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6 April 2017

“中国式缩表”运动启幕

不忍直视的市场到底像啥?政府那只有形之手把它调教得颇为“怪诞”:要么贪婪疯癫;要么耍性子发悚……

偌大一个金融市场生态体系中,惟“敬畏”二字日趋陌生。如此,乱象纷呈也就见怪不怪了……

嗯,听说猫鼠游戏不好玩了!近期,跨监管风暴剧烈涤荡之下,震荡裹挟着恐惧,信息绑架了信心……一不小心,市场三君一度齐开挂……

信或不信,一场全面算总账、引爆“地雷”、抓“幺蛾子”的“中国式缩表”运动已经不动声色的来了……

莫非这是黑色星期一的某种仪式?场面有点儿壮观啊!周二貌似消停了……早盘,雄安新区板块强势反攻,上涨3.62%。不过,其可持续性尚不确定。

那一刻,市场索性试图“死”给你们看:“三君”齐开挂:

A股君:4月24日,沪指了结连续86个交易日跌幅不超1%的记录,收跌1.37%;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收跌2.16%、1.58%;两市成交4119亿元。沪指上周跌2.2%,创年内最大周跌幅。至此,较4月11日创下的15个月新高,沪指跌逾5%。

债市君:当天的十年期国债期货跌0.39%,五年期跌0.27%;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4个基点至3.51%,为2015年8月以来新高。

商品君,这天,有色金属全线下挫。内盘期货多数飘绿。黑色系领跌,焦煤盘中一度跌逾5%,收盘跌4%。焦炭一度跌超4.3%,收盘跌2.4%。动力煤跌超2%。铁矿石跌1.6%。

试问:如果监管不顾时点、空间、程度,甚至方法、方式,而将其视为一项政治任务的话——旨在去杠杆、出清泡沫的政策恐怕难免会矫枉过正。

“监管风险”也不得不提防啊!这是谁说的呢??

好在中国最新的经济数据足够“闪亮”:诸如,2017年1季度GDP同比增6.9%,前值6.8%。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7.6%,前值增6.3%。月度数据亦总体向好,其亮点在于工业增加值大幅提升,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新开工继续回升,社零增速回到10%以上。
具体来看,投资方面,中游和高端制造业全面复苏;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房地产投资上升;消费方面,多数消费品同比增速较前值有明显提升。

但这不能成为金融监管“休克疗法”的隐性借口!尽管趋严的监管并不想弄巧成拙——不愿意看到市场微观流动性恶化。

无怪乎,国寿安保基金认为,一季度经济数据稳中有升,虽略超市场预期,但由于近期影响市场的核心因素在于金融监管的加强,预计风险偏好短期内难以出现快速回升,市场继续震荡筑底走势的概率较大。投资策略上,建议关注防御性较强的银行、非银金融等行业。此外,短期回调幅度较大的概念板块如雄安新区概念等可以逢低布局。

国寿安保基金认为对金融监管加强的担忧是导致短期市场大幅波动的主因。近期银监会牵头发布7份文件,市场前期低估了监管强度和执行力度,导致市场一方面避险情绪有所上升,另一方面也担心理财委外等资金赎回导致市场微观流动性恶化。

事实上,考虑到上周是缴税高峰期,且监管预期强化引发银行委外赎回节奏加快,在国寿安保基金看来,虽然央行在货币政策上进行了一些维稳对冲,并通过官员言论对市场情绪进行了一定安抚,但流动性依然偏紧,Repo、Shibor曲线普遍上行。

果然,央妈还是那个亲妈——出手进行维稳操作,不仅超量续作MLF,自4月20日开始,还重启逆回购连续五天净投放。

嗯,央妈之亲,并非说说而已。还真是言行一致。譬如,媒体援引接近央行的权威人士称,在政策转折的时候,预期调整会导致市场恐慌和超调。和今年春节前后央行上调市场政策利率一样,最近银监会金融监管政策措施不断,市场都做出了比较明显的反应,央行并不希望这种局面持续。其潜台词是——中国银行业监管步入去杠杆力度空前的“郭树清时代”…… 但是,但是,这方式方法合适么?

瞧,十天之内,三会竞相表态“加码金融监管”。
在10个工作日内,银监会连发9道文件,剑指委外、金融监管套利等;
上交所和证监会均表态,严管严打股市恶性操纵。
保监会亦发文,严防内外勾结干扰监管工作,严防严管严控保险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有私募曰:A股已发生结构性变化。显性数据是:“2600点买的股票在3200点套了20%。一边是价值投资正在归来;一边是清算、血洗才刚开始?

因为,“中国式缩表”真的来了。其将在不短的时间内,深刻影响中国市场走势和资产价格。

今年以来,前三个月数据显示央行资产负债表持续收缩:1月末央行总资产是34.8万亿元,2月末下降到34.5万亿,3月末则降到了33.7万亿。从1月末到3月末短短两个月时间,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1.1万亿,降幅达3%。

不言而喻,中国外储从峰值时的3.99万亿至当下的3万亿美元左右,缩幅逾三成。而央行持有的储备资产持续下降反过来对基础货币起到了收缩之效。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的话说,为了避免它造成流动性不必要的过快收缩,央行不得不调整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央妈通常是这样调表滴:

当国外资产下降时,央妈可以增加对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债权来平衡储备资产造成的资产收缩;也可以通过在负债方减少对存款性公司的负债来使资产负债表保持平衡。

譬如,在负债端,央妈2016年以来通过差别性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或普降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减少对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负债。负债端的另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央行债券余额持续下降。
在资产端,央行通过创设总再贷款工具而大幅增加了对金融机构的债权。2016年末,央行对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债权余额达到了84739亿元,较2013年末的13148亿元增长了7万亿余元。
换言之,彭兴韵认为,有别于政府强调的去杠杆供给侧改革,中国央妈仍在走一条不断强化杠杆的政策之路。

不过,目前的结果其实是,两个月时间,即从1月末到3月末,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1.1万亿,降幅3%。

有好事者担忧:如果银行资产负债表大调整、大缩表的话,恐怕前几年玩嗨了的那些城商行农商行中,会有机构直接爆掉?诸如,同业大收缩,以目前银行同业+理财60万亿,假如剧烈调整给“干掉”10%为例,机构直接爆掉也许并非没可能。但“不破不立”并非坏事。

也有人说,无论是央行压缩资产负债表,还是三会强监管,都是对2008年以来的宽松政策、金融泛滥——开始全面算总账。由此引爆一些“地雷”,抓出一些“幺蛾子”。

然,“地雷”没少爆,“幺蛾子”也有些恍眼,看不清亦看不真。

Anyway, 金融监管风暴已来袭,黑色星期一——股市、债市、商品期货齐下跌之外,债市还传出两则债券业务违约。交易员称,非银金融机构在银行间的短期资金成本快接近历史高位,达7%。

于是乎,段子手再度出没:放水太多,买不起房;放水太少,直接下岗。二级狗的人生就是卖出一个蝶式期权啊!

调侃之际,人间已换;四月暮春竟能体恤些许凉意了:金融反腐如火如荼,金融严监管涤荡“旧势力”。二者集结发力均指向跑得太快的金融,包括金融创新;一场可以预见的剧烈震荡也许正在金融领域酝酿……

与此同时,这样的声势混淆了我们的逻辑。猜或许,有何片段被不慎错过?甚至被刻意隐瞒?隐约中,你会意识到,上层建筑之所言所为均旨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此际,防风险任务尚未完成,市场调整远未结束。上周末新华社发文表示,“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持续调整,部分机构资金面承压。这些并没有影响大局的稳定”,此论调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监管加强的担心。“预计监管政策仍将维持高压态势。”

“经济向好、监管趋严。”天风研究·固收孙彬彬团队如此点评中4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该会议再次强调防风险、强监管:新增了“加强监管协调”、“加大惩处违法违规行为工作力度”,表明今后金融监管的多部门合作协调行动,金融监管趋严是趋势。“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深化,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或许,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敬畏心缺失的市场里,急于表现表演的当局者迷,监管风险可能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梗”!不能不当心。勿让新旧动能未转换之际,上岗上线的监管无意“扼制”了行业生机。

现实中,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掰腕子可能不是件好事……二者形成合力,方为经济的内生动力。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18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