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1 December 2018

黃背心運動升級:怨氣難消的抗議者與傷痕累累的巴黎

在法國多地爆發的「黃背心」運動已走入第五周。上周末,有大約12.5萬名抗議者走上街頭抗議,1200多人被拘留。

抗議活動給法國多地造成嚴重影響,「浪漫之都」巴黎更首當其衝形同「戰場」。大量沿街住戶窗戶被砸,汽車遭到燒燬,商店被洗劫。

法國總統馬克龍預計在當地時間周一(12月10日)上午會見工會和商界領袖,並在晚上發表全國講話,宣佈解決危機的措施。

這場以黃色反光馬甲為象徵的抗議活動為何席捲法國多地,抗議者又為何怨氣難消,BBC中文帶你全面了解。

「黃背心」運動是什麼?

法國「黃背心」運動的第一批響應者大多為有車一族,他們對法國當局提高柴油稅率深感不滿。法國車輛普遍使用柴油,而柴油的稅率一直低於其他燃料。

但在過去12個月裏,柴油價格上漲了約23%。當馬克龍總統決定從1月1日起對柴油和汽油分別加徵6.5美分和2.9美分的稅,這讓尤其是農村地區的民眾感到生活成本上升。

馬克龍曾將油價上漲四分之三的原因歸咎於全球油價,他還表示,化石燃料稅率的提高,可以為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提供資金。

因抗議者穿著顯眼的黃色馬甲在街頭抗議,這些集會後來被稱為「黃背心」(gilets jaunes)運動。根據法國法律,每輛車都必須配備黃色夾克。

「黃背心」運動在法國爆發後,已迅速蔓延至周邊歐洲國家。

美聯社報道稱,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周六舉行了大規模集會,有近400名抗議者包圍政府大樓,並與警方發生衝突。此外,還有近100名抗議者在荷蘭鹿特丹進行響應。

為何人們還在抗議?

法國當局已於上周同意取消燃油稅上調計劃,並維持2019年電力和天然氣價格不變,但這仍難消民怨。

抗議者的訴求隨之轉移到其他諸多問題上,包括要求提高工資、降低稅率、改善養老金和放寬大學入學要求等,抗議的參與者也跨越年齡、職位和地區,工人階級和中產階級都參與其中。

法國賽爾奇·蓬圖瓦茲大學(Université de Cergy-Pontoise)教授張倫對BBC中文說,這次抗議雖然由油價上漲引發,但實際上「積因日久」的是近30年來法國社會長期發展不平衡,一些下層尤其是外省鄉間收入低下,購買力停滯,公共服務缺失導致。

「雖然事由增長的油價而起,但發展蔓延後就不是政府宣佈暫緩實行該措施就能平息得了的。政府需要就收入問題做出些承諾才行,」張倫說。

2017年,馬克龍憑借其經濟改革方案當選法國總統,但很多人認為,馬克龍未能實現承諾的改革。

來自法國北部博韋(Beauvais)的卡車司機弗雷迪·布維耶(Freddie Bouvier)是數千名「黃背心」抗議者中的一員。

「我們受夠了政客們的承諾。法國人不再相信他們了,」他對BBC說,暫停和凍結燃油稅是好消息。「但這只是空話。我們希望看到迅速的行動。」

克勞德·裏格萊(Claude Rigolet)來自法國蘭斯。他對BBC說,自2000年以來,他的收入下降了近五分之一,這讓他不再去下館子和度假。

「每樣東西都變貴了,」裏格萊說。「稅越來越重,住房、供暖成本、汽車,一切都在上升。」

同是來自蘭斯的清潔人員娜塔莎·佩查特(Natacha Perchat)表示贊同。她說,燃油稅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佩查特說:「他們(政府)正在擊垮小人物。我丈夫在一家運輸公司工作。我們不富有,在月初就已經沒錢了。」

「在月中,我們給孩子買食物都必須要用購物券了。不能再這樣下去,我們沒有生活,只有生存。」

不過,張倫認為,儘管「黃背心」運動持續發酵,但並不會像2011年席捲中東的「阿拉伯之春」一樣,導致社會失控。他認為,政權的合法性本身儘管受到某些左右兩極極端勢力的挑戰,但並不被絶大多數人認可,抗議活動最後還是「會以民主的方式解決」。

經濟損失有多嚴重?

巴黎副市長格雷戈裏(Emmanuel Gregoire)對當地媒體表示,由於周六的抗議比此前呈更加分散的趨勢,「損失比一周前大得多」。不過他表示,與此前相比,受傷人數有所減少。

儘管現在計算全部的經濟損失還為時尚早,但顯然抗議活動已給法國帶來嚴重的經濟影響。

巴黎人報》(Le Parisien)報道稱,巴黎有約50輛汽車被燒燬,數十家企業遭到破壞,其中一些還被洗劫。巴黎當局稱騷亂已造成數千萬人民幣損失。

法國零售聯合會周五對路透社稱,自11月17日抗議活動開始以來,法國零售商已損失近11億美元。

法國財政部長勒梅爾在本周的抗議活動前表示,法國餐飲業營業額自運動伊始已經下降20%到50%。

法國中小企業聯合會主任弗朗索瓦·阿斯蘭(Francois Asselin)對法國《星期日報》(Journal du Dimanche)說,總體來看,抗議活動可能導致其成員損失100億歐元

有人擔心,抗議活動可能會重創法國的旅遊業。巴黎旅遊局上月表示,2017年前往巴黎旅遊的遊客數量創歷史新高,達到4000萬。

民眾是否支持?

儘管「黃背心」抗議活動已致4人死亡,數百人受傷,但目前仍有廣泛的支持度。

周五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抗議者的支持率有所下降,但仍達到66%。

與此同時,危機期間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支持率跌至23%。

法國《費加羅報》(Le Figaro)稍早進行的另一項民意調查顯示,78%的民眾認為黃背心抗議者是在為法國的集體利益而戰。

不過,有近一半(47%)的受訪者認為這是暴力行為,59%的人承認他們對該運動感到擔憂。

運動是如何傳播的?

在這場運動中,Facebook等社交媒體,成為示威運動的核心。

據BFM TV報道,當燃油稅上調計劃被取消時,「憤怒的法國」(La France en colere)、「黃背心」(Gilet Jaune)等Facebook群組擁有數量最多的互動。

來自法國各地的用戶發佈表情包、圖片和文字,表達他們的憤怒並譴責政府。

儘管這些主頁最近幾周備受關注,但其實所謂的「憤怒群體」在今年1月以來就一直出現在Facebook上。

法國全國各地都有這樣的群組,讓不同政治和經濟階層的人有機會分享他們對地方的不滿。

它們的傳播和受歡迎程度似乎與Facebook算法息息相關。

據美國網絡新聞Buzzfeed News報道,今年1月,Facebook開始優先展示本地網絡以及來自家人和朋友的帖子,這直接導致此類群組人氣暴增。

「黃背心」迄今四次抗議


  • 11月17日:28.2萬人參與抗議——1人死亡,409人受傷,73人被拘留。
  • 11月24日:16.6萬人參與抗議——84人受傷,307人被拘留。
  • 12月1日:13.6萬人參與抗議——263人受傷,630人被拘留。
  • 12月8日:13.6萬人參與抗議——118人受傷,1220人被拘留。


from BBC中文網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6505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