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8 March 2017

【立場新聞】顧秋田:此情難再 — 為何香港不會再有另一個薯片叔叔

有人說,過去幾個月就像一場夢。可惜要來的總要來,沉醉過後,總要面對夢醒時分。香港從來就是現實,現實從來都是迫人。獅子山下,沒有甚麼逆轉奇跡,金紫荊旁,只餘一片愁雲慘霧。

曾俊華所代表的,不是一個政治派系,不是一套施政理念,甚至不是任何政策立場。由始至終,他代表的其實只是一個簡單的信念──we are still one。不論社會如何四分五裂,我們仍是一個香港。儘管高牆處處,我們還是願意相信圍牆內的人和我們說著同一種語言,有著同一種盼望。只要有一個合適的人走出來,社會始終都可以重修舊好,找一個大家都接受的平衡點重新出發。然而,隨著他的落敗,這僅餘的一絲希望亦告幻滅。當最後的橋樑都已崩裂,甚麼團結、和諧亦變成遙不可及的夢想。

「薯片叔叔」是一個特定時空裡的特定產物。儘管曾俊華擁有世界級的公關團隊,他的成功卻是結合了天時地利。由「守財奴」、「中產財爺」到「薯片叔叔」之路,實在有太多不可或缺的因素。假如在某個平行時空裡,某一個人沒有出現,或是某一件事沒有發生,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薯片叔叔。而過了今日,香港亦恐怕難再提供合適的土壤,孕育出另一個曾俊華。在3月26日,香港正式進入了「撕裂2.0」。但這場「撕裂2.0」不只是未來五年、十年的事,而是一條真真正正的不歸路。

一、泛民重傷,三線抗爭皆到盡頭

曾俊華之所以得到大量民主派市民支持,是因為遇上了他們最脆弱的時候。曾經,民主派以為2014年的佔領運動是公民覺醒的開端。可惜遍地開花沒有帶來民主的果實,反而讓中共看清了港人的底牌。佔領運動、旺角騷亂和之後的宣誓風波,分別代表了「和理非非」、「勇武抗爭」和「走入議會」三條抗爭路線的潰敗。短短兩年間,民主派三度試圖突圍,傷亡卻一次比一次慘重。在這群龍無首、新路線仍未確立的時候,曾俊華橫空出世,就像在茫茫大海裡漂過一根浮木,成為了所有人唯一的寄望。

由於受傷太重,所以民主派亦史無前例的願意妥協。即使曾俊華明確支持23條立法,對831框架含糊其辭,他們也寧可接受。然而,這種迷失的狀態不會維持太久。繼續下去,香港的民主運動只有兩條路走──有些人會心灰意冷、選擇認命,變成六四後的中國式順民;有些人會在跌到之後重新站起,用其他方法和中共繼續周旋。前者早已心死,不會對任何人抱有期望,後者負隅頑抗,眼見今次挺曾無功而還,自然也不會再輕言妥協。無論如何,都難再出現民主派為一名建制中人搖旗吶喊的場面。

二、高官落地,浪子回頭千金難買

有了時勢,不代表人人都可以做英雄。民主派支持曾俊華,是因為他是「唯一一個建制高官肯講人話」。這種想法很容易理解,但背後其實有不少耐人尋味之處。首先,這個條件分成了前後兩部份,次序絕不能調轉。建制派講人話(如田北俊)是浪子回頭,會被讚賞;民主派走入建制(如湯家驊)卻是賣港投共,比民建聯更無恥。因此,要進佔香港政治光譜的中間位置,只有從藍到黃的一條單程路,民主派政客是想也不用想。

當然,由建制走入中間,也不是人人可以做到。換作是根正苗紅的曾鈺成出來講人話,只會招來「收買人心」、「分化泛民」的指控。相反,高官雖然屬於建制一方,但香港人對公務員的政治中立畢竟還抱有一點幻想。加上財金政策向來較少引起關注,除了一年一度的財政預算案,其餘工作普通市民其實不大清楚。由於不用硬著頭皮執行國民教育、廿三條等政治任務(甚至政改亦可置身事外),在建制政界人士中,又以財金系官員最能給人政治中立的感覺。曾俊華能成功走入中間路線,財爺的身份實在功不可沒。

三、兩屆財爺,正邪交纏聯商制共

然而,以前高官身份批評政府的人說多不多,說少也絕不算少,陳方安生和王永平就是很好的例子。曾俊華得到廣大支持,還有一個很詭異的因素,就是他和商界的關係。也許是因為田北俊訓身支持,也許是他擔任財爺九年的履歷,市民普遍相信他是商界心儀的人選。某程度上,過去幾年市民對官商勾結的指控,反而成為了曾俊華的最大本錢。所謂lesser evil,就是市民在共產黨和地產黨兩個敵人之間,選擇了後者。

香港人很現實,沒勝算的事絕不會做。民選議員被DQ,比個喊喊已經仁至義盡,因為大家都感到無能為力,連遊行都不想去了。反觀曾俊華參選,卻能獲得500萬真金白銀的捐款,與其說是因為lesser,不如說是因為evil──不夠evil,根本就不可能「聯商制共」,更不可能支撐這場歷時三個多月的夢。

此情難再,蘇州過後全線停航

薯片叔叔就是這個特殊環境創造出來的神奇人物,為中共帶來了前所未見的威脅。中聯辦全方位介入這次特首選舉,足以證明他們的確擔心被曾俊華乘虛而入。正因如此,中共往後只會更嚴密提防曾俊華這類人物再度出現。在第一點上,中共已徹底摒棄懷柔政策,民主派所受壓迫只會更加鋪天蓋地,市民進一步降低期望是可預見的事。但在第二和第三點中,中共卻大可加強對香港政界的控制。

首先,在新一屆政府的問責團隊中,相信不會再有任何稍具個人魅力的人。張建宗這種只懂辛勤工作的「伙計」是最佳選擇,但黃仁龍、陳家強、甚至陳智思這類人物,中共就會抱有一定戒心。至於新民黨、自由黨中有真正選舉經驗,懂得connect市民的人,更加不可能被委以實權。最好整個團隊都像陳甘美華、丁葉燕薇一樣,毫無個人特色,只能像倒模出來的工具一樣,一意為北京執行他的意旨。同時,Facebook亦將會是下屆問責團隊的大忌。和市民溝通,就足以觸動北京的神經,會被視為「曾俊華式叛變」的先兆。

如果我是中聯辦,更會立即重新檢視一遍所有D4以上官員的資料,看看誰人有機會變成另一個曾俊華。於外國長大、或是入職前有其他工作經驗的人都是高危人物。(順帶一提,曾俊華曾於美國任職中學教師,直接接觸年青人,其後以31歲「高齡」加入政務職系,也令他視野更為廣闊,更加貼地)公務員團隊原本是一個大熔爐,但AO中始終有很多天之驕子。經此一役,政府領導層中的熔合過程只會進一步加劇,將懂得獨立思考的人像雜草般逐一拔走,就是有另一個曾俊華,也不可能再進入權力核心,建立這等跨黨派的勢力。

我不是狂熱薯粉,但曾俊華的出現,的確為黑暗中的香港帶來過一絲卑微的希望。雖然這個結果一早已經預見,但在曙光消失的一刻,畢竟難免感到唏噓。最可悲的,是此後也不會再有任何人能帶領社會走出困局。也許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根本從來就沒有任何生機。



作者 facebook



原文連結

from 港文集 http://hktext.blogspot.com/2017/03/hong-kong_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