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法国世界报论坛版刊登了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安多瓦纳彭达嗞(Antoine Bondaz)的文章,标题是:中国治理新冠疫情模式并不可取!
文章指出,就在西方国家日益陷入史无前例的公共健康危机之际,中国政府却开足宣传机器,大肆宣传政府抵抗疫情的成功,其目的除了改善中国的形象之外,更带有明确政治色彩,那就是要向全世界显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优越于西方的政治体制。正如中国官方《人民日报》3月10日的文章所指出的那样,必须彰显中国式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北京将此前被叫做是中国的切尔诺贝利的武汉肺炎轉换成做政治宣传的机会。
首先推卸责任甩锅
具体而言,北京政府是如何运作的呢?首先第一步就是把责任推给地方政府,重新改写危机爆发的整个过程,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地方政府,而中央政府则无可谴责。中国官方宣传机构甚至对病毒的来源提出公开质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3月5日在一次记者会上公开提出虽然新冠病毒的首列受害者出现在中国,但这并不意味着病毒的来源一定是中国,居然在官方场合传播民间有关病毒可能来自美国的谣言。
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其次,中国官方使用的第二种策略便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北京试图禁止舆论提到政府没有在第一时间对疫情采取及时行动,阻止病毒在中国全国乃至在全世界的蔓延,浪费了两三周的宝贵事件。如果说,中共高层早在1月7日就对疫情展开讨论的话,要等到一月二十日,习近平才首次就此发表公开讲话,公佈了中央以及地方應對疫情必须采取的措施。更有甚之,北京始终不断繼續封锁打压舆论,不仅在危机爆发的初期,针对李文亮等首批吹哨者,而且封锁行动仍在继续,例如武汉中心医院主任医生艾芬近日的言论被就删除,公民记者陈秋实失踪已将近一个月依然毫无音讯,呼吁习近平引咎辞职的许志永已失踪多日,可能面临多年的监禁。与此同时,北京以迅速复工来试图阻止西方日益热烈的有关全球化模式的讨论,因为这场危机使各国开始警惕对中国产品的过于依赖,尤其是在医药行业產品的依賴所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打造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中国官方的第三大目的是要打造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中国主席习近平早在2013年8月就明确提出必须有计划的做对外宣传,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在这场危机中,北京批评西方从中国撤侨,但却毫不犹豫地从伊朗撤侨,同样在批评西方限制中国航班入境的同时,却对俄罗斯以及朝鲜等国的边界封锁不加予任何置评。另外,中国还向伊朗以及意大利等国运输医药物资,展开医疗外交,推动医疗卫生一带一路,以此向发展中国家显示,同美国不同,中国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大国。
中国官方的最后一个目的,也是最令人担心的目的,那就是试图对内对外吹捧中国模式的优越性。十年前,中国政府就曾经借金融危机的机会做類似的宣传,今天新冠肺炎又成为北京新的机会。无论是中国官方喉舌环球时报还是中国驻外的外交官员都异口同声地渲染中国在治理新冠肺炎上的有效性,呼吁外国人应该留在中国最安全。
中方的上述宣传对西方部分民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西方各国政府因此将更加倾向于采取强制性的措施,民粹政党也会利用此一机会攻击欧盟的共同合作政策。文章因此强调指出,西方治理模式的可信度虽然遭到质疑但卻并非无可挽回,在这场应对危机的战役中,同欧洲分享民主价值的亚洲国家,台湾以及韩国就成功地在透明,保障个人自由的前提下遏制了病毒的进一步扩散。政治体制之间的对比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民主与专制之間的两元对立,必须完善西方的治理模式,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中国模式并不可取。
https://www.lemonde.fr/idees/article/2020/03/16/coronavirus-le-modele-de-gouvernance-chinois-n-est-pas-un-modele-a-suivre_6033206_3232.html
from RFI http://www.rfi.fr/cn/contenu/20200316-%E6%96%B0%E5%86%A0%E7%97%85%E6%AF%92-%E4%B8%AD%E5%9B%BD%E6%B2%BB%E7%90%86%E6%A8%A1%E5%BC%8F%E5%B9%B6%E4%B8%8D%E5%8F%AF%E5%8F%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