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1 June 2024

六四日将近 香港《基督教时报》头版留白

来源:
法广

香港天主教周刊周六版的头版几乎空白,本周是中国政府镇压北京天安门广场运动35周年。据《基督教时报》写道,在这个变得如此“限制性”的社会,它只能“以空白替换文字段落来应对当前的情况”。

据法新社今天报道称,香港天主教周刊《基督教时报》周六版的头版几乎空白。自由不断减少的香港,长期以来曾经是中国唯一一个获准在香港中央广场维园举行纪念六四活动的地方。

这些纪念活动通常以烛光守夜的形式纪念当天被军队杀害的许多示威者,但自 2020 年起就被禁止了,当时北京开始在香港实施了一项非常严格的安全法,这使人们对中国曾经留予香港的大部分自由生存产生了质疑。

英国于1997年将香港归还给中国。

本周,七人在香港再次被捕,被指控煽动叛乱,因为他们“利用即将到来的敏感日期”在社交网络上发布帖子。

《基督教时报》的社论称,“近年来,香港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限制越来越多。”该报通常每年都会发表与天安门事件相关的文章。但今年的社论称,“即使是祈祷,如果它是抚慰历史记忆,也可能是有问题的。”

为纪念六四屠杀而举行了30多年的天主教弥撒,最终也于2022年被取消,组织者担心此举违反香港安全新法律。

北京和亲北京的香港当局为该国安法律辩护,称在2019年大规模的民主抗议活动之后,有必要结束暴力并恢复秩序。

此前,据天主教亚洲新闻报道称,天安门广场事件35周年纪念日6月4日即将到来。依照传统,香港会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守夜活动来庆祝这一周年纪念日,直到2020年北京实施严厉镇压,也让这一活动陷入了沉寂,并将关押2019年6月最后一次活动的推动者。

中国也因此以“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让香港天安门事件纪念陷入沉寂;多年来,香港天主教教区甚至不再为天安门事件的受害者组织弥撒活动,而此前曾在这一场合举行过。多年前,每到6月4日晚上,成千上万的香港人聚集在那里并点燃蜡烛。

在此背景下,香港福音派基督徒试图以另一种方式打破当局强加的沉默,发起的倡议就显得非常有意义。据对华援助协会(China Aid)网站报道,纪念北京学生惨案35周年的中文祷文已在网上发布多日,并邀请任何认同该文本的人亲自签名。其目的是将其转变为付费广告,并于6月2日在香港福音派周刊《基督教时报》上发布。发起人在一份说明中指出,“没有任何个人或组织发起这份请愿书,它是由大家共同签署的”。

所选择的标题体现了这个祷告的基调:“我们坐在巴比伦河边哭泣”,即圣咏137篇的开头,其中讲述了以色列人被俘虏的经历。对耶路撒冷“颓垣败瓦”的记忆与天安门广场的残酷镇压相比,与“多少年轻生命的热血和激情”相比较。“即使今夜无星,也无烛光可点,让我们在上主奇异恩典的大光中,在灵魂深处燃亮一根蜡烛,将他们未竟之志延续在光影祷声中,莫失莫忘,上主啊!”。

祷文还提到了香港的局势,一股力量“权力如粗旷的手伸向不同的角落,教人恐惧和畏缩”。祷文引用了宗徒保禄在《罗马书》中的话,祈求天主教导我们即使在这个时代也要坚持着“善良,包容和爱的力量,为修補社会的裂痕祷告,守护公义与真理不容在社会中消失”。

最后,祷文纪念那些被驱散、监禁或流放的人们。祷文总结道:“用祢大能的膀臂,给我们,坚固,帮助,扶持,在纷乱的世情中明白上主的旨意,明辨,笃信,践行,直到基督的再来”。

没有消息报告,香港当局是否光顾了《基督教时报》的编辑报道行为。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406/%E5%85%AD%E5%9B%9B%E6%97%A5%E5%B0%86%E8%BF%91%7C%E9%A6%99%E6%B8%AF%E3%80%8A%E5%9F%BA%E7%9D%A3%E6%95%99%E6%97%B6%E6%8A%A5%E3%80%8B%E5%A4%B4%E7%89%88%E7%95%99%E7%99%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