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4 January 2024
【杜耀明評論】台灣繁榮繫於融入國際社會,不是投靠中國
總統大選臨近,北京一再敬告台灣人必須做「正確的選擇」,意思是選擇親中,結果只會適得其反,令台灣避之則吉,更加疏遠大陸。
北京國台辦的最新忠告是,台灣人須在「戰爭與和平」、「繁榮與衰退」之間作出正確的選擇。前者是威迫,後者是利誘。不過,北京的說法也變相承認,一直吹噓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台灣人毫無作用,只能訴諸實利,通過威逼利誘,將台灣綁上中共駕駛的統一列車。
不過,「戰爭與和平」的選擇是假命題,真正的選擇是「自由與勞役」,上星期已作剖析,於此不贅。至於「繁榮與衰退」,看看眼前中國大陸經濟,不僅難題處處,更望不到黑暗隧道的盡頭,以此呼籲台灣人選擇靠向大陸,既欠缺事實根據,也顯得不合時宜。
眼下中國問題如山,敗象紛陳。常見諸報端,如地方債務異常嚴重,消費意欲呆滯,私人投資不振,地產樓市處於崩潰邊緣,青年失業高企等等,合力將經濟推向通縮,股市步步向下,說好的經濟復甦,遠遠遜於預期。經濟不景背後,代表消費者、投資者、營商者同樣信心低迷,導致經濟需求疲乏, 發展缺乏動力。
令人擔心的更是政府束手無策。去年政治局經濟會議至今,未見有效措施出台,但地產巨企財困至今無解,欠債難償,令物業市場、公共財政及人民幣匯價都受到拖累。不過,北京雖然左支右絀,卻執迷不悟,對內依舊嚴控私人企業,特別是科技巨企,對外與西方國家關係繼續緊張,無法扭轉西方以科技禁運制裁中國的策略,令外國投資者看淡前景,單是去年投入中國股市的外國資金,有九成已經撤離中國。此時此刻,北京聲言靠向中國代表選擇繁榮,究竟是不自量力,還是黑色幽默?
再看香港的經驗,隨着五年來逐步靠近中國,昔日國際金融中心的光輝正逐漸消沉。2023年經濟生產總值仍未追上2018年,物業價格下降兩成,去年新上市公司集資總額(370億港元)只及2021年是11%。眼下特區政府財政赤字連年,過去五年若非發行債券及將房屋儲備金撥回庫房,財政儲備累積流失接近7000億元(約60%)。
香港的困局,一是無法獨善其身,擺脫中國經濟的拖累。例如中國大陸企業佔香港上市公司的總市值超過八成,他們表現不濟,直接影響佔香港兩成經濟總值的金融業。其次是中港兩地制度趨同,五年來,特別是《港區國安法》生效之後,香港過往的獨特魅力和價值同步消失。外國投資者眼見兩地差異減少,若認定無可作為,大都遷離香港,若認為仍有可為,亦可選擇到大陸落戶發展。大陸遊客對香港的興趣也大減,不但到港旅客比以前(2018年)減半,消費水平也大不如前,因為他們視香港類同大陸其他城市,與國外旅遊的消費預算不可比擬。最後,面對兩地制度拉近,香港人更多只須考慮消遣活動是否化算,不介意北上消費,結果香港人北上多過大陸人南下,香港內部消費難望回復舊日水平。
從台灣過去八年的發展來看,若說選擇繁榮與衰退,答案應該是走向世界,不是投奔大陸。八年來,台灣政府致力降低台灣對大陸的經濟依賴程度。例如出口,台灣對中港兩地出口,由最高峰佔出口總額43.9%,降至35.4%(2023年1至11月),下降兩成之多。不過,同期間,台灣經濟總值反而增加三成,成為全球第二十一大經濟體,台股指數更跳升一倍以上,超過恒生指數。
無疑,中港兩地仍是台灣的最大出口市場,不過最新貿易數字顯示,台灣對美國及東盟十國再加印度的出口總值,已經超越中港,其中對美國的出口更由佔比大約10%增加七成(17.3%),更是非常凌厲。可見,減少對大陸的經濟依賴,除了降低風險之外,更讓台灣人發揮潛力走向世界,既能發展經濟貿易吸引外資,也可加強與各地交往,擴大國際影響力,台灣的繁榮就更有保障。
為免受中國發展停滯所拖累,也為免重蹈香港的覆轍,台灣人面對繁榮與衰退,其實沒有選擇,若要保持穩步上揚,融入國際社會,只有邁向多元市場的眼前路,奮力前進,其他誘惑都是可以不理的身後身了。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from RFA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tym/com-01042024082533.html