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稱,美國「發動了迄今為止經濟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戰」。美國東部時間6日凌晨12點01分,美國關稅清單生效。中國以向美國340億美元商品加徵25%的關稅進行回擊。
這只是貿易戰的開始。今年早些時候,特朗普下令美國向中國價值50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關稅,中國表示將回之以同等規模關稅。這次生效的340億商品清單是其中的第一部分,專家預計,這場貿易戰會繼續升級。
對中美有何影響
特朗普聲稱,對中國徵收關稅旨在停止「以不公平方式將美國的技術和知識產權轉移給中國」,同時保護美國就業。但在真正的貿易戰中,很難說誰是贏家。
渣打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丁爽向BBC表示,關稅可能會對一些產業起到保護作用,但兩國消費者將為此付出更高代價,且雙方關稅清單中打擊的產業將會承受損失。從中國來看,主要是航空航天、電子通訊、人工智能等受惠於政府政策的產業,而對於美國,第一輪中受打擊的主要是農業和汽車行業。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表示,目前階段的貿易戰對中國經濟影響有限,雙方500億元的關稅清單可能會使中國GDP增長削減0.2個百分點。
丁爽認為,除貿易方面的考量,更難評估的是信心缺失造成的影響,其中最主要體現在股市反應上。根據《紐約時報》統計,截至上周,中國股市較1月高點已下跌超過20%。
這場摩擦的重點並不僅僅局限於貿易。宏利金融(Manulife)首席經濟學家格林(Megan Greene)認為,貿易只是兩國緊張局勢中的"小插曲",其本質問題是兩國在多個領域爭奪領導權的較量。「貿易戰不能使他們真正達到目的,但是一種刺探對方的方式,」她對BBC說。
雙方清單重點
美國清單:
- 共涉及1102個項目,價值約500億美元。
- 清單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有818個項目,這些項目在4月清單中已出現,價值約340億美元,於7月6日起徵稅。
- 第二部分為新增的284個項目,價值160億美元,主要包括半導體、電子、塑膠等產品。美國稱這些產品受益於「中國製造2025」等產業政策。這一部分清單將接受公眾審核,具體生效日期未定。
- 與4月相比,新清單移除了平板電視、醫學用呼吸儀器、空調組件等商品,但仍會針對汽車行業。
中國清單:
- 涉及659項商品,價值約500億美元。
- 清單也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有545項,價值約340億美元,包括農產品、汽車、水產品等,7月6日起徵稅。
- 第二部分價值160億美元,具體實施時間另行公告。
台灣與韓國會「尤其脆弱」?
根據路透社報道,目前沒有證據顯示中美在最後階段進行任何談判。這意味著可能事態短期內不會有好轉。「我不認為任何一方會在這個關鍵問題上讓步,事態只會越來越惡化,」格林也是如此認為。
鑒於這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連個經濟體,這場爭端中難免會有雙方的其他貿易伙伴受到衝擊。丁爽指出,台灣與韓國可能會在中美貿易戰爭「尤其脆弱」。
他解釋稱,這是因為台灣與韓國位中國對美出口提供了很多中間產品,同時也處在美國對華出口的產業鏈中。「這就像給打擊了兩次,」丁爽向BBC中文稱。「這是按照總體情況來說,不是針對第一輪清單,但如果是全面貿易戰,這兩個經濟體很容易受到雙向影響。」
關鍵在於美國承受力
這場貿易戰會發展到什麼地步?這個現在還很難講。但特朗普表示,500億清單中剩餘的160億清單將會在兩周內生效,如果中國繼續報復,將考慮對中國價值5000億美元的產品徵收關稅,這大約相當於去年美國從中國的進口總額。
這對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變會大得多。此前曾有分析顯示,如果美國完全停止從中國進口商品,中國GDP將下滑3個百分點。
丁爽認為,如果關稅清單超過500億,美國面臨的困難也會加大。此次500億的清單已經經過不斷論證,以為將美國損失減到最輕,如果規模繼續擴大,美國付出的成本必然會上升。
他表示,鑒於中國對經濟外需的依賴度大於美國,此次貿易戰中中國的損失會更大,但接下來的走向可能取決於美國的承受損失能力有多強。隨著貿易戰逐漸發展,對日常生活、選舉版圖及美國經濟的影響日漸凸顯時,談判應該會重新開始。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不管貿易戰是否會終結,中美之間的摩擦還將繼續。「雙邊的矛盾會持續存在,因為這不僅僅是貿易的問題,更多是戰略對手的問題,所以美國還是會盡可能的在科技等領域採取投資、出口的限制,來放慢中國趕超的步伐,」丁爽說。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4737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