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9 February 2014

中国里外看:鸟瞰中国新闻生态

作者:陈明
中国新闻在当今世界已经成为巨大的产业,其生产者包括中国官方媒体和以中国网民为主导的自媒体,以及外文的和中文的外国媒体。本文以新近的一些中国新闻事件 为例,详细陈述和分析了中外媒体的相对优势和劣势,指出中共的信息封锁是中外媒体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和变数,并尝试展望了这种优势和劣势在未来的消长趋势。

风云际会使当今中国成为全世界毫无争议的首屈一指的人口大国,制造大国,污染大国,腐败大国,独裁大国,媒体大国。

当今中国在当今世界毫无争议的“首屈一指”还有很多。但独裁大国与媒体大国这种奇妙的排列组合,无疑使中国成为令人感到兴奋或刺激的国家,让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许多有志进取的媒体人和研究者感觉格外有趣。

提到媒体,在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当然是依然在飞速发展的新媒体。据中国《通信信息报》报道,截至20139月,中国手机用户达到12.07亿。也就是说,中国新媒体用户若是成立一个国家,也已经是仅次于印度的世界人口大国了。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当局坚持实行一党独裁,钳制人民言论自由;中共雇佣的监督人民网络言论的网络特工也达到200万人之众。这一数字据信比世界各国当局用于监控网民言论的人员总和还多。

鉴于当今中国数亿人已经把新媒体当作自己的主要新闻来源,观察当今世界的中国新闻的生态,尤其是观察中国作为一个独裁大国与媒体大国这种奇妙的组合所导致的独特新闻的生态,也成为一种令人兴奋或刺激的消遣。

当然,这种观察也可以成为一种趣味盎然的象牙塔学术研究,足以让许多学科的研究者拿出毫无争议的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

*包子与中国新闻生产者*

本文所谓的中国新闻,是指当今世界有关中国的新闻,即中国新闻。

中国新闻的生产者包括中国国内的官方媒体以及由中国网民所主导的自媒体,以及报道中国新闻的外国媒体,其中包括以外文和中文进行报道的外国媒体。

鉴于中国国内外的民众已经大规模甚至大部分采用互联网作为自己的主要消息来源,本文所讨论的中国新闻主要是受众通过网络获取的中国新闻。

中国新闻的生态可谓是宽广得无边无沿的大题目,空泛地讨论或探究中国新闻的生态难免导致无根的游谈,难以得出有多少含金量的新知。

好在是学术研究贵在以小见大。研究者完全可以从小处着眼,观察研究当今世界中国新闻的生态,采用“一叶而知秋”的观察方法,辅以尽可能多的可以实证的例证。

已故的中国20世纪最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这方面给当今中国新闻研究者树立了一个好榜样。例如,陈寅恪选取考察杨贵妃嫁唐明皇时是否是处女这种从小事着眼的角度,研究唐代中国社会,以及唐朝社会的种族多样性,文化多元性。

陈的研究结论是:杨玉环嫁给唐明皇时并非处女,而唐朝李家皇室对此也不十分在意,从而显示了:1)李家不属于特别看中所谓女子“贞操”的传统、正统的中原汉族;2)唐朝的文化是明显多元的,即有看重未婚女“贞操”的传统中原儒家文化,也有李家这种不看重未婚女“贞操”的外族文化。

在这里应当顺便指出,中国20世纪另一位最著名的学者钱钟书聪明过人,知识丰富过人,但钱钟书对陈寅恪有关杨贵妃是否是处女的研究公开表示不屑,认为陈寅恪这种研究既无聊又无意义,这显然是属于智者千虑之一失,不足为训。

总而言之,观察或研究当今世界的中国新闻的生态,也不妨参照陈寅恪的研究战略,以小见大,以中国执政党共产党党魁习近平在2013年年底时到北京的大众化餐馆庆丰包子铺吃包子这种“小事”作为出发点,作为说明问题的典型例证。

以习近平包子为出发点或典型例证考察当今世界中国新闻的生态,可以说有涉及范围广泛的重要意义或价值。这些意义或价值包括:

1)习近平包子得到中外媒体的广泛报道,因此,有关的考察可以有足够的广度;

2)中国媒体以及中外媒体有关的新闻报道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有关的考察可以有足够的深度,让考察者可以由这种差异对比深入理解中外媒体报道的不同意义;深入理解中国以及中国之外的中文媒体报道的价值取向和生态状况;

3)中共官方推出习近平吃包子的宣传,在遭遇来自各方的质疑、嘲笑、抨击之后,中共又悄然撤回了有关的宣传;自习近平201211月接掌中共和中国最高权力之后,这类事件屡次发生,因此,仔细考察习近平包子的来龙去脉,对了解当今中共的宣传与中国网民和外国媒体的互动具有广泛的启迪意义;
4) 进行这种考察研究也可以使媒体业界、尤其是使中文世界的媒体人更清楚地确立自己的定位,从而有助于媒体人更加知己知彼,有助于让它们扬长避短,清楚地看到 自己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多下功夫,在哪些方面不要做无用功;与此同时,这种汇总考察研究也有助于中国新闻的消费者评价和鉴别中国新闻的质量。
*习近平包子新闻纵览*

截至目前,来自中国各方面的众多迹象大都清晰地显示,12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看似随意地到国营的大众餐馆连锁店庆丰包子铺就餐吃包子和炒肝,并不是像中国官方媒体所宣传的那样,是习兴之所

致想吃包子就轻车简从地去吃了包子,而是中共官方精心安排的一次亲民公关秀,目的是颂扬宣传中共党魁的伟大和“接地气”。

中国官方媒体开始大力进行习近平包子的主旋律宣传之后不久,中国网民“郑直”(“正直”谐音乎?)发表技术含量极高的调查报告《习近平包子背后的四海微传播是谁》。

“郑直”的报告以清晰、清新又带有低调幽默的语言,向中国公众头头是道地展示了官方媒体大力炒作的习近平包子秀的种种破绽。中共宣传部门旋即采取最强力的措施,下令对“郑直”实行密不透风的封杀。

中国国内外的观察家一致认为,中共当局对“郑直”这种完全是事实陈述的调查报告作出这种奇特的反应,只能有一种合情合理的解释,这就是,中共当局对其精心安排和表演的公关秀把戏被揭穿而感到恼火和不知所措。

毫无疑问,中共当局拥有不受任何制约的权力,很多事情可以说到做到,很多新闻说封杀就封杀。然而,如今毕竟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不是当局一手遮天就可以暗无天日的时代了。

“郑直”的调查报告可谓网络时代最优秀的调查性新闻报道。其调查报告借助互联网飞速扩散,不胫而走。假如中国也有普利策奖,“郑直”毫无疑问拥有夺冠的强大实力,可以跻身全世界最优秀的调查记者行列。

“郑直”的调查报告及时出现,迅速扩散,产生爆炸性的影响力,让中共当局明显地惊恐万状,狼狈不堪,无非是因为其调查报告有根有据有数字地指出了在他/她看来习近平吃包子公关秀的一些明显疑点。

“郑直”在其报告中指出,习近平去庆丰包子铺吃包子,被身份认证为“时事评论员”的新浪微博账号“@四海微传播”“偶遇”并报道出来,中共官方所大力宣传的这种说法显示出许多明显的破绽或猫腻,其中包括:

1@四 海微传播的身份神秘又可疑,该帐号拥有者声称并强调是“偶遇”习近平,因此心情激动,忍不住立即发出报告,但实际却是在习近平抵达包子铺一个小时之后、在 习近平离开包子铺之后半个小时才发出有关习近平吃大众包子的微博和照片;其时间安排之周到,周密,冷静,犹如专业保安机关;

2@四海微传播和其他一些神秘的新浪微博帐号与中共传媒协调精确,甚至精确到以秒计算的水平;

3@四海微传播所发布的照片具有专业摄影师、而且是官方摄影师的角度,能站在包子铺柜台里面拍摄习近平买包子。

在观察家们看来,“郑直”的网文一举颠覆了中共当局的宣传;其调查报告被中国网民和一些海外媒体四处热传,导致其影响力爆炸性扩大,导致人力财力超强的中共及中国政府宣传部门也感到中共的官方宣传难以抵挡,中共当局不得不尴尬地悄然败退。

美国网络新闻网站“中国数字时代”发布报告说,中共及其政府主管网络信息监控的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简称“国信办”)向全国互联网网站和互联网管制当局发布两道密令:

“全网查删作者署名郑直的《习近平包子背后的四海微传播是谁?》一文,立即执行。”

“请各网站从首页撤下‘习近平赴包子店就餐处将划线留念 防拍照人太多’及相关报道。这个话题适度降温不炒作。”

这两道密令清晰无误地显示了中共当局的手足无措和败退。众所周知,“适度降温不炒作”是当今中共宣传部门的特殊用语,其意思是以尽量不引人注意的方式收缩和取消令中共尴尬的报道宣传。

顺便说一句,在中共当局掌控严密的中国,中共当局煞费苦心推出的一个公关大项目一下子被一个或一群媒体高手三下五除二打了个稀里哗啦,这种事情在过去的几年里,尤其是在过去的一年里频繁发生。

这些高手有的是打出自己的真名,如旅居荷兰的学者李剑芒(李在201312月下旬进行的科学试验一举揭穿了中

共官方报纸《环球时报》民意测验造假,令中共当局猝不及防,穷于应对),有的使用目的显然是在于隐藏身份的化名,如“郑直”。

这些高手好似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林高手,能神不知鬼不觉潜入敌手看守严密的大本营探囊取物或大显身手,然后飘然离去(如“郑直”),或站在屋顶或墙头上大叫大嚷,向众人炫耀自己的高超手腕,让人多势众、财大气粗的敌手无可奈何,并担心他下次什么时候会再来再出手。

假如把今天的中国互联网比作武侠小说所谓的江湖,那么,像李剑芒和“郑直”这样比大内高手还高了不知多少倍的高手可谓频频出现,或频显身手。他们纵横驰骋于江湖,手腕高超得让最内行的看客也惊叹不已。

这些网络高手显然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时代除恶扬善的民间英雄,大致相当于英国传说中的罗宾汉,或中国传说中的燕子李三。这些网络江湖高手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威慑力量,让中共当局也不得不忌惮三份。

这 是一种特别值得全世界媒体和新媒体研究者以及政治学研究者关注的现象。就像习近平包子的新闻事件的发展所清晰显示的那样,这些中国民间网络高手的存在对中 国新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为他们显然具有超巨大的能量,可以一举将中共精心组织安排的宣传一举击溃,或砸得不成片断难以收拾。

*中外报道各异*

习近平吃大众包子经过中国官方媒体的炒作,很快成为全中国和外国媒体瞩目的大新闻。

 在中国国内,民间评说和官方媒体大异其趣。
中国民间的反应,即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所表达出来的反应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从各种角度用各种俏皮、精致、犀利、幽默、嘲讽的语言,对习近平的这种公关秀予以无情的揶揄挖苦讽刺。

中国网民评论习近平吃包子秀的精彩纷呈的言论再次显示,中国网民的评论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政治评论。

研究者指出,中国网民之所以频频展示出这种全世界超一流的精彩纷呈,并非是中国网民的智慧或政治评论才能超出世界其他民族,而是缘于中国一些特殊条件。这些特殊条件包括,1)中国网民人数超巨大;2)中国公众只有网络这一个有相对自由的言论表达渠道。

与此同时,就习近平吃包子秀的问题,中国网民所显示的另一种反应则是认为,不管怎么说,不管他是真心还是虚情假意,习近平愿意展示亲民姿态毕竟是好事。

此外,网民还有一种反应是介于上述的两种反应之间,既不是激烈的批判,也不是基本认同官方的宣传。

在另外一方面, 中 国官方媒体的反应则只有一种。简单地说就是,中国官方媒体的有关报道和评论是各显其能的歌功颂德,其歌德宣传万变不离其宗,其主题思想可以大致归结为:中 国最高领导人亲自去餐馆,亲自排队,亲自付款,亲自坐下来,亲自吃包子,有这样一位“接地气”、“亲近人民”的领导人掌管中国,中国人有福了,中国有福 了,中国前途光明了。

与中国网民精彩纷呈(以及官方媒体滑稽可笑)的报道和评论相比,外国媒体的报道和评论用中国网民的话说就是明显“弱爆”了。

任何一个懂中文、懂外文、并大致了解中国国情的读者将中国网民和外国媒体的报道评论作对比,都会感到这种强烈的“弱爆”感。

为了说明问题,同时为了节省篇幅,在这里不妨展示一些外文的外国媒体的报道评论标题:

Xi Jinping’s Buns Are All the Rage

习近平的包子火了(美国《华尔街日报》1229日)
 
Chinese president breaks protocol with lunch stop at bun shop
中国国家主席打破常规到一家包子铺吃午餐 (英国《卫报》,1229)
 肉まんを並んで買う習近平、最も世論が満足したニュースに=中国

中国:习近平排队买肉包子、最令舆论满足的新闻 (雅虎日本新闻网站,2014年元月2日)

Simple steamed bun helps cast Xi Jinping as a man of the people
大众化蒸包子襄助塑造习近平为普通人 (《爱尔兰时报》,元月4日)

L’exemple du président / Comme tout le monde, il a fait la queue devant le comptoir, il a payé et il s’est assis à une table. 
主席的榜样 / 跟大众一样,他排队,他付款,然后他找张桌子自己坐下 (加拿大法文《蒙特利尔日报》,元月8日)

*外文外国媒体简析*

以上介绍的是一些外文外国媒体的中国新闻,也就是有关习近平包子的新闻报道。除了外文的外国媒体报道之外,本文在下面还要讨论中文的外国媒体报道。

细读外文的外国媒体报道,甚至只要大略扫视外文的外国媒体报道的标题,读者就可以看到外文的外国媒体之“弱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反应速度迟缓;

2)报道或评论角度不够巧妙和多样;

3)语言表达与中国网民的相比太平淡苍白。

外文的外国媒体所展示出来的上述“弱爆”现象可以很容易解释:

1) 中国官方所宣传的习近平吃包子亲民的新闻,到底是新闻还是假新闻,也就是说,这种官方新闻宣传到底有多少新闻价值,外文的外国媒体需要遵从自己的专业规 范,需要看到更多的东西才能做出判断,才能确定自己进行的报道是新闻报道,而不是跟从中共的宣传不自觉地为中共做免费宣传;因此,外文的外国媒体即使是1229日、即习近平吃包子的次日发出的报道,也是在中国网民大举议论和中国官方媒体大力报道之后的马后炮;

2) 外文的外国媒体对受众是其他国家的人,其受众不像中国网民或公众一样对中国的国情有那么精微的了解,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有那么多的背景知识储备,这种局面 导致外文的外国媒体对习近平包子这种新闻的报道或评论,不可能像中国网民的言论那样丰富多彩,角度精妙,而只能是偏向概括、偏向宏观的政治(如独裁权力的 运作),偏向抽象而不是具象;应当指出,偏向概括、宏观、抽象也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但新闻写作无疑也如同文学写作一样,贵在大图景清晰的同时语言表达活 泼生动;

3)中国网民显然 对中国的大图景把握得一点也不差甚至比外文媒体更强,同时他们的语言表达又活泼生动得多;由于难以逾越的文化和语言鸿沟,外文的外国媒体在描绘或评论中国 新闻事件的时候难以跟中国网民一样活泼、俏皮、犀利、尖锐、深刻、丰富、多彩;例如,以上列举的外文外国媒体最有趣的标题(即加拿大法文《蒙特利尔日报》 的标题),是模仿或戏仿中国网民或中国媒体。

再例如,下面的这种网民言论在中国微博上比比皆是,让读者看到中国网民语言之新鲜、生猛、精彩、到位,显然是外国记者或评论家无论如何也难以企及的:

“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些嘲笑朝鲜人民痴迷于金三胖的人,居然在为某人自己排队买包子吃唱赞歌,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你觉得吃包子重要还是公布财产重要?西方邻居已经在公布财产的正确道路上领先了某些自称资本主义掘墓人的小丑!”

这样的中国网民言论在中国互联网上四处流传,随处可见。相比之下,外文的外国媒体的报道和评论确实是显得迟缓又平淡。

最让外文的外国媒体感到棘手或尴尬的是,由于难以逾越的语言、文化、历史和知识鸿沟,他们难以在自己的报道中引用中国网民许多超精彩的言论。例如,上面的这两则很优秀的网民言论,外文的外国媒体就难以引用,因为其中包含太多的需要解释的“典故”,因而太难翻译。

*外文外国媒体详析*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这里不妨拿《华尔街日报》旗下的《中国实时报》发表的一篇有关习近平包子的新闻报道进行稍微详细一些的分析,以显示外文的外国媒体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里之所以选取《华尔街日报》旗下的英文《中国实时报》的报道为例,是因为,

1)《华尔街日报》是全世界数一数二最注重中国新闻的外国媒体,其中国新闻报道阵容之强大在全世界数一数二,仅其《中国实时报》就有16位正式记者,另外还有数目不详的非正式记者,专门评论中国的特约评论家;

2)《中国实时报》这篇报道属于最及时(发表在习近平吃包子消息传出的翌日)又最详尽的外文外国媒体报道,其他媒体(包括中国主流媒体)在其之前和之后发表的报道在详尽方面都难说有所超越。

然而,懂中文的读者对照阅读中国网民评论和《华尔街日报》两位记者Laurie Burkitt Yang Jie的这篇题为“习近平的包子火了”的报道,将不能不感到《华尔街日报》报道的“弱爆”、“平淡”、“过时”:

“习近平吃包子的消息在中国火了。

“中国国内媒体在大炒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六微服去北京一家包子铺的消息。习近平在那里排队,要了一份猪肉包子当午餐,自己付了款。

“到北京西部的庆丰包子铺就餐的人拍摄到习近平的照片。习近平做了如此寻常、如此传统、如此普遍的事情,让他们感到吃惊。”

对美国读者,对英语世界的读者来说,这样的中国新闻或许很新鲜,很有趣,因为它包含了大量的新知。但对熟悉中国新闻的中国人,或对懂中文又关心中国新闻的外国人来说,在当今这个一天二十四小时新闻不断滚动更新的时代,这样的新闻就明显老旧了。

对中国读者来说,在过去,也就是在1970年代以及之前的年代,中国消息闭塞,他们要想了解中国的真实新闻和外国媒体报道只能通过中共的喉舌新华社出版的《参考消息》得到一些支离破碎的了解,在那个时代,《华尔街日报》的这种语言活泼、低调幽默的新闻报道足以令中国读者感觉耳目一新,甚至是振聋发聩。

然 而,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在地球一端有什么风吹草动的消息便会立即传到另一端的时代,尽管中国当局依然在试图将中国公众保持在消息闭塞的状态,尽管新华 社依然在出版《参考消息》,向中国国内的读者提供支离破碎的外国媒体有关中国的新闻或评论,但互联网的发展使公众的信息渠道大为扩展。

因此,《华尔街日报》的这种报道只能对西方读者是新闻,对消息灵通的中国读者则是了无新意的旧闻---《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内容都是关心中国新闻的中国读者在12个小时之前甚至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早就知道了的。而且中国的读者甚至还有许多更是参与了中国新闻的生产。

显然,在互联网时代,外国媒体的中国新闻报道面临巨大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共依然在努力维持的报禁,有利于减轻外国媒体的中国新闻报道在中国所面临的这种挑战。而中国报禁的解除或放宽,只能加剧外国媒体在中国所面临的挑战。

实际上,《华尔街日报》的上述报道已经清晰地显示出外国媒体现在还无法应对这种挑战。这里的例证是,《华尔街日报》的上述报道的角度甚至报道的语言和思路也都是中国网民已经用过了的。

对 照阅读中国网民评论和《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习近平的包子火了”,懂中文又懂英文的读者会看到,《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所谈及的话题,如习近平下大众化餐馆 与美国高官去大众餐馆就餐的对比、习近平日常生活与过去帝王将相的对比,美国驻中国大使骆家辉乘飞机自拖行李、自买咖啡到北京与中国官员外出必有一大帮随 从服侍的对比,总之,《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所谈及的所有话题都是中国网民已经谈过,而且谈得更风趣,更到位,更直截,更犀利。

尽 管《华尔街日报》是美国乃至世界报界的名牌,尽管该报的写手是业界的顶尖好手。但跟千百万中国网民当中的顶尖好手相比,《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还是难免显得 “弱爆”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假如中国有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华尔街日报》的这种新闻报道根本就不是中国民间好手的对手,因为它的报道出笼迟缓,语言 平淡,视角不够多样化,陈述让中国读者感觉隔靴搔痒不到位。

但是,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华尔街日报》毕竟是《华尔街日报》,该报的写手毕竟是业界的一流好手,能把新闻写作的客观平衡的看家本领玩得炉火纯青。在该报道的最后,两位写手来了两段这样的平衡:

“在媒体控制普遍存在的中国,微博是相对活跃的舆论平台。中国的微博用户星期天对习近平去包子铺吃午餐的做法作出了基本上是积极的评价。一位用户表示,‘这是好事。至少,他是愿意走进人民的日常生活。’

“尽管如此,社交媒体上的很多评论看来是被过滤掉了。被转发3000多次的图片只有18-50个评论。”

应当指出,《华尔街日报》的这种“平衡”报道,其实也都是中国网民在它之前已经做过了的。但毫无疑问,《华尔街日报》这样的新闻报道文字是标准的、中规中矩的高档外文外国媒体产品。与此同时,中文的外国媒体一般都不超过、并且往往是低于这样的水平。

另外还要指出,《华尔街日报》的这篇报道显然错过了中国网民应对中共宣传的最佳、最有力的反应,即“郑直”发表的技术含量极高的调查报告《习近平包子背后的四海微传播是谁》一文。

*外文外国媒体壁障*

当然,与只能是通过微博之类的自媒体进行打一枪就走的游击战式发言的中国网民相比,或与只能听命于中共宣传部门指令唱中共赞歌的中国主流媒体相比,外文的外国媒体自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和重要性。

外文的外国媒体可以自由地发表长篇大论的报道和评论,可以毫无顾忌地指名道姓地分析、剖析、评论、抨击中国领导人和执政党,可以从容地展开说理而不必太担心被封嘴或封门。

这样的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无疑更有利于传播新知,凝聚共识。而这一切都是中国网民和中国主流媒体现在还可望不可及的。

鉴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媒体大国或媒体市场,许多外国媒体力图或积极谋划以自己之所长,攻中国之所短,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或至少分一杯羹。

然而,外文外国媒体投资于中国媒体市场有众所周知的政治风险。当今中国当局依然拥有任意关闭新闻机构及其网站的绝对权力。中国当局最近屏蔽又开放了路透社和《华尔街日报》的中文网站,从而再次展示了这种绝对权力。

虽然外国媒体坚持声言,它们绝对不会屈从于中共当局的这种绝对权力,而是会坚持新闻自由的原则,坚持进行真实新闻的报道,而不是看中共的脸色行事对自己的报道进行自我审查。

然而,这种声言在很多时候显然不完全可信。毕竟,外国媒体谋求在中国发展是商业利益的驱动。中共的绝对权力具有巨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力量,足以让在中国营业、或从事中国新闻报道的外国媒体不得不有所顾忌。

最 近得到广泛报道的美国彭博社压下中共最高领导层与中国超级富豪的财产关系的事件,就清晰地反映出中共的绝对权力对外国媒体的影响。彭博社总编辑甚至将当今 中国比作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并向其记者暗示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要把这一点牢记心间,以免给自己或给通讯社招致灭顶之灾。

在报道中国新闻的时候,外文外国媒体在中国除了不得不面对中共当局的绝对权力之外,也面临上述的那种难以逾越的文化和语言鸿沟。

虽然及时而高质量的翻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填补这种鸿沟,但在宽广而有利可图的中国新闻领域,文化和语言鸿沟依然是难以逾越。有这种鸿沟在,即使有及时而高质量的翻译,也难免让中国的受众感觉外国媒体报道或评论中国的事情是隔靴搔痒,说不到点子上。

中 国人对中国新闻当然是感同身受,用自己的语言评论起来更到位。上面援引的两则从中国互联网上随机抽取的网民言论就是典型的例子。优秀的中国网民基于自己对 中国国情的精微精深的了解,对中国公众的精微精深的了解,总是能用中文作出外国人难以企及的精当评论。用一位媒体业界老手的话说就是,“外国媒体的中文版 再好看,也不会比中国网民的言论更好看,外国媒体如今都在抄袭中国网民的言论。”

外国媒体克服这种文化和语言鸿沟的唯一途径是雇佣中国本地记者专门为中国受众生产内容。然而,在可见的将来,还难以预期中国当局大幅度放松对外国媒体的各种限制,其中包括有形或无形的对雇佣中国当地记者的管制或限制。

显然,外国媒体还在冥思苦想如何突破中国市场这种特殊的政治和语言文化的壁障。

 *中文外国媒体*
中文的外国媒体是指服务器设在国外、不受中共宣传部门直接控制的中文媒体。这种媒体包括西方国家的主流媒体,也包括华人组织或个人开办的中文新闻网站或博客(即广义的自媒体)。

为了讨论方便,本文讨论的中文外国媒体将局限于中文的网络媒体。

中文外国媒体不受中共的管制机构的直接管制和压制,因此至少在理论上应比中国国内的媒体有更多的言论自由和和言论多样性。然而,实际情况显然比理论更复杂。

习近平到大众化包子铺吃包子,中文的外国媒体也予以大量的报道。纵观中文的外国媒体的报道,可以说,除了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等少数例外,大多数中文外国媒体都展示出明显的原创力缺乏。这种缺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有意无意地重复中国官方的宣传;
2)炒外文媒体的冷饭(即翻译、抄袭或重炒外文媒体的报道或评论);
3)炒中国网民的冷饭(即抄袭剪贴或炒中国网民的言论)。

至少从一时一事来看,人们很难判断有意无意地重复中国官方的宣传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中共的影响或操控,还是业者新闻价值观问题。但炒冷饭无疑是新闻专业水准不够的一种表现。

新闻专业水准不够,原创力不足,导致太多的海外中文媒体每遇到重大新闻事件发生便只能以反应式、跟班式的报道应付。太多的中文外国媒体或媒体人长期以来把人家报我也报、依样画葫芦、鹦鹉学舌或电脑文字处理剪贴作业当作新闻报道。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中文外国媒体最好的中国新闻报道是单纯的翻译,即翻译外文外国媒体的报道。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中文外国媒体往往是等而次之,依样画葫芦,将外文外国媒体做的报道重新炒做一遍,没有新角度,没有新语言,没有发现,新闻写作的质量明显次于外文外国媒体。

重炒外文媒体的冷饭如今成为中文媒体最常见的运营模式。冷饭新闻的最明显的特征是比热饭新闻晚,比如,晚两个小时,二十四小时,四十八小时,七十二小时,甚至晚一个星期,两个星期。

然而,炒冷饭的问题主要还不是晚,而是缺乏新意,不能给受众新知。套用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一个有名的句型说就是:低劣的新闻报道都是相似的,优秀的新闻报道则各有各的新意。

新闻的灵魂、新闻的本质是新知。假如能给受众新知,新闻事件发生一年,十年,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之后也可以写出好新闻。但是,假如不能给受众新知,即使是新闻事件发生一个小时、10分钟、5分钟之后写出的东西也可以是炒冷饭。

在 通信技术不发达、信息流通不那么通畅的时代,冷饭也有价值。在很多情况下,对很多人来说是炒冷饭的新闻甚至也可以权充很多人的热饭。然而,在今天这个时 代,互联网几乎覆盖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获取地球另一边的新闻易如反掌,转瞬即得,消息灵通的人太多,冷饭被识破的时间无限缩短。

与此同时,好新闻则是“好饭不怕晚”。我们先前已经看到,在杨玉环死去一千二百多年之后,陈寅恪硬是根据当年有关杨玉环是否是处女的八卦写出了好新闻,因为陈给人们提供了新知。

*中文媒体认识误区(1*

中国网民对中国公共事务发出的评论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政治评论。然而,限于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外文外国媒体对中国网民言论除了简单的援引之外似乎难有更好的用途。

与此同时,十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网民的精彩言论对中文外国媒体也构成了极大的、而且显然是难以逾越的挑战。这种挑战的主要表现是,因为语言和文化的相同,中文外国媒体的写手基本上是清一色地对中国网民的精彩言论照抄照搬---写手们似乎都被中国网民震慑住了,只能拱手投降。

就习近平包子的新闻而言,读者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中文外国媒体对中国网民的精彩言论都是这种处理方式。
这种处理方式在中文外国媒体的报道中有两个变体:

1)整个报道从头至尾就是单纯照搬照抄中国网民言论,没有其他内容;

照搬照抄可谓一种原汁原味的模仿。英语有言,“模仿是最真诚的恭维。”话虽如此,媒体或媒体人的职责显然不是恭维,而是报道新闻。恭维不是报道新闻。

中文外国媒体的这种不尽人意的表现,显然是源自华人圈中一种对什么是新闻报道的认识误区。这种认识误区可以用非常受中国观众喜爱的中国中央电视台著名记者柴静的一本书的书名《看见》为代表。

柴静显然认为,新闻报道的本质或宗旨是记者“看见”,或记者代观众“看见”,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让更多的人知道。显然,在直接照搬照抄网民言论的做法,也属于这种“看见”式新闻报道。

然而,这种对新闻报道的理解显然大成问题,显示了柴静以及许多的华人媒体人对这个问题没有想通,没有想好。

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能够在第一时间“看见”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能将自己的“看见”与世人分享,这岂不是说,记者越来越成为一种可有可无之人?

再者,“看见”本身在许多情况下其实没有多少价值,关键问题是看见并看出门道来。中国的老话“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其实已经说出了这个道理。

在当今世界,世人显然跟以往一样更需要的是能“看出门道”来的记者,而不是单纯“看见”的记者。假如单纯追求看见,一台300美元的自动摄像机就可以胜任愉快。

换句话说,只是单纯“看见”的记者越来越不值钱了,就像可以顶用的摄像机价格也越来越低廉了一样。记者单纯追求“看见”只能是死路一条。

*中文媒体认识误区(2*

“看见”型的新闻报道观显然是错误的。鉴于这种错误的观念依然是在华人媒体圈中“深入人心”,有必要在此进行进一步的申说。

前面已经提过,新闻的本质在于“新知”。但新知往往不会从纷纭复杂的事物中自动跳出来将自己呈现给世人。新知需要挖掘、发现才能呈现。

挖掘和发现当然需要机遇。然而,法国大科学家路易·巴斯德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机遇只是青睐心里早有准备的人”(La chance ne sourit qu'aux esprits bien préparés)。

巴斯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只能发现心中已有的东西;假如心中没有东西,就算是东西摆在眼前,人们也会几百年、几千年视而不见,发现不了。

巴斯德所说的这个道理在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当中都可以找到无可辩驳的例证。

科学研究方面最著名的例证包括青霉素的发现---苏格兰科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在1928年发现,他要培育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因为遭到一种青霉菌的杀灭,而没有像他计划的那样生长。

这种现象先前不知道被多少人、多少科研人员看见过,但谁的心中都没有青霉菌的用途,于是也就没能发现青霉素的用途。只有来了心中有物的弗莱明,青霉菌的妙用才被发现。后来挽救了不知多少人生命的青霉素就这样诞生了。

人文研究方面最著名的例子是甲骨文的发现---先前中国中原地区出土很多刻有奇怪纹样的甲骨;这种被许多人看见的奇怪的甲骨被普遍认为是“龙骨”,并被研磨成粉当作中药。

但到了20世纪初,罗振玉等人心中有物,想到那些奇怪的纹样可能是古文字。于是,甲骨文就被发现了,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明史就这样添加了一个绚丽的新篇章。在此之前,全世界这种古老的文字记录不知被多少中国人吃进肚子,变成了粪便。

上述的新知需要挖掘和发现的道理,也同样适用于新闻报道,适用于中国新闻报道。

新 闻报道必须是一个挖掘和发现的过程,必须是超越简单的记录(在电脑时代就是超越简单的文字处理剪贴),必须超越简单的“看见”或“事实陈列”(实际上, “事实陈列”从来就不可能是简单的,但这是一个更为复杂而有趣的问题,本文不能详谈),必须写出故事背后的故事,必须为受众提供新闻背景,提供思想线索, 提供更富有启发性的观察角度。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中国网民的言论报道。也就是说,记者必须是报道新闻,而不是抄袭或炒冷饭。中国网民的言论必须是记者赖以争取获得新发现的起点,而不是发现的终点;记者必须向受众提供新知,虽然新知的成份或佐料不妨是网民的精彩言论。

*新闻报道与发现*

在这方面,来自经济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例子或许可以更好地说明问题。众所周知,大饥荒是人类历史上常见的现象。不知道有多少亿普通人或专家“看见”过这种现象。

但是,在亿万“看见”的人当中,只有印度裔的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发现,在当今世界,大饥荒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政治现象;在人民可以选择政府的国家,在媒体可以自由地监督和抨击执政党的国家,从来没有发生过饿死人的大饥荒。

阿马蒂亚·森这种诺贝尔奖级别的超级发现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其可圈可点之处甚多。但有两点对本文眼下的讨论特别有参考价值:

1)他所看到的现象是有史以来一直摆在世人面前的现象,但这种普遍现象所蕴含的好像是至浅至明的道理,却需要有一个心中有物的人来发现;

2)他的伟大发现一旦公之于世,便立即会有所向披靡、不可抗拒的力量。

当然,大多数或绝大多数媒体人不是阿马蒂亚·森,不能在每一次报道中都做出他那样的重大发现。更何况阿马蒂亚·森本人也不是天天都做出重大发现。

然而,媒体人不是阿马蒂亚·森这一事实并不能让媒体人可以推却发现新知的责任。从事新闻报道的人必须在每一条新闻里发现或大或小的新知,从而让新闻是新闻,而不是冷饭或制造文字垃圾。

具体到习近平包子的新闻事件而言,从事报道的媒体人当然可以做出很多或大或小的发现。例如,在中国国内外有关习近平包子的众说纷纭当中,有一位记者得到了这样的一种独到发现:

“从中央到地方的中共及其政府官员平时吃的东西都是特供的,跟中国大众吃的是不一样的,民众吃有毒食品,官员的食品则是特供安全食品;因此,习近平吃一次民众吃的包子才算是一种大冒险,才会成为重大新闻。”

这样的发现虽然不可跟阿马蒂亚·森的发现相提并论并驾齐驱,但也跟森的发现有共同之处,这就是,1)隐藏有关道理的现象是世人共知的;2)有关的发现一旦公布,便有所向披靡、不可抗拒的力量---即使是中共宣传部门的总管也无法否认有关的发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网络为平台获取信息,发表言论,中国网络动态成为中国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假如不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话。与此同时,网络动态这种新生事物对从事中国新闻报道的媒体人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以中国网络动态和网民言论为报道对象的媒体是否能达到及格或合格水平,实际上取决于相关媒体或媒体人是否能把握中国国情的大图景,驾驭中国网民的言论,赋予网民的言论新的阐释,新的意义。

只 有这样的报道才算是合格的新闻报道。而真正合格的新闻报道总是受读者的欢迎。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众多的中文读者虽然自己也能读网民言论,但仍然喜欢读有关中 国网民言论的新闻报道。(美国之音中文网一度向全世界的中文读者提供这种新闻报道。)这个道理就跟虽然有许多观众看过著名电影或电视节目之后依然喜欢读有 关的报道和评论一样。

可以说,在这个互联网大普及的时代,在新媒体技术发展、应用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国新闻记者面临许许多多新的挑战,但最大的挑战依然是最古老的挑战。如今 的记者跟二百年前、三百年前的媒体人面临的挑战是完全一样的,这就是如何更好地为受众提供新闻背景,提供思想线索,提供观察角度,提供故事背后的故事。
这种挑战是对媒体人的想象力、原创力、学识、知识、见识的挑战。可以相当保险地说,这种挑战几百年不变,今后也不会变化到哪里去。这种挑战要求媒体人要不断学习,刻苦用功,不能耍小聪明,更不能不懂装懂,以炒冷饭或抄袭充当新闻报道。

*中国新闻:挑战与展望*

从目前来看,由于中共专制独裁、钳制舆论的限制,本应是生产最好的中国新闻的中国媒体在可见的将来难以拿出最优秀的中国新闻,中国的媒体在可见的将来将不得不继续扮演中共的工具或喉舌的角色。

与此同时,中国网民通过自媒体进行的报道和评论无疑属于最优秀的。但由于中共举世无双的网络言论控制,中国网民往往不得不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方式突破中共的信息封锁,他们的言论因此往往容易碎片化,难以形成持续的巨大的舆论场,难以对社会变革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 当今世界,最好的、最全面的中国新闻依然来自外文外国媒体,因为外文外国媒体记者在可以进行自由的新闻报道的媒体人当中显然水平最高,训练最好。然而,在 信息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对消息灵通的中国人来说,外文外国媒体的中国新闻难免让他们感觉滞后,而且还有隔靴搔痒之感。

外文外国媒体报道中国新闻不但有语言文化障碍,而且也有知识障碍---在言论自由的西

方国家,或在没有森严报禁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中国这种网民现象,即最精彩的社会舆论来自民间,来自自媒体。显然,外文外国媒体还在摸索如何应对人类文明史上的这种

新现象。但在当今世界,从事中国新闻报道的外文外国媒体面临的最直接的挑战显然是来自中共当局。

20141月,总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际调查记者同盟与许多国家的许多媒体机构(主要是报纸)同时发表关于中共最高领导层亲属在海外隐藏大笔财产的调查报告。中共当局随即在中国境内对那些外国媒体机构的网站实行屏蔽。被全面屏蔽的网站包括瑞典语、荷兰语等小语种的网站。

就中国当局采取这种前所未有、看似难以理喻以的全封锁行动,专门追踪中国当局网络信息封锁动态的海外网站greatfire.org123日发表报告说:

“我 们找到了完全封锁的原因。以上报纸被国际记者调查同盟列为中国离岸金融解密新闻的发布伙伴,因此被全站封锁。没有被列为发布伙伴的媒体,只有有关报道被屏 蔽,或者根本不屏蔽。因为中国用英语或者小语种阅读新闻的人并不多,我们认为中国对这些网站进行全站封锁是报复性的,并不只是控制信息传播。”

由此可见,中共当局正在加强对外文外国媒体的控制。

于此同时,更多地受制于中共当局管制或钳制的中文外国媒体的专业水准普遍偏低,其报道和评论多以抄冷饭为主。不属于外文外国媒体的中文外国媒体普遍担心外文外国媒体推出中文版,从而使他们难以继续炒冷

饭(有评论家则干脆将他们的炒冷饭做法称之为“剽窃”)。

今后需要观察的是外文外国媒体中国本土化如何进展或萎缩,中国媒体的新闻自由如何进展或退步。

随着信息技术在继续日新月异地爆炸性发展,随着信息搜索越来方便,世人可以越来越方便地搜索、获取和比较新闻(就如同比较飞机票价格或定期存款最优利率一样),优秀的媒体和优秀的媒体人显然将会有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并且越来越不可取代、越来越有利可图。
未来的媒体竞争将继续是优秀人才的竞争。优秀的媒体人在任何时候都将是稀缺人才,就跟优秀艺术家、优秀科学家在任何时候都是稀缺人才一样。这样的人才的去向和才能发挥将在不同程度上决定媒体机构的兴衰。

但无论如何,中国新闻生态未来的总体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是独裁大国压倒媒体大国并进而压倒外国媒体,还是媒体大国在外国媒体的呼应和支持下驯服独裁大国。

from 《纵览中国》 http://www.chinainperspective.com/ArtShow.aspx?AID=24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