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8 January 2018

作恶的蝴蝶效应

作者: 老愚

天气预报又玩了一回行为艺术,期盼很久的雪还是不愿落在北京的大地上。失望之余打开公号留言,一个用参考消息报做头像的跳出来咒骂道:

“滚回你的美国!”

“傻比,你胡说!”

“不许抹黑中国!”

……

几乎在每一篇文章下面都留有污迹,这使我无法获知其生气的理由——各种敏感的大都被及时封杀了,残留的无非是些愤青或文青的余绪,也不至于令其恼羞成怒。或许,只能用奉旨骂人来解释了。

他们教给这些舆论打手的逻辑是:说我们中国不好的,就是美分。

七八年前,我曾被某某网打入“西奴”队列,他们把照片里的老愚吊起来,并用朱笔在上面打了个粗犷无比的叉,似乎不如此不足以泄其革命义愤。

美国的政治文明一直是我仰慕的对象,因为他捍卫公义,鼓舞受强权欺压的人民奋起抗争,我视新大陆为人类的灯塔和福地。奇怪的是,操控政权和舆论的那帮人,一拨拨把自己的家人送往彼岸,让其享受人家的制度文明和科技文明,却鼓动一茬茬蒙昧青年充当打手,通过辱骂施加压力,迫使神智清醒的知识人闭嘴。他们知道只有生活在普世文明制度下,才有尊严和安全感,但作为以保存政权为要务的现实主义者,他们更明白一个道理:褒奖美国文明或任何文明,都是在让中国难堪,因而必须格杀勿论。故而,在中国一直存在一幅滑稽的情形:出于即兴的政治需要,官方随时可以高唱赞美曲,民间若有人附和借机引荐美式制度文明,则会被悉数扑杀。

我的社会观察并非是两种社会制度的横向比较,那不是我所擅长的。我是以自己的感受为本,以常识作基准来评论现实。在我看来,中国的问题就是这么简单:若顺从常识和理性,就可以理解;若悖逆之,则荒谬无解。

直言是一种生物本能,我并非是以说真话的姿态来博取功名。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都明白,说真话可不是一桩好生意,其风险与日俱增,且难以防备。

说实话,我对这种泼粪式的惩罚,经历过由不适应到淡然处之的心理阶段,如今已是见怪不怪了。对污辱他人人格的无赖之徒,一个政治不正确的国民真的没有什么办法。

本想劝劝这些迷途的羔羊,转念一想,人家未必迷途,也许正是识时务之俊杰也。劝不好,甚至会劝出幺蛾子来。

贵阳牙科医生陈绍陟先生自称,一般有人在电梯里吸烟,他都会劝告,“表情也不太好看”。这位出版过诗集《生命的痛处》的诗人,好像并没有碰到硬茬,否则就也不会这么轻松地在朋友圈夫子自道了。前些天,我因为劝年轻的优步司机不要在车内抽烟,寒风凛冽中被赶下车,冻出了重感冒,至今还未有处理结果。

劝人守规矩甚至会惹出官司。去年五月,郑州杨医生在小区电梯内劝阻一吸烟老汉,对方不吃劝,争执中突发心脏病猝死。其家属一纸状书将他告上法庭,索赔四十万人民币,当地法院一审判决劝阻者补偿原告一万五千元。这件事告诉世人,有些人什么事情都可以光明正大地做出来。

事实上,公共道德对许多人已无任何约束力。比如不能随地大小便,不能随地吐痰,不能在人行道骑共享单车,不能动辄辱骂他人,等等。惩善扬恶的政治制度,毫无例外地导致道德大溃败。在此情况下,貌似严苛、威严的法规条例,只能成为一纸具文。政府各级机构可以密集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实则无济于事,难挽狂澜于既倒。当践踏规则、蹂躏人性成为新时代风气,法律已寿终正寝。老汉电梯抽烟,侵犯他人健康权,本该认错道歉,立即掐灭喷毒的烟头;不听劝阻,在与人争执中心脏病发作猝死,杨医生无任何过错,还积极参与抢救,家属不表谢意已属失礼,竟厚着脸皮向人家索赔人命费?光天化日之下若对公义有敬畏之心,标榜公正执法的人民法院怎能如此判决?

也许跟舆论压力有关,前几天,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推翻一审判决,宣判:劝烟者无责。一个是非如此分明的事情,杨医生竟然要等半年之久,才获得应有的公正裁决。常识和公义,在一审法院那里一文不值,他们遵循的是现实主义的裁决法则:公正且放一边;弱者为大,死人为大,以满足其各种意愿为工作目标;死者即使有错,也应由去过错方给予补偿。熟知中国当代新闻史的读者,这些年已经目睹了无数起此类判例,最荒唐的当为——小偷被追摔死,见义勇为者要承担刑事责任。各地法院的诸多判例,给人一个强烈的印象:在这个国家做好人风险巨大,无赖恶棍却如鱼得水,一有纠纷,司法机构好像非常愿意当作恶者的靠山。郑州一案若无二审判决,注定会成为中国法制史上一桩大丑闻。

在这样怪诞的法治环境下,行公义者该如何自处呢?良善之人面对凌辱和侵害,又当如何应对呢?一个必然的结论是:散沙一盘的国人,在每一个作恶者面前都将屈服,人性愈加自私、冷漠、无情;无辜的人将付出越来越多生命的代价。这就是每日发生的事情。

奉旨骂人是另一种恶,比践踏公序良俗更暴虐,也更无耻。

我有时想,何时才能有司马南一类风云人物的本领就好了——骂美国为党国工作,移民美国为自己生活。那时,也不用鲁莽青年阵前叫骂,自己就悄悄滚回美国——赴美定居了。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2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