2020年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816亿元;不良贷款率1.92%,比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官方称,主要经营和风险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资产3.02万亿元。截至2020年末,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76%,较年初下降5.1个百分点。银行保险机构流动性总体保持平稳,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146.5%,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长106.5%。

中国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在发布会上指出,去年不良贷款率下降有多重原因:一是监管层要求银行必须加强风险管控,加强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严防风险;二是银行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去年处置不良资产的力度空前;三是去年中国经济增长超出预期,为银行不良贷款没有出现大幅反弹创造了很好基础。

但肖远企也提醒,一定要看到未来银行不良贷款形势还比较严峻,潜在不良贷款还有可能增加,他说,“我们都作了压力测试,有相应预案”。

一名上市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路透表示,目前不良资产供给总量仍然较大,从结构看存在两个特征。一方面,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经过过去几年的处置,表内不良贷款的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表内不良资产压力仍然较大。

另一方面,中国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表外和表表外的不良压力较大,而这可能会在2021年进一步体现出来。

另一家上市银行部门主管指出,2021年银行有两类资产面临较大不良压力,一是信用卡、消费金融等零售板块资产;二是部分去年意外爆雷的大型企业,相关资产质量风险较大,且“这也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

另外中国央行公布数据显示,商业银行2020年12月末结构性存款余额进一步降至约6.44万亿元人民币,环比上月减少1.02万亿元,较2019年末则大降3.16万亿元,基本达成此前监管要求的全年压降三分之二的目标。

中金公司预计,2021年监管层面对结构性存款应该也不会再设硬性的整改要求。对于符合监管要求的真结构,监管还是会鼓励其后续规模发展,今年可能会看到结构性存款规模重回正增长。

中国银保监会去年5月末至6月初指导部分商业银行压缩结构性存款规模,以打击“企业利用低息贷款、债券资金投资结构性存款”导致的空转套利;有银行被要求在2020年年底时,存量结构性存款规模不得高于2019年底规模(约9.6万亿元)的三分之二。

中金公司认为,监管对银行结构性存款管理的整体要求是回归“真结构”的本源。结构性存款压降整顿以来,国内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业务已经逐步向真结构转型。

结构性存款是存款与金融衍生工具的混合体,凭借高收益特征,逐渐成为各类银行吸储和维护企业客户的利器,但这也变相抬高了银行负债端的成本。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4%BB%8A%E6%97%A5%E7%BB%8F%E6%B5%8E/20210126-%E4%B8%AD%E5%9B%BD%E5%8E%BB%E5%B9%B4%E4%B8%8D%E8%89%AF%E8%B4%B7%E6%AC%BE%E7%8E%87%E4%B8%8B%E9%99%8D%EF%BC%8C-%E4%BD%86%E6%9C%AA%E6%9D%A5%E6%BD%9C%E5%9C%A8%E4%B8%8D%E8%89%AF%E8%B4%B7%E6%AC%BE%E8%BF%98%E6%9C%89%E5%8F%AF%E8%83%BD%E5%A2%9E%E5%8A%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