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成龍和方中信學做警察的警隊頭目鄧炳強,只許自己幽默,看不過眼香港電台《頭條新聞》嬉笑怒罵,謂多月來此節目從來沒有譴責或批評過暴徒。
言下之意,即是要「平衡」報道才算公道。每個節目的設計,有自己傳統與風格,況且《頭條新聞》是個人意見節目。按警隊大佬的邏輯,要「各打五十大板」才滿意,那麼請大家留意,香港電台最一面倒最偏頗的長壽節目,叫《警訊》;四十多年來,《警訊》為你重組案情,曲線宣傳警察英勇、破案用心、關愛市民,乃高超政治化妝術,一哥欠香港電台一句感謝。
若要「平衡」,《警訊》應該加插新環節,介紹警察的新穎戰術,例如制服已不能動彈的示威者後仍然踩頭踩頸踢頭踢身的格鬥新招、解釋交通警打八字撞示威者的理論根據、射盲記者又不肯認帳的高尚情操。《警訊》亦可學習鄧炳強式幽默,找一哥來示範韋小寶交際術,解釋一下警察罵市民「曱甴」「開香檳」都是搞氣氛。案件重組環節方面,不要忘記多年前警署警員強姦案、七警暗角施襲案;最新的警察欺壓深水埗露宿者毀人家當事件,彰顯警察繼往開來。《警訊》如此改革,就平衡公道了。
廣播道號角聲響起,高官們雙重標準、自打嘴巴,陸續有來。通訊局容許 TVB 不須播放港台節目,政府卻繼續優惠 TVB,慷納稅人之慨,一毫子牌照費也不收。大氣電波頻譜,屬於社會公器;若然頻譜要競投,按無線電話頻譜的市場價格,可能高達四億元。TVB 能白白使用寶貴頻譜,因為牌照規定要製作某類新聞及社會公益節目、播放政府廣告與港台節目,才獲豁免。如今撇去港台眼中釘,等同甩去部分社會責任,一毫子牌費不收,政府對 TVB 情深義重,恩寵有嘉。
以行政手段整治輿論環境,明益友好,打擊異己,都是政府好戲。TVB不播港台節目,一來為師奶觀眾淨化耳目,又可令電視台調配節目更靈活,配合廣告營銷開拓錢源救亡。港台短期內收視會下降,又會成為政府打壓問責的新攻勢。不過公眾往往被誤導,商營電視台追逐利潤,節目偏向俗套,吸引最多眼球,才以收視率定成敗;香港電台屬公共廣播,其存在目的就是要抗衡商業考慮,提供另類節目、多元選擇、照顧小眾需要,從來不應以收視率論得失。
香港電台,勇闖新天地的時間已來臨,你失去的,只是六點時段師奶煮餸剪腳甲時的幾點收視,你得到的,將會是全世界。
*** *** ***
(原文刊於蘋果日報專欄《無名字荒野》,此為加長版)
from 潮 池 http://aukalun.blogspot.com/2020/03/blog-post_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