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当总编辑刘进图(Kevin Lau Chun-to)1月通知员工自己遭报社所有者调任的时候,流传开来的怀疑是,他成为了安抚中央政府及本港建制派的牺牲品。编辑部里一片震惊。港人则高声 抗议,因为他们担心,刘进图的突然离职标志着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即中共在钳制香港独立媒体上更进了一步。
撤换刘进图一事正值香港进入动荡期之时:在令中央政府担忧的普选特首问题上,存在应当走多远的争议,而且还有大陆政治与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带来的更 大矛盾。在很多人看来,《明报》的人事变动不仅印证了相关恐惧情绪,还彰显了新闻媒体面对政治影响时的脆弱性。不久前的周末,数百名抗议者聚集在《明报》 办公楼外,不少人身着黑衣、手握黑气球,呼吁该报保持其独立性。
曾任《明报》编辑及香港立法会议员的大律师吴霭仪(Margaret Ng)表示,“如果《明报》倒下去,就真的意味着(新闻独立进取的)烈火熄灭。”
“这是生死攸关的时刻,”吴霭仪说。“现在没有什么报纸做全面的调查性报道;《明报》是唯一的例外。”
香港报摊贩售种类繁多的出版物,从各个政治立场的角度报道新闻,反映了特区对言论自由的保护。此外,还有诸多刊物专注于较为轻松的话题,比如名人八 卦和赌马诀窍。小报《苹果日报》专于争议性报道与性丑闻,受众广泛;《文汇报》和《大公报》等出版物则忠实反映中央政府的观点,读者较少。
仅四五家香港报纸追求对特区及大陆事务提供全面而独立的报道,《明报》就位列其中。刘进图在任期间,该报深入调查了香港特首梁振英(Leung Chun-ying),还曾追查一名大陆维权人士的死亡事件。尽管此人被判定为自杀,但许多人怀疑他死于谋杀。最近一段时间,《明报》参与了国际调查记者 同盟(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进行的调查,其对象是拥有深厚政治背景的中国富有公民的海外账户。
“相对而言,它一直能在报道上取得平衡,因此人们珍视它的独立性,”为《明报》撰写专栏的香港著名记者程翔(Ching Cheong)说。他曾因间谍罪在大陆遭到近三年的监禁,自称当时是被诱捕。
“现在,由于突然撤换总编辑,所有人都担心,这种相对独立的编辑原则会受到干扰,”程翔说。他本人及《明报》的其他一些观点作者经常批评香港政府和大陆当局。
尽管《明报》在香港媒体市场上占据的是一个细分领域,但其内容精良、视野开阔的传统赋予了它巨大的影响力。《明报》创刊于1959年,创始人之一为 查良镛(Louis Cha)。在中文读者中,他以笔名“金庸”闻名,是一名备受推崇的武侠小说家。香港中文大学1月公布的民调显示,《明报》位居香港报纸公信力排名榜的第三 位,紧随位于榜首的英文报纸《南华早报》和次席的《香港经济日报》之后。
1995年,马来西亚华人丹斯里拿督张晓卿爵士(Tan Sri Datuk Sir Tiong Hiew King)收购了《明报》的控股权,以及该报旗下的出版物。他主要经营常青集团(Rimbunan Hijau Group)。这家跨国木业公司在中国的业务颇具规模。《明报》的记者表示,报纸易主之后,基本上保持了其独立性。但记者和编辑说,由于总编辑刘进图将被 撤换,他们担心新闻编辑部的自主权今年有所减弱。
《明报》副采访主任曾锦文(Phyllis Tsang)表示,“大家感到非常震惊、吃惊。”刘进图离职一事让很多人表示担忧,曾锦文就是其中之一。她说,“有的人非常激动,强忍住泪水。自权力交接以来,我们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她这里指的是1997年香港回归。
她和其他一些香港记者表示,他们担心北京方面的政治影响力正在腐蚀香港回归时建立的正式壁垒。
根据中英两国达成的“一国两制”协议,香港应该享有高度自治权,通过其法律和司法系统使居民、企业及新闻媒体不受大陆的控制。不过,香港的媒体机构 还希望吸引那些注重进军大陆市场的广告客户,而能否成功进入则取决于是否取悦其领导人,或者至少不能冒犯领导人。香港记者援引报道指出,一些公司已经将广 告从那些激怒共产党的出版物撤出。
香港立法会议员、工会领袖李卓人(Lee Cheuk-yan)表示,“所有新闻媒体的老板都想与中国做生意;他们得与中央政府步调一致。”
刘进图没有就离职一事作出评论。《明报》发表声明称,该报将继续恪守公正报道、编辑独立的承诺。
该报女发言人发表声明称,“明报多次经历总编辑的转变,编辑方针始终如一,不会因人事变动而有所改变。”该报尚未宣布长期代替刘进图的人选,目前是由一名前主编主持工作。
《明报》发生剧变之际,香港媒体的独立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去年秋天,香港政府拒绝向一家资金充足的初创企业发放电视执照,即使一个政府委员会表 示,该电视台会促进良性竞争。上述决定致使数千人进行抗议,他们声称这个决定反映出香港政府想要阻碍那些可能会激怒中国当局的独立媒体发声。
中央政府没有就刘进图离职引发的争议发表评论。上周,中共《人民日报》旗下的畅销小报《环球时报》进行驳斥,称有关共产党进行干预的说法“可笑”、“幼稚”。它指责香港的反对派力量利用该事件“挑动香港居民与内地的对立情绪”。
未来一年,香港的政治局势可能会较为紧张。民主势力呼吁开展大规模抗议活动,迫使北京方面允许香港在2017年进行全面直接选举,自行选出特区行政 长官。到了6月,香港可能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来纪念天安门广场镇压事件25周年。在过去,此类集会活动会吸引数万人走上街头。
“如果《明报》出现转变,那香港真正的独立新闻空间就更小了,”香港中文大学新闻系讲师陈婉文(Yuen Chan)说。“人们在说,这说明我们不能再依赖传统媒体了。”
本文免翻墙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 2014/02/08 -- 《信报》创办人:港新闻自由面临空前考验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4/02/07 -- 批港府电视发牌顾问被投诉后辞职 港府称无施压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4/01/30 -- 《纽约时报》香港书商因计划出版抨击习近平书籍被捕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4/01/23 -- 明报之暗,是香港巨痛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4/01/21 -- BBC:明报四专栏作者开天窗抗议加东版抽稿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4/01/21 -- 明報四作者開天窗示不滿 吳志森﹕我為什麼要「開天窗」抗議?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4/01/15 -- BBC:《明报》撤换总编震动港媒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4/01/14 -- BBC: 不满明报换主编 李柱铭专栏开天窗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4/01/14 -- 德国之声:爱国主义与刀把子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4/01/13 -- 吳靄儀:如果《明報》沉淪 ( 本文免翻墙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6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